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本支部党建三角协同模式在学风建设中的探索与实践

2018-11-20 12:27吴星李冠宁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46期
关键词:高校党建学风建设协同

吴星 李冠宁

摘要:站在新时代的发展高度,把握学生成长规律,进一步加强和提升高校学风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意义重大。教研本支部党建三角协同模式,以党建为引领,凝心聚力有目标;以学术为核心,教传帮带有发展;以活动为载体,创新形式有活力。有利于促进全员育人,增强学风建设实效。

关键词:高校党建;教研本支部;协同;学风建设

中圖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6-0013-0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当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高校基层党建和高校学风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何站在新时代的发展高度,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把握学生成长规律,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加强和提升高校学风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

一、问题的提出

1.高校学风建设系统性缺乏整合。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教书育人的本质要求,是高等学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魂,优良的学风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1]。高校学风建设是整个学校的整体性、系统性工作,目前现状更多的是各部门各自为战、缺乏整合,虽然工作均有不少成效,但是没有形成育人最大化的合力。

2.党建与学生学业发展缺乏融合。目前高校在深入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与要求方面均有较好的成效,但是没有很好的与学科建设、专业发展相融合,没有很好的与学生党员个人的专业发展相融合,造成了党建工作与学生学业发展两个独立体系互不干涉的局面,不能很好的调动各方力量与资源进行人才培养,使得党建工作不能引领学业发展,学业指导不能服务党建工作,不能更好的落实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工作原则。

3.教师、研究生与本科生缺乏互动。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的大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自身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但现有的教育模式更多的是师生的联系仅限于课堂,缺乏更多的沟通机制与平台;研究生和本科生之间由于学习内容和形式有较大的区别导致交流也不多[2]。因此,虽然是同一个学院甚至同一个专业,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包括高年级与低年级之间,缺乏必要的、有效的交流和互动。这不利于学术文化的传承和人才培养梯度的建设。

二、教研本支部党建三角协同模式的创新实践

教研本支部党建三角协同模式,是由本科生党支部和教师党支部、研究生党支部三方共建构成的三角协同互助的人才培养梯队、文化传承梯度、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组织模式。

1.以党建为引领,凝心聚力有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高校是极端重要的教育阵地和思想文化阵地,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思想引领是坚强保证。教研本支部党建三角协同模式以基层党组织为主体,抓好基层、打好基础,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党员必须参加联合党员大会、党小组会和上党课,党支部定期召开支部委员会会议,坚持不懈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专题组织生活会,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教师党支部、研究生党支部和本科生党支部在共建过程中紧密联系、有机结合,结合个人需求和发展制定长期和短期目标,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凝心聚力共谋发展。

2.以学术为核心,教传帮带有发展。《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学术科技正是教师党支部、研究生党支部和本科生党支部三者的有机结合点,也是高校使命的重要立足点。教研本支部党建三角协同模式以学术为核心,在共建过程中,开展交流、共同研讨、多方互动,形成了师教生学、文化传承、互相帮助、以老带新的生动局面,实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研究生和本科生之间、高年级和低年级之间的教传帮带,确保了学术科研的传承、人才培养的梯队、基层组织的发展。

3.以活动为载体,创新形式有活力。结合学科专业的特点、党与国家的要求、社会的需要,打磨支部活动内容、创新支部活动形式,设计和组织一系列高质量的支部活动,增强高校基层党建活动对党员的吸引力。例如北京化工大学红色“1+1”活动,化工专业本科生党支部联合教师党支部和研究生党支部与中国化工博物馆机关第一党支部开展主题为“健全化工人才培养体系,助力绿色化工全民科普”的红色共建系列活动。共建三年来,24场校内外科普讲座,600余人次志愿参与,2000余份化工科普材料进百姓生活,支部党员和积极分子参与率达100%。活动带动了各类学生组织共同发展,培养了学生党员责任意识,促进了学生专业认知与专业巩固,绿色化工创新项目与科研人才不断涌现。同时,也为博物馆的化工科普工作带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让绿色化工理念深入人心,营造出了“学化工、懂化工、用化工”的良好氛围。真正实现创新形式有活力的多方共赢。

三、教研本支部党建三角协同模式对学风建设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全员育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要统筹推进课程育人、着力加强科研育人、积极优化组织育人。高校教师党员不仅是专业课程教师,肩负教书育人的重任,也是学科建设、科研创新的核心力量;高校研究生不仅作为学生身份参与科研活动,更是本科生最亲近的学术引路人和文化传承者。教研本支部党建三角协同模式实现了教育、教学、科研和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紧密的结合,同时进一步发挥了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功能,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和研究生党支部在本科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作用,把支部建设和育人结合起来,有利于促进高校全员育人,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有利于深化思想育人,加强党性修养长效。教研本支部党建三角协同模式结合本科生和研究生等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发挥教师党支部的学术所长和经历丰富优势,发挥学生党支部的生机活力和积极主动优势,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以增强党性与党员意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为目标,以提升基层党组织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有利于深化从思想上育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党性修养的长效化,引导党员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

3.有利于夯实活动育人,增强学风建设实效。教研本支部党建三角协同模式注重整合共建支部资源和优势力量,依托专业实验室硬件设施软件资源和教师党员科研实力,以研究生党员作为本科生的科技引领员和朋辈督导,开展和树立一批有品牌、有影响、示范性强、持续性久的精品学术类活动,有利于夯实活动育人,培养学生党员诚信求是的学术品格、开拓创新的学术能力、前沿扎实的学术知识,使学生党员不仅在政治思想上,而且在学术追求、学术品德和学术成果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风气和学术创新氛围,增强学风建设实效[3]。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R].2011.

[2]罗会德,王滨.研究生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以上海部分高校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09,(01):34-37.

[3]张晓洁.研究型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创新探索——师研本共建的“党建立方”模式实践与思考[J].高校辅导员,2013,(01):53-55,71.

猜你喜欢
高校党建学风建设协同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新媒体成为高校党建“新武器”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党员教育管理路径探析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途径
协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