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燕青
近年来,随着翻转课堂的迅速走红,微课开始在国内流行。对我们一线教师而言,微课是一种革新传统的教学方式,突破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要求,按需选择学习内容。微课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一、微课的设计
微课是利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把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等内容给学生展现出来。在教学中,所讲授的内容是点状、碎片化,能更好地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微课的主要载体是短小精悍的微视频,微课的设计要体现教学设计的思路,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注意,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点、掌握技能、培养能力。微课的设计一般遵循从具象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的思路。微课的设计一般可以分成开篇、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1.微课的开篇设计
微课的开篇部分包括片头和导入两个部分。片头设计应力求简约,不需要设计过于花哨的片头效果。片头要有微课的名称、主讲教师的基本信息、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等,控制在十秒以内。
导入部分在微课中有着重要作用,由于微课教学时间短,切入课题要简洁和迅速。总体要求短小精悍、开门见山,要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引发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交代课程主题,明确学习任务。我们可以通过设置一个题目或问题引入课题,也可以从生活现象、实际问题引入课题,还可以通过设置疑问、悬念等进入课题。
新颖别致的导入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全国一等奖微课《遮罩特效应用》的导入就是一个情境短剧:一名学生跑到美术楼教室中,看到三个同样的老师,于是很诧异地询问老师原因,进而带出了微课要讲授的利用遮罩特效制作同一人物分身效果的教学知识点。这段时长四十秒的微课开篇短小精悍、形式新颖、生动有趣,在很短的时间内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微课的主体设计
微课主体部分的教学内容为某一个完整的知识点,主体部分是微课中时间最长的内容,承担着重要的教学功能。这部分的微课需要依据教学内容来设计,要求材料充实、层次清楚、段落分明、衔接流畅、视听手段多样。主体部分内容应该由浅入深,逐步深入,启发思维。微课中教师一般面对摄像机授课,缺少课堂教学气氛的现场氛围,为增强微课中的师生互动,我建议在微课中使用启发式教学,以设问、解答等方式,与镜头外的学生展开人性化的虚拟教学互动,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微课的结尾设计
微课的结尾部分,主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强化知识点,并提出启发性的思考问题,与开篇呼应,使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作深入探究思考,要注重学科方法的总结。如果是系列微课,教师还可以在结尾部分为下一个微课内容作前期的铺垫处理,使得各个微课间形成有机的整体。
微课的开篇、主体和结尾设计应当浑然一体,相互呼应,过渡巧妙,不可分割。开篇部分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引发学生兴趣,并开宗明义;主体部分要丰富饱满;结尾部分概括有力,总结提高,引人深思。
二、微课的制作
微课虽然短小,但它的编制过程包括了三个相对独立完整的阶段:前期准备、中期摄制以及后期制作。
1.前期准备
这一阶段是微课制作前的计划准备阶段,具体包括:根据教学内容,从中选择适合发挥微课教学特长的选题,并不是每一个教学内容都适合拍成微课的,哪些内容更适合,这需要教学智慧。
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起点等等,选定微课的表现形式:如老师授课实录?课件录屏?录屏+手写板+画图工具混合?授课+抓屏混合?还是高清多机的录制?等等。
还要有非常详细的文字稿本,稿本要写出微课的每一个环节,要非常完整和清晰,需要哪些镜头?有哪些出镜的授课教师和学生?要拍摄哪些场景?哪些环节需要课件抓屏?还有拍摄流程、计划、对话、画外音等。
2.中期摄制
攝制阶段要按照稿本的要求和制订的计划进行,比如:现场拍摄、屏幕录制、教师授课、演示示范、对话录音等。
这些内容是碎片式的,有的需要多次拍摄。我们不是专业演员,拍摄效果不满意的,需要我们反复拍摄。
有时同一内容需要准备多个备选素材,我的经验是宁长勿短,多备几个长短不同的素材作为备选。
录音可以同期录音,但限于学校场地、器材等因素,效果往往不佳,我选择单独录音,后期混合。
3.后期制作
这一阶段,就是精挑细选各种视听素材,充分发挥数字视频后期编辑制作的强大功能,结合数字视频特效手段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将中期录制的视频素材制作成短小精悍、逻辑清晰、声画并茂的微课,最终发布为符合网络传播要求的视频格式文件。
后期制作时,我们有时会发现,中期摄制阶段考虑再充分,也难免出现素材不适合的问题,这就需要二次补拍,所以制作微课,还需要一个反复的过程。
制作微课,需要老师在技术与教学上有很高的契合度,从设计教学、编写脚本、录音、拍摄、到软件操作、视频混合等,都需要教师独立完成,这无疑是一个很高的挑战,所以,微课既推动着我们的课堂教学的变革与发展,也促进我们教师角色的转变和技能的提升,囿于本人的水平与见识,对于微课的认识有很多局限和不足,恳请大家指正。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