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在中学时,都学过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但如果有人告诉你,相对论也许是错误的,你会作何感想呢?
2011年,一段反驳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视频在YouTube上引起巨大反响。更令人惊讶的是,视频中的论证者是一个只有13岁的男孩——雅各布·巴尼特(Jacob Barnett)。为了判断雅各布是否是在炒作博眼球,有人專门把他的论证过程发给了著名天体物理学教授斯科特·屈里曼(Scott Tremaine),请他来判断雅各布的论证是否正确。最终,虽不能说推翻相对论,但屈里曼教授证明了雅各布论证过程的正确性。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物理神童,却连鞋带都不会系。因患精神疾病,雅各布动作协调度很差,他基本上只穿人字拖,哪怕是登台演讲、接受采访也不例外。
这样一个连鞋带都不会系的男孩,究竟是如何成为一个备受瞩目的天才少年的呢?
普通男孩的卧室,一般会贴着足球明星、美职篮球星或摇滚歌手的海报。而雅各布的卧室里,只有一块白板和一扇落地窗。他喜欢在白板和窗玻璃上用笔涂涂画画,内容尽是些物理公式,他喜欢演算现代物理学中的难题。
雅各布往往一算就是一天。妈妈劝他“去公园玩玩吧”,雅各布总是置之不理,他不爱出门,物理世界才是属于他的天地。
两岁时,小雅各布被诊断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Aspergers Syndrome)。这种精神疾病,也被称为“没有智能障碍的自闭症”。该病的患者往往记忆力良好,智力和语言能力也正常。但他们会有严重的社交困难,缺乏对他人情感的理解力,行为比较刻板、固执,动作笨拙不协调,经常呈现出奇怪的姿势。医生在给雅各布确诊后,告诉他的父母:你的孩子可能永远都学不会系鞋带了。
和大多数因患病无法正常上学的孩子一样,小雅各布被送到当地的一家特殊教育机构进行学习。在特教学校里,所有学生都有各种各样的疾病、残疾或障碍,老师们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几乎不教授除此之外的知识。雅各布抗拒这种指令式的教育,这一段经历让他变得更加自闭。
但在这段时间里,雅各布的妈妈克里斯汀·巴尼特却发现,自己的孩子有些“与众不同”:他可以顺利拼出一幅5000块的超大拼图;他可以在看过全国公路路线图后,背出每条高速公路的名称编号;他能记住自己走过的每条街道,然后用棉签在地板上绘制地图,毫厘不差;他可以轻易理解复杂的物理学和行星运动理论,回答天文馆做演讲教授的问题……那时,雅各布只有三岁半。
雅各布的妈妈是一位幼儿园老师,儿子的这些表现让她敏锐察觉到,也许孩子需要些特教学校之外的教育了。
一次智商测试后,父母被告知:雅各布的IQ为170,比爱因斯坦更高。这让妈妈在惊喜之余充满疑惑:自闭症通常都是和“低能”联系在一起的,为什么雅各布的智商反比正常人高?通过查阅资料,克里斯汀得知:阿斯伯格综合征也被称为“天才病”,患儿的智力没任何问题,且可能在某一领域拥有超常天赋。
她还听说,牛顿、莫扎特、维特根斯坦等举世闻名的人都出现过这种疾病症状。于是,妈妈给雅各布办理退学手续,用自己平时在幼儿园的那一套教学方式,亲自在家教育儿子。克里斯汀在她的回忆自传中写道:“对家长来说,不听专家建议是很可怕的。但我心里知道,如果让雅各布继续接受特殊教育,他的才能可能会消失。”但这并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
雅各布在数学物理领域展现出惊人的天赋,作为妈妈,她一点忙也帮不上。在接受采访时克里斯汀坦言:“我们全家数学都很烂。在读书时,我数学不及格。”甚至连雅各布自己也知道,“每当和家里的任何人谈论数学时,他们都只会呆呆地盯着我看。”在这种情况下,雅各布的妈妈聪明地采取了“放养”方式:让他自由探索任何他感兴趣的东西,不去干涉,并且竭尽所能支持他。
同时,鉴于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社交能力较差,她鼓励雅各布和同龄孩子一起享受“正常”的童年乐趣,比如玩垒球、去野餐,而不是整天呆在屋子里算数写公式。在这种自由的环境下,雅各布的学术水平突飞猛进。八岁时,他高中毕业,进入印第安纳大学天体物理学系旁听,和他一起上课的人几乎都比他大上10岁。“但我们还是得经常走到他身边,向他请教。”他的同学说。教授则说:“他的问题永远领先我的课堂内容两步,教室每个人,都只有瞠目结舌看着他的份。”
更令人惊叹的是,雅各布的两个弟弟伊桑和韦斯利也都是“神童”,一个成了化学家,一个是气象学家。当然,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放养。放养是有条件的,它需要母亲对孩子有充分的信任和一双识别天才的慧眼。幸运的是,雅各布遇到了。
母亲的放养式教育其实只能决定雅各布的成长环境,他最终究竟能取得什么样的成就,靠的还是他自己。雅各布年幼时曾被医生宣布今后将无法学习。
出人意料地,雅各布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神童”:八岁自学大学课程;10岁被知名大学录取;13岁完成了反驳相对论的正确性论证;15岁时进入世界顶尖物理研究所攻读量子物理硕士学位;智商170,超越爱因斯坦;被物理学家评价“有望获得诺贝尔奖”……人生仿佛被按了快进键,雅各布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2011年,13岁的雅各布登上了TEDxTeen的讲台,向大家讲述了他的秘诀。原来他清楚自己由于患病学习能力很差,但他转变了思路:既然不能学习,那就思考呗,自己创造新知识。这和我们的常识相抵触,我们从小聆听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诲,雅各布却突然说“不需要学习,只需要思考”,乍听下有些不可思议。确实,对于普通人来说,不经过系统学习就能推翻物理定律这件事,实在是天方夜谭,但在演讲中雅各布告诉我们,这种事其实早就发生过。1665年,剑桥大学因为瘟疫而被迫关闭,此时牛顿刚进入剑桥大学不久。尽管牛顿不得不停止学习,他却没有因此停止思考。在暂停学习的两年里,他一直在思考有关天体物理的问题,最终发现了包括牛顿三大定律在内的众多经典理论。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没有超常的天赋,就算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新的物理定理。雅各布却告诉我们:不用担心,你并不需要去推翻物理定律,也能创造新的知识。首先,必须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创造性地思考,不是一味地接受已经存在的事物;其次,发掘自己的兴趣点,人只有对一个东西感兴趣,才会有思考的动力。“每个人都有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希望你们进入这个领域,不要去学习,而是去创造。”雅各布说。
成名之后,雅各布家一时门庭若市。媒体记者和物理学教授蜂拥而至,沉浸在发现天才的狂喜中。雅各布从不理会这些用复杂眼神盯着他的陌生人——爸妈会应付他们,他只需考虑是去玩会儿电子游戏,还是继续玩眼前的方程。这就是他,即使成为众人眼中的天才,他依旧对和人打交道不感兴趣,一心沉在物理世界。
他常常面无表情,拍照时被摄影师要求挤出的笑容,羞怯又不自然。在一旁看着他的妈妈眼圈泛红:“他两岁时,我最担心的是他也许永远都不会属于我们这个世界,现在我最担心的,是他永远失去说‘我爱你的能力。”不过,一切都在慢慢变好。
离开了特殊教育学校,雅各布来到了普通的大学校园,在和同学的日常接触中他的沟通交往能力得以提高。过去去个公园都能要了他的命,但现在他已经不惧和人交谈了,他甚至可以面对数百人进行演讲。演讲时雅各布语速很快,幽默风趣,观众席时常传来阵阵笑声。除了偶尔略显夸张的动作和激动的语调外,很难看出这是一个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
与此同时,他在物理学上的天赋也有望得到很好地运用。目前雅各布的研究领域集中在相对论和宇宙大爆炸学说上,为他提供研究员职位的印第安纳大学还为他联系到一些项目资金。命运给人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同时会为他打开一扇窗,但现在,雅各布那扇关闭的门也正在徐徐打开。“我曾被医生判定为不会说话、不能学习。如果我的医生看到我的演讲视频,应该会被吓一跳。”
其实,生活中很多人也经历过类似遭遇。曾几何时,我们也会被别人轻易地“宣判”:“你才一米七,还想打篮球?”“你长相不行,将来肯定当不了演员。”“你一个二本院校毕业的,将来肯定进不了大企业。”雅各布却告诉我们:自己的人生只能由自己主宰,任何人都无权给你下判决书。言外之意是:我们感激周围人善意的提醒和指点,但是做一件事行与不行,还是要自己说了算,别用别人的话语给自己设限:我一米七,确实矮了点,但一样可以当一个灵活的后卫;我不是美女,但只要刻苦磨练演技,肯定會有适合我的角色;我的本科学校一般,但我努力学习、进步、充实自己,未来肯定有好的工作机会……没有人生来完美,天才、凡人皆是如此。认清自己的现状,考虑他人合理意见,然后独立做决定,才是人生该有的样子。
(编辑/费勒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