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慧丽
《鸿门宴》是《史记》名篇,节选自《项羽本纪》,在各版教材中均有入编。故事的开端,项伯“夜驰之沛公军”,劝张良“与俱去”,张良以“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有事,亡去不义,不可不语”为由,表达了自己不可背离沛公,独自逃生的态度。这个理由成立的前提主要在于“臣为韩王送沛公”一句,根据苏教版《教学参考用书》的译文,该句意为:我为韩王送沛公,现在沛公遇到危急的事,逃走是不守信义的,不能不告诉他。由此可知,“为”是“替”的意思,应该读第四声wèi。那么依据史实,张良真的是替韩王送沛公吗?
以时间为序,《史记·留侯世家》中对张良与韩王、沛公所属关系的描述有三处文字:
第一处(公元前209年):景驹自立为楚假王,在留。良欲往从之,道遇沛公。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将。
第二处(公元前208年):及沛公之薛,见项梁。项梁立楚怀王。良乃说项梁曰:“君已立楚后,而韩诸公子横阳君成贤,可立为王,益树党。”项梁使良求韩成,立以为韩王。以良为韩申徒,与韩王将千余人西略韩地。
第三处(公元前207年):沛公之从雒阳南出轘辕,良引兵从沛公,下韩十余城,击破杨熊军。沛公乃令韩王成留守阳翟,与良俱南,攻下宛,西入武关。
《汉书·张良传》对上述内容的描述基本相似,通过以上三段史料,我们可以发现:
1.张良以其慧眼早在乱世中择刘邦为主。
2.韩王是拥立的傀儡政权并无政治实权。
3.张良弃韩选刘并听从刘之意共同南下。
据此,我们可以分析“臣为韩王送沛公”并不是事实,只是张良对项伯的一句说辞,笔者在听课中也发现,有一部分老师将这一句话理解为“我是韩王送给沛公的(谋士)”,此时“为”是一个动词,表判断,读第二声wéi。这在语法上也说得通,就如后文所写到的“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这里的“为”就是判断动词。但不管何种解释,韩王都是施令者,张良只是奉命行事,这与史实都不符。既然不是真话,那么,张良为何要以此为说辞呢?张良不为所动,项伯为什么不直接离开?张良转告刘邦,项伯为什么不阻止?项伯为什么愿意和沛公会面,听他解释,并且最后成为沛公和项王之间缓和的纽带?这些疑问都可以从这段失真悖理,却又合情合义的说辞展开分析。
首先张良准确地把握了项伯“泄密”的真正意图,有的放矢,有识人之慧。“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当年的救命之恩,这是项伯前来私见张良的原因。所以项伯不是泄密,也不是倒戈,只是出于“报恩”,想解救的也只有张良一人,而这个“义”可以凌驾于政治立场之上。张良对这一点是很清晰的,既然项伯是一个重义之人,那么最能打动他的自然是一个“义”字。张良是韩王的属臣,受主公的托付,护送他人合乎情理。遵从主命,这是一种忠义;“受人之托,终人之事”,这是一种信义;有事相告,这是一种道义;临危不惧,生死与共,这是一种侠义。“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有事,亡去不义”,张良的应答紧扣住的就是一个“义”字,而这个“义”之所以能彰显出来,就是因为他自己强行加入了一个背景,那就是“我替韩王送沛公”,这掩盖了张良的政治私心,让所有的“义”有了落脚点,成为张良襄助沛公冠冕堂皇的借口。
所以,当张良表达放弃私逃时,项伯没有一种觉得对方“不知好歹”的气愤和“顽固不化”的无奈。当张良去告知刘邦时,项伯没有觉得这是一种“陷自己于不义”的出卖之举而加以劝阻。可见,这一说法在重义的项伯心中,是十分奏效的。归去后,项伯以“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劝说项羽;在“鸿门宴”上,面对项庄舞剑,项伯也拔剑起舞,并“常以身翼庇沛公”。“义”的品性在项伯身上一以贯之,他的行为正是大义使然。张良对项伯这一人物的准确把握,可见一斑。
其次张良准确地分析了项刘集团之间的强弱,有效自保,有识势之智。当时沛公虽然先入关,进驻了关中要地,但他的实力与威望尚不能与项羽抗衡。张良是谁的下属?在项梁的安排下,張良是韩王的司徒。刘邦是一个手握兵权的政治集团首领,在名义上不如这些傀儡政权尊贵,尽管这些傀儡是由项氏集团拥立的,但即便是项羽,在明面上也要遵从楚怀王的约定。依据前面的分析,张良自己主动跟随沛公南下,沛公越过项氏集团私自安排韩王留守,沛公欣然接受张良的追随而无视当初项梁的安排。这样的事实,不仅表露了张良择主的异心,而且传递了刘邦的帝王之志,如果让项羽获悉的这样的讯息,那就在劫难逃了。当然,对着项伯,也许不用思虑那么多,毕竟救命之恩在前,他即便知道事实也不会对张良有所不利。但项伯的到来是一个天赐良机,张良希望项伯成为他们和项羽之间的传声筒,为他们争取一线生机。那么该如何解释刘邦和张良会在一个阵营共同进退呢?韩王的安排就是最好的理由。不仅项伯,《史记·留侯世家》中有一段叙述印证项羽也听信了张良这一说辞,“良至韩,韩王成以良从汉王故,项王不遣成之国,从与俱东”,项羽对韩王的不信任和敌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张良追随了汉王刘邦,所以在他的意识里,痛失张良这一谋臣,让他成为刘邦的左膀右臂,韩王最初“让他护送沛公”的决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张良通过审时度势,以“臣为韩王送沛公”一句,有效地保护了自己和刘邦,让刘氏集团在弱势中暂行韬晦之计,也适时地转移了矛盾,准确及时地把握了局势。
再者张良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长远的政治眼光,有为臣之忠。《鸿门宴》的开端是曹无伤告密,曹无伤是沛公的左司马,掌管军政,是集团的核心力量。他为什么要告密?根据《史记·高祖本纪》: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在北方消灭了秦军主力,实力与威望大增,听闻刘邦先入关中,并且关闭了函谷关,所以非常愤怒,打算举兵攻打刘邦。在这样的形势下,刘邦阵营的人选择暗中倒戈,另觅新主以谋取封赏这也是合理的。
那么此时的张良为什么没有审时度势,为自己谋取一个更好地前程呢?关于张良与刘邦之间的君臣渊源,《史记·留侯世家》是这样描述的: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不去见景驹。
由此可知,首先刘邦对张良有知遇之恩,张良通过与他人的比较,发现刘邦具有很高的领悟能力,并且善于采纳臣下的意见,两人在政见上拥有良好的沟通平台,因此早在拥立韩王之前,张良就凭借自己敏锐的政治观察择主刘邦,而面对复杂的政治局势,即便刘邦暂处于弱势,张良依然不改初衷,表现了为臣之忠。“鸿门宴”前夕,沛公入住秦王宫,樊哙劝谏他出宫,他不听,而张良相劝,他便克制私欲还军霸上,这都逐步坚定了张良的政治立场,所以他将自己与刘邦捆绑为一个整体,共同面对项羽发难的困境,没有了其他谋臣将士的观望,更不会违背儒家传统的君臣之义,此言一出,便可见其坚定的政治立场。
柳宗元评价《史记》:“朴素凝炼、简洁利落,无枝蔓之疾;浑然天成、滴水不漏,增一字不容;遣词造句,煞费苦心,减一字不能。”“臣为韩王送沛公”一句,从表面的违背事理,到深入分析后的合于情理,为读者呈现了一个更鲜活、更全面的张良,也更见《史记》字句间不容增减的魅力。
作者单位:浙江衢州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