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红
摘要 目的:探讨冠心痛患者行血清尿酸和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40例为观察组,选择健康体检人员40例为对照组,均接受血清尿酸和C反应蛋白检测,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血清尿酸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痛患者行血清尿酸和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较高。
关键词 冠心脏;血清尿酸;C反应蛋白;临床价值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转变,大多数人的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导致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率每年都在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给患者家属带来极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1、2]。冠心病的发病原因复杂多样,其中比较常见的是老年人,因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各项免疫机能开始衰退,各种防御和抵抗力下降,导致冠心病的发病率上升[3]。其次,主要是因为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例如长期吸烟、大量饮酒、血压。血脂过高等,都会导致冠心病的发病,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40例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的血清尿酸和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以便于研究讨论血清尿酸和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患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
2016年1月- 2017年1月收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40例为观察组,其中包含心肌梗死、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再选择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0例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58~ 80岁,平均(58.3±12.9)岁。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59~ 81岁,平均(59.1±12.8)岁。所有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诊断标准:本次选择的患者都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②均取得所有患者的知情同意,并且是自愿参与此次研究;③所选取的40名健康体检人员的各项临床指标都正常。
排除标准:①排除不能进行正常沟通和交流的患者;②排除有其他严重内科疾病的患者;③所有参加患者均未患有其他严重的内科疾病,如心、肝、肾功能不全或者衰竭等;④排除妊娠期以及哺乳期妇女;⑤入组前近2个月内接受过相关治疗者。
检测方法:本次实验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进行检测,告知所选择的患者以及选择的体检人员,在早晨空腹进行静脉血的采集,一般情况下采集3~4 mL左右为宜,离心保持在3 000 r/min,血清尿酸使用酶比色法进行检测,CRP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检测。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和血清C-反应蛋白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明显比对照组健康体检人员高,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有相关研究结果显示,C反应蛋白屬于实相蛋白,可以检测出炎症反应,与冠心病患者的发病密切相关[4]。尿酸是一种常规检测肾功能的指标,其升高与冠心病患者的发病也有密切的关联[5]。冠心病是现在临床上比较多发的一种疾病,出现炎性反应后,冠状动脉出现堵塞,供血和供氧出现不足,使得患者的心肌能力减弱,严重者还会导致患者死亡;有学者认为,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而肿瘤细胞的坏死因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上皮细胞和肝脏的合成,从而分泌出更多的C反应蛋白。其次,健康体检的人员身体的血清C反应蛋白主要是呈现出阴性,在炎症组织中会出现水平较高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在24~48 h达到高峰,从而参与全身反应[6]。
有研究显示,C反应蛋白越高,则炎症的血管扩散范围就相对越大,数量也随之而不断增多,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的结果就越严重,患者的心肌梗死范围也会不断扩大,病情越来越严重[7]。近年来,该指标的检测开始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检测的结果对于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如果患者出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则会导致炎性反应,血清C反应蛋白的浓度也会随之而升高,说明患者的身体里有导致冠心病发病的相关因素存在。而血清尿酸主要是由血管壁生成的,如果患者体内的尿酸水平高于正常范围,则会导致人体的嘌呤物质发生代谢异常紊乱,从而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后导致血栓的形成[8]。血清尿酸水平的检测结果对于诊断冠心病以及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一项较为重要的指标之一;C反应蛋白的升高不单只是伴随现象,由其他各种不同原因导致的C反应蛋白升高也是冠心病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在冠心病患者的发病过程中属于比较高危的一种危险因素[9]。
本次实验的结果显示,对两组进行血清尿酸水平以及C反应蛋白检测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以及CRP明显的比对照组健康人员的要高,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血清尿酸水平以及C反应蛋白的检测结果对于冠心病患者的诊治至关重要,有比较有意义的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对于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和C反应蛋白的检测对于其诊治有密切的联系,患者病情越严重,则血清尿酸和C反应蛋白的检测结果越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诊断的正确率,对今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治疗和诊断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韩兵.联合检测血清尿酸和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5(7):33.
[2]袁剑.C反应蛋白、血清尿酸与脂蛋白联合检测对冠心病患者的价值和意义[J]医学信息,2015,28(7):80.
[3]魏传中,罗昌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血清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5):18.
[4]陈金友,高越,王晓楠,等.CRP、血脂与尿微量清蛋白联合检测对心血管疾病早期诊断的价值[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6,36(4):540-542.
[5]赵洁,吴俊,贾玫,等.冠心病患者血液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超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4,37(3):227-229.
[6]孙梅琴,彭漪,徐维芳,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白细胞介素-37、超敏C反应蛋白、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26(8):44-47.
[7]石喜.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系[J].实用医技杂志,2012,19(8):846-847.
[8]孙波.血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系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7):97-98.
[9]王琦,吴赛珠,张帆,等.男性冠心病患者血浆睾酮与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及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5):889-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