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
摘要:现中国大陆地区高校都已陆续开设新媒体艺术相关的专业,着重于对新媒体技术的教授,而对于新媒体艺术人才的培养都还处在不断地摸索中。海峡对岸的台湾地区,由于其自身异于大陆地区的诸多因素,其中包括社会环境,教育理念和方法,学生思维方式,信息获取便捷度等,台湾地区的新媒体艺术发展和艺术大学艺术人才的培养对大陆而言都有着诸多借鉴之处。
本文将以台北艺术大学电影与新媒体学院新媒系为例,通过其学士班与硕士班开设的特色专业课程分析,期望通过该论文对台湾地区新媒体艺术人才培养的探讨,对大陆高等院校的新媒体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有一定的经验吸收与借鉴之作用。
关键词:创客教育;台北艺术大学;新媒体艺术
第一节 台北艺术大学——电影与新媒体学院新媒体艺术学系历史
(一)电影与新媒体学院新媒体艺术学系发展史
台北艺术大学于1992年正式获台湾教育部核准成立全台第一个专注于科技艺术领域的「科技艺术研究中心」。为延伸本校科技艺术研究中心历年的前瞻性发展基础,并基于科技与艺术整合的人才培育使命。2000年向台湾教育部申请成立“科技艺术研究所”。于2001年开始招收第一届学生,主要目标为培养台湾科技与艺术的跨领域创作与技术研发专业人才。于2009年成立大学部,并与电影创作研究所共同成立「电影与新媒体学院」,该系同时更名为「新媒体艺术学系」,下设「学士班」与「硕士班」。于2010年正式招收第一届大学部学生。
(二)新媒体艺术学系教学成果
台北艺术大学新媒体艺术学系历年来在教学成果、计划研究与人才培育方面,皆累积厚实卓越的成绩,师生获奖荣誉多不胜数。多次荣获台北美术奖、台北数位艺术奖、台新艺术奖、金马奖等台湾地区重要大奖,作品获邀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德国文件大展、新加坡双年展、光州双年展、上海双年展、台北双年展、汉城国际媒体艺术双年展等国际性展演。同时本新媒体艺术学系承接多项台湾重点发展计划与经济部学界科专计划等,深获台湾内外相关学术与产业机构肯定。
第二节 台北艺术大学新媒体艺术学系教学目标
新媒体艺术学系藉由跨越人文艺术领域与媒体科技相结合,以培育全方位跨领域创作人才为目标,期望成为推动艺术与未来数字科技整合的重要推手。在教育目标订定方法上,更因应新数字科技时代趋势之变动与需求而前进,以培育具强烈竞争基础的跨领域视界学生,并迎接新媒体艺术领域的国际竞争与挑战。
新媒体艺术学系透过精心设计的课程脉络,让多向的专业领域整合以达到具体实践目的。此外对于产、官、学界的资源整合亦积极的进行,结合现有台湾内外相关校系所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更有效的学习平台,为同学们谋求最大的动能效益。终极目标,期望培育具国际视野与数字艺术创作能力的菁英,并促进台湾地区数字内容、文化创意发展与国际接轨,成为推动台湾未来文化创意产业的火车头。
第三节 台北艺术大学新媒体艺术学系课程系统设置
(一)学士班课程系统设置
台北艺术大学新媒体艺术学系以培养具有前瞻性与宏观视野的新媒体艺术与互动科技创作人才为教育理念,为同学们规划了完善的专业课程教学系统。
1.融入创客意识的基础课程设置
大学一年级系所为同学们安排的共同必修课程中,可以看到特色共同必修课程的基础课程是《机具实习与维安》、《电脑程式设计I、II》,而课程《材料组织与设计》、《数字出版与印刷》等课程亦是作为选修课程为同学们开课。
《机具实习与维安》该课程主要是学习院系的大型设计机具的使用与安全维护。新媒体艺术学系为同学们提供了大量的跟自造相关的电器机具其中包括:激光切割机、CNC机床、3D 打印机、电钻,金属切割机等器具,而非仅仅是传统专业院校提供的专业苹果机房,摄影机,录像机等设备。台湾文创产业一直都是亚太地区的佼佼者,而作为促进台湾文创事业不断发展,并为其提供人才的高等院校,则是将创客自造意识应用到学生的课程实践中去,这种意识在台北艺术大学新媒体艺术学系更是被淋漓尽致地体现。
《电脑程式设计I、II》该课程通常为信息工程等专业的学生的学习科目,这样的课程在大陆专业的艺术类院校甚少开设。该作为计算机编程相关的专业课程,在台北艺术大学新媒体艺术学系却被作为共同必修基础课程开设,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程式则是创客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而这样的课程在大学一年级开设作为最基础的课程,也可见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在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与电脑程式相关的艺术创作行为。
2.新媒体艺术观念引入的课程体系
在大学一年级的课程中有《数位科技概论》这样科技艺术基础知识课程。在大学二年级时,院系就开了具有明显专业方向导向性的专业选修课程,例如《机械动力》、《动力艺术实务(实践)》、《声音艺术》。而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及艺术视野也开设了一些艺术理论课程《速度美学》、《当代美学趋势》。到了大学三年级便安排了更多专业性质更强,艺术创作方向更明确的专业课程,例如:与声音艺术相关的《声音装置》课程,与录像艺术相关的《文本与影像叙事》、《录像艺术II》。
这一系列课程的开设则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及艺术视野为目的。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对于新媒体艺术形式相关的艺术类型的了解有利于学生明确自身的艺术创作方向。
3.新媒体技术相关的软件、硬件课程设置
在为学生提供艺术视野的同时,院系同样为同学们开设了专业的新媒体技术课程。大学二年级开设的课程便是秉承了《電脑程式设计I、II》课程开设的课程设计思路。在大学二年新媒体艺术学系开设了大量关于程式设计的课程《MAX 互动程式》、《互动程式设计与应用》。为了帮助同学们实现丰富的作品形式,院系开设也一些如《感测器原理与应用》课程,为学生作品的形式多样与互动方式丰富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以上课程皆为共同必修课程。
在大学三年级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艺术、技术知识,院系则开设了方向更加的技术课程。与数字艺术,互动装置艺术相关的《实景投影》、《光动造型》、《即时影像处理》、《资料结构与演算法》、《资料库》等相关的计算课程。
(二)硕士班课程系统设置
台北艺术大学新媒体艺术学系硕士班发展规划分设:甲组与乙组。
甲组「媒体艺术组」,主要从事进阶跨媒体与结合空间、时间领域之创作,含录像艺术、实验动画、动力艺术、声音艺术、互动装置等相关媒体艺术创作与研究。
乙组「互动艺术组」,主要从事互动艺术、网路艺术、未来博物馆、虚拟实境(虚拟现实)应用、互动介面媒体技术研发等相关艺术创作与研究。
通常甲、乙组性质认定方面,普遍认为甲组的同学更多的是从事艺术创作,乙组的同学从事新媒体技术研究与创作。在硕士一年级开设的组必修课程方面便可看出两者的差异。
1.数字媒体艺术与数字媒体艺术并行的课程设计模式
甲组开设的课程有《动力艺术》、《录像艺术研究》、《声音空间研究》、《科技艺术与表演艺术》、《当代艺术论》。该系列课程主要都是希望学生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后,引导学生从事相艺术类型的创作实验。《科技艺术与表演艺术》则是一门跨院系的课程,该课程是有舞蹈系與新媒系共同开设的,参与该课程的舞蹈系学生与新媒系学生打乱分组,以组的形式从事剧场创作跨域表演,将科技表演与舞蹈表演结合的课程。
乙组开设的课程有《人机互动》、《行动装置研究应用》、《新媒体动画》、《虚拟实境应用(虚拟现实应用)》、《网路艺术》。该系列课程主要是针对乙组同学,课程主要以新媒体技术的学习、研究为主。
硕士班也相应地开设了一些可以跨组选修的专业课程《新媒体艺术策展》、《当代影像研究》、《公共空间与新媒体艺术》、《资讯艺术设计与应用》、《跨领域思潮与数位美学》、《跨领域思考方式与创作工作坊》。这些针对硕士班开设的课程在教学目标中就有所体现,院系希望借由这些课程拓展学生的新媒体艺术思维,提升学生的新媒体艺术研究创作能力。
2.针对职业规划提供课程修学推荐模式
台北艺术大学新媒体艺术学系会为学士班和硕士班的同学们提供一份“新媒体艺术学系学士班/硕士班课程与职业对应表”。将新媒系学生的职业大致规划为艺术家(第一位)、艺术评论与研究(第二位)、工程师、商业设计、数为媒体设计、艺术教师。在此特意强调下职业规划的排位顺序问题。将“艺术家”、“艺术评论与研究”分别位列一、二位、由此可见无论是学生还是院系都非常注重学生想成艺术家的培养。“新媒体艺术学系课程与职业对应表”这样的职业规划推荐选课性质的专业方向细分,和大陆对专业方向的严格细分与授课有着明显的差异。这样的课程修学推荐体系与大陆的课程专业细分培养模式都有着各自的优劣势。在此着重阐述台北艺术大学新媒体艺术系课程修学推荐培养模式。
首先这样的培养模式与院系的教学培养目标是紧密联系的,因为系所更加注重对学生艺术素养,以及艺术创作能力的培养,所以学生的主观判断是自身艺术道路发展最终要的能力,如果是过于严谨的范式的修课制度,是不宜此培养教育目标的。其次这样相对开放的选课方式,学校院系变成了幕后的服务人员,转变了院系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而学生则在此过程中变成了更加有自由选择权利的个体,同时也侧面反应学生的主观选择的重要性。学校院系相信学生有能力做出符合自己职业规划的修课选择。这其实对学生们提出了更高层次的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要做出自己的选择,更要面对自己选择,同时亦可以在过程中调整自己的选择。这即要求学生对个体的职业规划要有更加明确的方向,并且根据自己的规划选择相应的课程,如若有误判还需学生自行掌握调整自身的能力。而学生有一定的自控能力、自主学习与判断能力则成为基础能力。
结论:
台湾地区的新媒体艺术教育因为其开放多元的社会环境,相对自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以及学生独特思维方式,信息获取更加便捷等因素,形成其异于大陆的新媒体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大陆高等院校而言,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进行设置配套的专业课程,以及专业课程所需要的专业设备,并摸索出适当的教学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适合学生的整体素质。如果想要实践或者实验相关的教学,最基础的则是从选择实践对象做起。现如今的学生的入学考试政策是否能够帮助学校遴选出这样一批有艺术创作愿景的学生,便是一个有待商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