赵双春
摘 要:对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跆拳道协会的学员进行跆拳道右腿后踢训练,并对动作过程进行分析,找出技术优势与不足,使学员掌握正确的技术,以大关节带动小关节运动,充分发挥人体各部分的肌力,并通过训练使技术更具合理性,为以后比赛打好基础。
关键词:跆拳道;后踢动作;技术分析
后踢是跆拳道比赛中最为常用的动作之一,在跆拳道基本技术中,后踢是使用频率较高的技术,同时也是进行反击的主要技术,还是每个练习者必须精通的技术,不管在比赛中还是练习中,后踢都是最能有效击打和阻击对手并为自己进行动作做铺垫的一种踢腿技术,但在实际训练中,后踢较难掌握同时也较易出现错误。为了避免更多的人失去兴趣并更好地提高教学训练效率,作者认为找出初学者容易犯的后踢错误,以及影响后踢技术的主要因素,确立正确的后踢技术概念是至关重要的。针对跆拳道初学者后踢动作易犯错误进行分析并纠正将是研究的主题。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跆拳道协会学员(男64人、女36人)。
2.研究方法
(1)测评法
三名教练员对协会的100名学员,测试其后踢动作中出现的错误。
(2)调查访问法
笔者针对学员后踢动作中出现的问题与每位学员展开面谈。
(3)数据统计法
根据调查,笔者整理统计了当前学员在不同时期对后踢动作的掌握情况。
二、结果与分析
一个完整的踢腿过程应该是从出腿脚跟离地瞬间开始,直至踢到对方护具的全过程,可分为启动—转身—屈膝—送髋—击打五个阶段,再加上个人的身体协调能力,此六点缺一不可。
1.对100名初学者后踢动作出现的错误(以上五个阶段)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学员对动作概念不清楚,对击打目標不明确,内心中没有一个完整的动作模型,再加上身体僵硬肢体不受支配和不敢、不懂用力,又一心想击打目标和发力,无法顾及细节,从而导致错误动作的产生。超过70%的学员出现后踢动作错误的原因是,他们的柔韧性差,无法达到后踢腿法对柔韧性的要求和标准;而超过20%的学员柔韧性好,速度也较快,可是无法做出正确的动作,观察后发现其原因为学员身体处于过度紧张的状态,支撑脚不旋转,或者旋转角度不够,灵活随心地做动作,由此可见在跆拳道运动中,具有良好的身体协调能力十分重要。
通过调查访问得知出现错误的主要因素有学生自身因素和教练员因素。
2.对后踢的动作分析
(1)后踢:从左势实战姿势站立,重心移至左腿。以左腿尖为轴,左腿跟外旋,身体向后方转动,同时将右大腿提起,尽量折叠大小腿,脚尖勾起,头部稍向右后方转动,右腿紧擦左腿向后平伸后蹬,在蹬直前膝盖稍外翻(向右侧),通过脚跟击打对方腹部和胸部。
(2)动作的规格:
脚掌为轴内旋约90度,身旋转重心移到左脚,屈膝收腿直线提出,重心前移落下。
动作要领:起退后身体与小腿折叠成一团,动作延伸,用力延伸,转身、提膝、出腿一次性完成,不能停顿,击打目标在正前方稍偏左。
3.由观察可知下列情形为容易出现的错误
(1)膝关节夹不紧,大小腿不折叠,直腿往后撩。
(2)转身、踢腿有停顿,不连贯。
(3)提膝的弧形过大,动作隐蔽性和突然性较弱。
(4)关节太放松,没有击打力度和用脚跟击打。
4.踹击是后踢动作的核心
后踢动作中的踹击能够使运动链末端产生较大的运动速度和打击力,其在后踢动作中居首位。后踢动作的成功取决于踹击动作的成功。
5.良好的身体协调能力十分关键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其各部位均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若一个人身体的其中一部位无法与其他部位相协调,不能跟上完整的后踢动作,那么他技术动作的完整性和爆发力的发挥都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必须注重身体协调能力的锻炼。
6.观察每位学员学习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变化发现
1~2周,后踢动作初步掌握率为15%,错误率为85%。错误原因是学员对动作概念和动作结构的掌握和理解不完整,又由于学员肢体僵硬,没有良好的动作协调能力,不会正确发力,顾不到细节。
第8周训练时,后踢动作正确率为70%,错误率为30%。少部分学员的动作不协调,65%的学员对细微动作的把握尺度有问题,仍要加强辅助练习,相信会有提高。
这样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和分析,就把后踢动作中所需的主要因素集中在三点:柔韧性、爆发力、协调能力,只要在这三处多下工夫,成绩自然能得到提高。
对跆拳道初学者的后踢动作造成影响的因素分解为支撑脚旋转、送髋、大小腿充分折叠以及个人的协调性及柔韧性。在训练中,教练员应根据不同学员不同的素质、特点和对动作的领悟程度加以针对性指导和训练,让他们真正理解后踢的技术概念,并在训练中有意识地去锻炼,这样后踢的技术还会有更大的提高,从而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江百龙.跆拳道[M].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
[2]岳维传.跆拳道200问[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