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娟
摘要:文化礼堂在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乡村文化的综合体,它不仅承担着思想道德建设、文体娱乐活动和知识技能普及的功能,也是传承展示传统文化和历史印记的平台。本文将阐述传统文化与文化礼堂设计结合的意义。通过实地调研对二者关系的现存状态进行分类解析,提出如何以传统文化为依托设计文化礼堂,提出让“精神家园”在农村生根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传统文化 发展继承 文化礼堂
引言
在儿时的记忆中,村子里还没有文化礼堂这个概念,但是每到黄昏日落,总会有一个地方变得渐渐热闹起来,人们围聚在一起,就像鲁迅在《社戏》中写的那样,远处是夜色中的戏台,近处河里是一望无际的看戏人家的船篷。台上咿咿呀呀的唱和,台下^头攒动闲聊,村子也仿佛霎时间有了灵魂。后来,随着村子里的年轻人渐渐离开和戏台的不见踪影,只剩下老人拿着收音机坐在自家门前听戏,村子里的人也便不再聚集,留在村民心中的仅是时光的故事。然而近年来所提出的“文化礼堂,精神家园”的理念正在试图改变这种状况,浙江省将建成几千所文化礼堂被纳入规划,也意味着村民开始有了正式的休闲娱乐、学习交流的场所。但是在传统文化的范畴中,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绝不仅仅只是一种外观表面的建设,而是农村文化体系和民族文化自信的重塑,通过设计实现对村落记忆的呼唤和传统文化的延伸,这样才能促使文化礼堂有更宽广的发展空间。
一、文化礼堂设计现状
(一)文化礼堂建筑设计以现代风格为主
2013年,浙江省提出建设“文化礼堂,精神家园”的口号,在全省农村地区建设基层文化平台,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各镇村纷纷响应,各式的文化礼堂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以嘉兴市为例,王店镇国庆村以互联网和电商为定位的文化礼堂,建筑外观以简约、现代的风格为主,主色调选择了沉稳的灰色(如图1)。内部除了设置有学习为主的电子阅览室、图书馆、道德讲堂室、休闲为主的棋牌室、健身室等功能室外,还提供了电商展陈室、洽谈室、摄影室等与主题相关的配套空间,在设计中还穿插了农民画等非物质文化的乡土元素;外部建有文化长廊、先锋长廊、篮球场等室外宣传活动空间。由此可以看出文化礼堂设计的完整性离不开相关衍生区域的设置及相关元素的融入。
此外还有在现代风格基础上融入具有地方性特征的文化礼堂设计如结合了江南建筑特色的新塍镇潘家浜村文化礼堂(如图2)。在建筑的侧立面上采用了简化的五花马头墙的设计,整体建筑色彩采用江南传统建筑色彩的黑白灰,整体风格融合浙北乡村元素和材料,大量使用木材使礼堂场所全面突出乡闲和复古。在内部空间的功能分区方面,一楼设有会议中心和独具特色的家宴中心,二楼设有会议室、书法室、娱乐活动室、春泥行动的少儿活动室、图书室和文化室,内部设计有桑蚕文化物品展示区和现代休闲的书吧。以“本土”和“特色”作为文化礼堂设计的亮点,也不失为一种对文化礼堂空间的全新诠释。
而位于新塍镇的沙家浜村文化礼堂则是完全依托历史建筑为主体进行的改造(如图3)。据调研走访发现,此建筑历史悠久,分别历经了寺庙、抗战时期的红色革命联络点、新时代的乡村小学等多个角色最终确定为文化礼堂,此礼堂以“红色”文化的传承为主题定位,进行了简单修缮,开辟了书屋和讲堂等区域,但在使用上依然存在着漏风漏雨、采光不足、发霉腐蚀等一系列问题,有待后续在遵循区域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此建筑的内外空间进行全新的修复性设计。
(二)文化礼堂设计与传统文化融合度低
嘉兴地处江南核心腹地,文化底蕴醇厚,传统文化于此的表现形式更是不胜枚举,像是油车港镇的菱文化、沙家浜村的红色文化、桐乡的桑蚕文化、蓝印花布文化、海盐的骚子文化以及平湖钹子书文化等。除了这些比较典型的传统文化体现,本地人口中的吴侬软语、梭织布机亦或是墙角废弃的石槽都反映着那个时代的独特文化。以嘉兴市油车港镇胜丰村文化礼堂为例,文化礼堂设计以展示和宣传“菱文化”为目标,意图打造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文化礼堂,因此建设地点选择在种满南湖菱的千亩荡边,将文化礼堂融入风景。在硬件设计上礼堂功能齐全,内设有会议中心、小型会议室、娱乐活动室、少儿活动室、乒乓球室和图书室,重点突出了农民画展览室,把农民画的文化底蕴、生活情趣与农村文化礼堂结合并传承地域文化,使文化礼堂更加本土化。但在调研中发现,其他文化礼堂对于此类传统文化的展示还存在着一定问题,如将老旧物件直接摆放在展示厅中,不仅容易给人“新、旧”元素衔接不当的突兀感,也不利于乡民与游客对乡土文化的理解,同时对于非物质传统文化则没有相应的展示方式。
(三)文化礼堂设计材料色彩单一
现代大部分的文化礼堂设计材料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室内设计也多以简单的墙面刷白加展板为主,难免会给人枯燥感。对于以老旧建筑改造的文化礼堂则没有很大的改动,直接使用建筑原有材料,但建筑本身比較陈旧,会存在诸多问题,造成安全隐患。因此,在文化礼堂建筑的前期规划建设和后期的室内细节设计部分要对整体色彩进行统一调配,运用明度、纯度、色相和差异性来营造空间氛围,以达到室内环境设计空间的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
二、文化礼堂设计建议
(一)文化礼堂设计以历史和传统文化为依托
礼堂是一个集会和观演的活动场所,也是学教和传承的精神领地,它是一个时代里群体的共同记忆,因此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和历史性。在设计上要摒除“以洋为美”的绝对思想,寻找真正属于地域的历史和传统文化,让人们认识到根在哪儿,真正使其身有所居心有所憩。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并努力吸收其他优秀的文化进行融合在“质”的基础上设计出经得住考量的“形”。
(二)传统元素与现代建筑的融合
对于设计来说,现代建筑的“新”包含的不仅仅是形式上、外观上的“新”,它也包含了人们新的社会发展速度和新的生活居家习惯等,在此意义上的“新”与“旧”的融合就显得格外不易。从旧建筑的再利用来说就是如何找到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将传统元素用现代方式演绎。通过建筑风格来体现,可以利用江浙地区所具有的粉墙黛瓦以及典型的五花马头墙等元素,并在墙壁上描绘具有乡土风情的墙绘。
在材料的选择上可以选择能够唤起人们记忆的传统材料,例如竹编、木材、砖材、瓦片等。因为在当今发展情境下,这些材料不仅仅是作为建筑的一部分出现,而是承载了村民记忆唤起乡愁的媒介。一些由旧建筑改造的文化礼堂,在保留原有历史意味的基础之上也要兼顾建筑本身的安全问题,例如木材腐败虫蛀、线路老化、墙体倾斜等问题,可以辅助以现代化的设计手段对旧建筑进行加固和改造,使其重获新生。
以沙家浜村文化礼堂为例,可以选取红色革命历史作为文化礼堂的主题,设置有关陈列馆、讲堂等不仅可以供老人回忆当年,还可以增加年轻人对红色文化的了解。在建筑设计上则可以采用现代化的玻璃、不锈钢等材质对旧建筑进行改造,解决其漏风漏雨以及采光严重不足等问题,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在建筑细节上体现旧时红色文化,通过设计让现代建筑体现传统文化的风格。
(三)文化礼堂建设要寻求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政策导向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惠民原则。推而广之,这也要求文化礼堂的设计与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并寻求可持续发展,要重视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了解群众喜欢什么、需求什么,让村民真正以“主人翁”的姿态出现并参与其中,只有设计出符合人民群众需求、喜闻乐见的文化礼堂空间,促使人民乐意去学习、体验和参与,才能在本质上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从展示内容出发,设计真正可以展示传统文化村落风貌的文化礼堂。例如,以多样化的形式体现传统文化,在文化展示厅中设计旧物件展示及体验区等,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实物观摩和场景体验,使村民更真切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底蕴,增加村民对于村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于口口相传的非物质传统文化则可以以纪录片等更直观的形式展现,也可以成立相关小组定期举行活动让公众参与,同时对文化礼堂进行定期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在对村落特色传统文化发掘的基础上,以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来提高村落知名度,从而可以形成相关产业链,寻求多种形式的经济发展。进而从两个方面增加建设资金来源,一是村落自身的经济发展,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需求赞助商的资金支持。通过传统文化的发展带动经济发展,最后实现物质和经济的良性循环。
三、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文化礼堂设计结合的意义
文化礼堂对于传播传统文化具有独特性。乡村文化礼堂承载着文化、娱乐、宣传等功能,是乡村历史文脉和乡土文化传承的平台,为传统文化在乡村发扬壮大提供了良好环境,也让广大农民群众体验和共享其中的博大精深,更好地提升本土文化自信和达到乡村文化体系的重塑。
传统文化对文化礼堂的设计具有指导作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与文化礼堂的设计结合起来,依据不同的文化定位,通过建筑外观、文化长廊的设计体现不同村落文化礼堂的独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村落风貌。
传统文化继承与文化礼堂设计相辅相成。反映传统文化的优秀设计可以带动村民关注文化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增加村民的自豪感,增加年轻人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了解,以达到促进文化传承的目标,同时也可以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使中國的优秀文化走向世界。而传统文化的发展也将对文化礼堂的发展产生助力,对日后提高文化礼堂设计的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总结
文化礼堂是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与传统文化内涵的延伸,是人们的精神聚集地。政府对于文化礼堂建设的大力推动也使乡土记忆从被淡忘到如今的再被重视,这也要求了文化礼堂的设计不能千篇一律固定为某种模式,而是要结合当地的特色来规划和设计,从而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综合体。对旧建筑进行改造是使其重新焕发光彩的最有效方法,因为不仅是简单的推倒重建,而是实现对空间的再利用在创造,将原本闲置废弃的空间再次赋予新的时代意义。
在设计中要做到综合考虑形与质的兼顾,注重地域特色和地方文化的凸显,运用色彩和材料等设计语言唤起乡土记忆,然后遵循以人为本的内在功能的设计全面实现文化礼堂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