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孕产妇的围产期管理效果分析

2018-11-20 10:45王翊珊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6期
关键词:感染乙肝病毒孕产妇

王翊珊

摘要 目的:研究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孕产妇实施围产期管理的内容及作用。方法:收治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孕产妇189例,所有乙肝病毒感染孕产妇均实施围产期保健,包括加强预防乙肝母婴传播,将乙肝病毒感染的孕妇在孕期均列入高危管理,随访直至产后等,观察管理效果。结果:189例乙肝感染孕产妇共分娩新生儿190例,190例新生儿均按规范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其中失访30例,后期拒绝检测36例,新生儿随访至12个月龄者124例,经检测均未感染乙肝病毒。结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孕产妇实施围产期管理,降低了乙肝病毒母婴传播风险,保证了母婴健康。

关键词 乙肝病毒;感染;孕产妇;围产期管理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属于临床常见的传染性疾病,虽然慢性乙肝病毒感染不属于遗传疾病,但孕产妇却可以通过母婴传播感染新生儿[1、2]。我们将乙肝感染孕产妇纳入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管理及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将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的综合防治服务及围产期管理提供给孕产妇,使因乙肝母婴传播造成的儿童感染获得最大限度地减少,使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得到改善。2015年1-12月收治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孕产妇189例,进一步分析了围产期管理应用的方法及作用,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1-12月收治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孕产妇189例,所有孕产妇均处于围产期,孕产妇年龄21~ 37岁,平均(28.46±3.57)岁;分娩时孕期37~ 41周,平均(39.25±0.47)周;包括初产妇115例,经产妇74例。所有孕产妇均依据血清HBV标志和HBV DNA检测结果诊断确诊。

方法:实施孕产期保健与儿童保健服务,将全面、整合的预防乙肝母婴传播服务提供给所有孕产妇及所生婴儿,以下是整合服务流程。①健康教育:广泛开展社会动员、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和知识宣传,减少社会歧视,营造良好的综合防治氛围[3]。此外还结合婚前保健、孕前保健、孕产期保健等常规医疗保健服务开展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的大众健康教育和咨询指导,提高对预防母婴传播的认知,针对育龄妇女及其家庭开展,特别是孕产妇,促进健康行为。②主动检测与咨询服务的开展:结合预防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要求,使检测工作制度得以健全,规范服务流程。对孕产妇(包括流动人口)在孕l2+6周前或初次产前检查时,主动进行乙肝检测前咨询服务的提供。医务人员应在检测前将乙肝母婴传播的危害性和预防母婴传播措施进行主动的告知,同时对接受各项检测的必要性和检测的相关信息也一并告知[4]。③提供适宜、规范的检测:首先,遵循知情不拒绝的原则,主动将免费的乙肝检测提供给孕产妇;对于临产时才到助产机构的孕产妇也要确保乙肝检测与咨询的及时获取。对经充分咨询,仍拒绝检测者,应在“知情拒绝检测书”上签字,如本人拒签,须在“知情拒绝检测书”上由咨询者进行书面说明,并由包括咨询者在内的两名医务人员进行签名[5]。④提供检测后咨询:乙肝阳性结果咨询实行首诊负责制,由首诊医疗机构指定的责任人,遵循保密原则,采用面对面的方式进行告知、咨询。

乙肝阳性孕产妇均按照常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孕产妇管理方法实施管理,并结合系统的围产期管理方法,包括加强预防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管理措施,将乙肝感染的孕产妇在孕期均纳入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专管人员每个月至少1次对其进行随访管理直至产后等,乙肝阳性孕产妇围产期管理内容如下:

心理管理:告知孕产妇乙肝病毒感染病情,在孕产妇同意情况下,告知其家属,为孕产妇及其家属讲解乙肝病毒知识,并讲解确保新生儿健康的方法,缓解孕产妇及家属因担心新生儿健康产生的心理压力。

协调管理:妇幼保健机构要发挥主导和协调作用,促进在辖区内所有医疗卫生机构接受服务的感染孕产妇,获得应有的治疗及保健和随访服务,完成相关的检查和监测。

预防乙肝母婴传播干预服务:①将必要的实验室检测和辅助检查提供给乙肝感染孕产妇,对肝脏功能情况进行密切监测,安全助产,给予专科指导。必要时进行转介服务的给予。②对乙肝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将乙肝免疫球蛋白100U在出生后24 h内进行注射,完成3次乙肝疫苗接种,根据《预防接种程序》中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程序。③提供科学的婴儿喂养指导,实施规范母婴阻断后可母乳喂养[6]。

随访管理,对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随访管理及关怀支持。首先,高危专管人员每个月至少1次对其进行随访管理,随访定期复查肝功能的情况及肝脏功能评估情况,提供科学的婴儿喂养咨询与指导。在完成第3次的乙肝疫苗接种后1~6个月,即儿童7个月龄~1周岁,检测乙肝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对免疫效果进行判断。其次,妇幼保健机构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负责将优质、规范的孕产期保健服务和儿童保健服务提供给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最后,与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及其他相关机构组织沟通,使各机构能够结合本机构服务的特点和能力,为乙肝感染孕产妇及其家庭提供咨询指导、心理支持、母婴阻断、综合关怀及转介服务等医疗保健综合服务。

结果

本院通过对乙肝感染孕产妇实施系统的围产期保健,包括加强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等服务,将乙肝感染的孕妇在孕期均纳入高危管理,随访直至产后。围产期保健措施实施后,189例乙肝感染孕产妇共分娩新生儿190例,190例新生儿均按规范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其中失访30例,后期拒绝检测36例,新生儿随访至12个月龄124例,经检测均未感染乙肝。

讨论

为进一步规范乙肝母婴传播工作,使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措施能够得到全面落实,最大限度地实现减少因母婴传播造成的儿童感染,本次研究总结了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孕产妇的围产期管理措施,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为避免乙肝病毒感染新生儿,需加强对乙肝病毒感染孕产妇的围产期管理,包括实施围产期系统管理策略等。本次研究通过加强孕产妇围产期系统管理及对乙肝感染孕产妇实施围产期保健,包括加强预防乙肝母婴传播,将乙肝感染的孕妇在孕期均列入高危管理,每个月至少1次对其进行随访管理直至产后等围产期保健措施实施后,189例乙肝感染产妇共分娩新生儿190例,190例新生儿均接种,孕产妇随访至结束124例,其中失访30例,后期拒绝检测36例。说明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孕产妇实施系统、科学的围产期管理,通过一系列管理策略,有助于提高新生儿乙肝病毒感染接種率,预防母婴传播。

综上所述,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孕产妇实施围产期管理,降低了乙肝病毒母婴传播风险,保证了母婴健康。临床在实践应用过程中,还需不断完善管理策略,进一步提高对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孕产妇的管理效果,以更好地阻断乙肝病毒传染病的传播。

参考文献

[1]王山丹.乙型病毒性肝炎孕妇孕期心理分析与护理干预[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4):131-132.

[2]沙丽霞,吕宜民.孕妇合并乙肝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6):3315.

[3]张培,王立峰,陈素霞,等.乙肝病毒感染孕妇不同孕期情绪状况分析[J]河北医药,2015,37(5):715-716.

[4] Tian Hongwei,Zhang Kun,Dong Jiawei,et al.Role of health education hased on IKAPtheory on blocking mother to childtransmiss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in middleand late pregnancy [J].Chinese medicaljournal,2017.14(24):126-129.

[5]杨宏伟,王玮,高荷,等.乙型肝炎母婴阻断措施与护理干预[J]河北医药,2015,37(18):2857-2859.

[6]解佩仪.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孕期抗病毒宫内阻断患者的护理管理探究[J].心理医生,2016,22(12):151-152.

猜你喜欢
感染乙肝病毒孕产妇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胡蝶飞:面对乙肝病毒,乙肝感染育龄期女性该怎么做?
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
选择一线抗乙肝病毒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骨三相显像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松动与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降钙素原在外科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