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国梅 陈芳清 张文丽 胥涛 王传华 王建柱
摘要:现代生态学是生态学研究生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必修课,也是研究生入校首先要学习的一门专业基础学位课。为了使学生能很快进入生态学的科研状态,我们尝试了现代生态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模式的改革,这对于加速学生快速进入科研状态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认为本课程能够关注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现代生态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模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6-0227-02
为适应全球变化与人类生存需要,现代生态学在研究方向、内容、尺度、方法上均有较大的突破,新研究领域的出现,进一步拓展了现代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1],这对于讲授和传播现代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前沿进展是一个大的挑战。《现代生态学》课程是三峡大学生物与制药学院生态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基础学位课,是获取生态学研究进展、综述生态学各个方向的主要研究成果的一门学科,综合性很强,对于培养研究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科学研究思维方式,提供学生进一步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该门课程在研究生教育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
为此,本校现代生态学教学团队尝试改革,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改革,探讨如下: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创新性思维模式的形成是研究生的灵魂。现代生态学是研究生接触最早的专业必修课之一,那么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性的思维和学术素养就是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现代生态学目前教材很少,且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地区研究侧重点不同,所以我们在全球性生态环境背景下,结合区域特色开展教学工作。首先我们分几大模块授课,这包括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进展、全球生态学研究进展、土壤生态学研究进展、稳定同位素研究进展、分子生态学研究进展、入侵生态学和污染生态学几大模块。在每个模块内,每个教师首先讲解最新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使学生充分了解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扩大他们的视野,使他们对最新的研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第二,在每个模块内,布局知识结构,讲解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学生的基本功。第三,在每个细小的知识点内,综述国内外研究进展,哪些知识研究比较多,哪些比较少,哪些研究比较热门,哪些知识研究目前处于冷门,使学生对知识结构进一步细化和分解。另外,每个教师每年都要参加国内外生态学的会议,所以国内外会议内容也是课堂讲授内容之一。有研究表明,国外研究生授课采用国际会议或者其他学者的内容,前人的研究成果是研究生创新性的源泉[2],但不是终点,所以研究生要批判性地学习前人的研究成果,才能发现更多的未知的问题。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与科研两者互相支持,教学是科研的前提和基础,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关键,科研创新促进了教学内容的创新[3]。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对于他们的培养更多的是培养学术素养和创新性的思维模式,为他们进一步细化研究方向提供一种参考,同时为他们能很快打开科研思路提供帮助。所以我们以培养研究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为主开展教学。首先,采用设问法的教学方法:每个任课老师先讲,然后在每个知识点后提出系列问题,供学生课堂讨论,分组讨论,然后学生讲解。比如,在讲解土壤微生物的地理分布格局时,涉及到两个目前讨论最为热烈的热点问题,一是土壤微生物到处存在,二是土壤微生物群落也像地上植物群落一样具有地理分布格局,学生根据自己所了解的知识,展开激烈的讨论,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潜力。其次,文献综述:每个任课老师在一节课后布置文献阅读量,让学生自己根据老师所讲的内容选择1-5篇文献进行讲解,一方面是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另一方面使学生学会抓住重点去看文献,同时能够开阔学生的研究视野和拓宽学生的知識面,吸收更多的第一手文献的精华。第三,范文式讲解模式:每个任课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开展教学,讲解每个老师的科研成果,从思路、设计、取样方法、结果分析和讨论等几个方面讲解自己的某个论文的写作思路,这为学生快速进入科研论文的写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第四,案例分析式教学:现代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研究生基础课程,基础知识的讲解结合案例分析是本课程授课的主要特色和亮点。每位授课老师首先对所讲内容进行知识汇总,然后在那个知识点提出研究进展和案例,且进一步分析所讲知识点研究历史,是最新的研究进展,还是长期关注的热点且一直没有解决,还是一直是研究的难点,哪些文章做了代表性的研究和结论,这些代谢性的研究是如何进行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特色是什么? 哪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层层递进,为学生的创造欲望打开一个崭新的天地,让学生去探索、研究和总结。比如在讲解植物群落物种共存时采用一系列发表的中国暖温带辽东栎林主要树种共存机制,从样地的设计和样地调查方法开始,用图表的形式讲解主要树种种群空间格局及其分析,揭示树种种群空间存在格局后,再引出树种间的竞争作用于物种之间的共存,提出问题后,接着采用模型进行结果分析;再次引出树种繁殖过程与物种共存,同样设置问题后,开始采用模型进行分析,最后总结。一个内容的讲解包含了很多知识点,这对于提高研究生的科研思维、试验设计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结果分析能力打下了不可估量的基础。同时和学生充分讨论发表文章中存在的问题和能发表的创新点,以及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三、考试模式的改革
研究生是一个创新性的群体,但是他们也是学生,所以考核既要进行,又不能局限于本科生的考核模式。本课程从以下几个方面考核学生。第一,每个教师授课后,布置学生查阅相关文献,特别要求查阅大量外文文献,文献是重要的综述来源,做成PPT汇报,然后同学们提问、讨论。第二,学期末每个学生根据自己导师的课题再次查阅文献,汇总成综述,做成PPT讲解,每个研究生作为考官为讲解的同学打分,最后作为一次平时成绩。第三,每个学生要再次查阅文献,写一篇综述,内容与之前所有内容不同。最后,课堂知识点的考核,虽然研究生是一个独立的、创新性的群体,但是基础知识的考核也是帮助他们再次掌握知识的过程,所以这个环节成绩所占比例较高。
四、教学效果
通过不断的教学改革和探索,《现代生态学》课程的教学也逐步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学生普遍反应《现代生态学》课程涉及很广,每位老师介绍其研究领域的前沿知识,让学生开拓了视野,增加了知识面。学生还认为本课程目标设定准确,能够关注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多位老师进行教学,课程结构科学合理,内容丰富,突出重点,有特色,有科学合理的课程纲要。因此,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与授课教师积极主动互动,能够及时查阅文献,扩大知识面,提高查阅文献、综述文献和创新思维能力。这些为以后开展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Zhang J E,Xu Q.Perspective of hot problems in contemporary ecology[J].Progress in Geography,1997,16(3):29-36.
[2]姚莉,刘伟.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学研究学报,2010,(33):36-39.
[3]伍玉鹏,王佳,赵小虎,谭中欣.硕士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科研实践与课程教学互动模式探索———以《现代生态学》课程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3):340-341,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