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语文课堂学习更具有效性、高效性

2018-11-20 11:50沈聪颖
神州·中旬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重视行为关爱

沈聪颖

摘要:课程改革活跃了我们的课堂,使我们教师接受了新的教学理念,尝试着新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行为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互动的过程。课改思想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学生的这些学习方式都是在教师组织、指导等“教”的行为下发生的。

关键词:重视;效率;行为;情境;关爱

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改进语文课堂教学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为目的,引导教师把握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遵循语言习得规律,拓宽语文学习渠道,抓住语文教学核心,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重在提高教师“教”的行为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具体行为都应当精心地思考、精巧地设计。如何提高教师高效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呢?

一、重视课前备课

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都应该在课前认真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教师应当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情,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目标,所拟定的目标必须要具体、可操作。目标过低或过高都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教师要勇于创新,大胆对教材惊醒“再加工”、“再创造”,使教材更加切合学生的實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重视教学行为

提高课堂学习的高效性,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促进者,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都需要教师的引领。教师的引领和促进,应包括必要的点拨、讲授、方法的指导、思路的启发以及评价等等。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不是要简单地废除教师必要的讲授,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设计,不要把学生的主动式的学习方式和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对立起来。有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所以,教学过程中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兴趣。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一个认知过程,同时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只有在教学的同时,调动学生积极的心理因素,才能挖掘学习潜力,促进智慧更加有效地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兴趣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重视学习情境

教师要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实际,从生活或具体情境中引入语文新知,让学生在有效的情境中产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我会了解学生的学情,结合教学内容,努力创设各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我认为在课堂上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充满活力,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变得更为精彩,更为有效。

四、重视师生关系

教师在教学时就力求要着力打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我在教学时都会放下传统观念中“师道尊严”的架子,“俯下身子”与学生交流。只有在和谐、平等、其乐融融的师生关系中,才有师生全身心的投入,学者兴致高涨。不只是学习好的还应照顾成绩差的。只有全部学生都投身课堂教学的内容之中,课堂学习才更具有高效性。

在我所任教班级有一名学生,他叫王XX。他一直排在班级的后十名,与周围同学的关系也不好。平时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与周围同学说话,你之处他错误时,他总是在狡辩:老师,我没说话,我那是在问问题,我那是在捡东西等等很多理由,就是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在课下多次找他谈话也不见什么效果。上课时注意力不集的同学搞小动作,当你要制止他时,没等你开口说话他马上就会有很多的理由先中课上回答问题时总是支支吾吾的,答不上来。语文成绩也都一直在70多分徘徊。

有一次我们刚单元检测完,试卷还没有发下去的时候,一些学习好的孩子就开始围着我问自己的成绩了,我一一告诉他们。这时我就看见他走在我视线之内,似乎要和我说些什么,但好像又很不好意思,我就明白了他的心思(是想问我他的成绩可又不敢),我就直接对他说:“恭喜你,小王同学,你这次考了79分,比上次多了六分呢,继续加油努力啊,下次就能突破80大关!”这时我就看到他楞了一下,然后笑着跑走了。那节课他听的特别认真,下课后他找到我说:“老师,我还以为你们放弃我了,不管我了呢。没想到你还会关注我的分数。”他的话触动了我的心,我知道了成绩不好的学生更应该得到老师的关爱,而且他们也最渴望得到老师的关心,要让他们知道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从那以后,我上课经常提问他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感觉到回答问题很简单,从而爱上语文。从那以后,这个孩子上课的状态比以前好很多。每次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时候,我用眼睛看他一眼他立刻会调整自己的状态,不在为自己找理由了。

五、重视后进生

苏霍姆林斯有句基名言:“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我想,这对“后进生”同样适用。我们要让“后进生”感到老师并没有歧视他,进而唤起他对学习的热爱。

这个方法我也运用都现在所教的孩子身上,10班有一个父母离异的孩子叫姜XX,他一直跟着姥姥住,语文成绩一直是很低的,我并没有放弃他并且对他的关爱会多一些。有时就让他帮我拿电脑,来回的路上可以跟他说说话,因为他的基础不好,于是在每次听写生字、古诗后我都找他谈,告诉他的进步,比如:今天比昨天错误量少了,今天的字写的比昨天工整了等等,尽量找到他的优点。让他看到自己的进步。在上学期的期末考试中,虽然考试时他只答了10多分钟,但还是打了16分。我相信如果他能按时间完成,成绩一定能及格。

事实证明,只有当学生自己有强烈的上进愿望和信心时,他的进步才会出现并得以持久。

总之,高校课堂的有效性,是教师引导孩子共同完成,教学是否真正有效起来,是需要坚持和不懈的努力来不断完善的,高效课堂要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

猜你喜欢
重视行为关爱
公路工程的养护管理分析
让关爱成为留守儿童心底的阳光
儿童玩具设计要素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