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燕,郑 勇,陈卫刚,李秋晨,张海桢,田书信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新疆 石河子 832000
胃癌是来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及生活质量[1-3]。胃癌根据其胃壁浸润程度可分为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 EGC)和进展期胃癌(advanced gastric cancer, AGC),EGC预后好,其5年存活率超过90%[3-4]。由于EGC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大众普遍缺乏健康体检意识,发展到中晚期胃癌有典型临床症状为时已晚,即使接受了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其5年生存率仍<30%[4]。因此,加强对EGC的认识、提高其检出率意义重大。
胃黄色瘤(gastric xanthelasma, GX),又称胃黄斑瘤(或脂质岛),由Endo于1910年首次报道,国内于1977年首次报道,从欧洲至我国,其发生率为0.018%~0.8%[5-7]。GX作为一种良性瘤而被认为几乎无临床意义,但有研究表明,GX是在胃黏膜萎缩及肠化的基础上发生的[8-10],而胃黏膜的萎缩及肠化是胃癌的癌前病变,故在胃镜检查中发现胃黏膜萎缩,应精查是否有GX的存在。日本学者SEKIKAWA等[11-12]研究发现,在GX周边发现了EGC,GX可能成为EGC出现的一个警告信号。对于EGC伴GX的临床意义,国内目前报道不多。本研究纳入EGC是否合并GX患者,研究其年龄、性别、胃黏膜萎缩程度、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情况及EGC伴GX在胃部的分布情况,探讨EGC伴GX的临床意义,期望提高EGC的检出率。
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月至2017年6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兵团消化内镜中心初次行胃镜检查(排除胃、食管、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及术后放化疗者)的非癌患者共51 780例,其中GX 528例;近8年中在我院内镜中心初次行胃镜检查并经病理诊断为EGC者共179例。在179例EGC患者中,GX 49例,男126例,女53例;年龄(63±11.1)岁(40~48岁);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52例,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52例,重度慢性萎缩性胃炎48例,无萎缩27例;H.pylori阳性114例,H.pylori阴性65例。
1.2方法统计我院近8年中GX在EGC、非癌患者中的比率。纳入的179例EGC患者分为伴GX组和不伴GX组,统计每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胃黏膜萎缩程度、H.pylori感染情况,同时统计EGC合并GX在胃部的分布情况。EGC的诊断标准[13]:癌组织仅局限于胃黏膜层或黏膜下层,不论有无淋巴结转移。胃黏膜萎缩程度、H.pylori感染诊断标准:根据《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14]中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诊断标准、H.pylori感染诊断标准。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类变量以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其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再进一步行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GX在EGC及非癌中所占的比率GX在EGC患者中所占的比率大于在非癌患者中所占的比率(P<0.05)(见表1)
表1 胃黄色瘤在EGC、非癌患者中的比率 Tab 1 The ratio of gastric xanthelasma in early gastric cancer and non-cancer 比例/%
2.2EGC伴GX、EGC不伴GX患者的一般情况EGC伴GX的发生与患者性别、H.pylori感染、胃黏膜萎缩程度有显著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是EGC合并GX的独立危险因素(OR=2.367,95%CI:1.2286~1.3636,P=0.042)(见表2)。
2.3EGC、GX是否发生在同一区域情况EGC、GX出现在同一区域的比率大于两者不在同一区域的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EGC伴或不伴GX患者的一般临床特点Tab 2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EGC combined with GX and non-combined with GX 比例/%
表3 EGC、GX发生在同一区域的情况Tabl 3 The description of EGC、GX in the same area of stomach
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占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42.6%和45.0%[3,15],而绝大多数EGC患者可以通过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达到根治。电子胃镜检查是EGC检出的重要技术之一,但在我国EGC的检出率相对于日本、韩国等国家较低,因此提高内镜下EGC的识别能力[16],是提高其检出率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本研究中,GX在EGC中出现的比率(27.4%)大于在非癌患者中出现的比率(1.0%),说明GX的出现与EGC的发生显著相关,与SEKIKAWA等[11-12]的研究一致。本研究结果显示:EGC伴GX的发生与性别、H.pylori感染有关,EGC伴GX患者中男性比例显著高于不伴GX患者,H.pylori阳性者也显著高于EGC不伴GX患者。然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是EGC伴GX的独立危险因素。EGC伴GX与H.pylori感染无明显相关性,这可能与EGC不伴GX中H.pylori阳性比例较高有关。虽然两组在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根据两组年龄的构成比可以看出,无论EGC是否合并GX,年龄≥65岁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年龄<65岁的患者。
萎缩性胃炎作为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被普遍接受[17]。在本研究中,EGC伴GX患者的胃黏膜轻度萎缩比例高于EGC不伴GX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胃癌是在萎缩、肠化、瘤变等基础上发生、发展的,重度萎缩性胃炎较轻度萎缩性胃炎发生癌变的风险更高,而在本研究中,胃黏膜的轻度萎缩在EGC伴GX中多见,考虑与EGC的胃黏膜病变较轻有关。同时,本研究是一个病例数量较少的单中心研究,此后需大样本研究进一步加以论证。
在本研究的179例EGC患者中,发生在胃窦部115例,胃体部33例,贲门部31例,这说明EGC发生在胃窦部的比例高,这与任柯等[18]研究相一致。在本研究的49例EGC伴GX患者中,EGC与GX在同一区域的患者为27例(55.1%),其中同在胃窦部17例,同在胃体部10例。EGC伴GX在胃窦部、胃体部、贲门部的存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个部位间两两比较,EGC伴GX在胃体部的发生率高于胃窦部、贲门部,两者同在胃窦部的发生率高于同在贲门部的发生率。EGC伴GX出现在同一区域的比例高于不在同一区域,由此可见GX的周边可能易发生EGC。目前关于EGC与GX之间的具体距离,国内外暂无相关报道。在SEKIKAWA等[11-12]的研究中,在胃体大弯处见GX,在胃窦大弯处见EGC,认为在内镜检查中,EGC和GX是在同一区域、同一视野下出现的,在GX的周边发现了EGC。此结果进一步提示内镜医师在胃镜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了GX,需提高警惕,一定要精查其周边的胃黏膜,可能在其周边会出现EGC。若在GX周边未发现EGC,也应该嘱患者定期随诊,密切监测,可以把GX作为EGC出现的一个危险信号,期望提高EGC的检出率。然而,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是一个单中心机构的回顾性研究,病例数量相对较少,患者可能会受到饮食结构、地域来源等影响;此外,如果测量了GX与EGC的具体距离,可能会为日后的内镜检查工作带来便捷,因此需要多中心机构的前瞻性研究来进一步来阐明。
综上所述,本研究探讨了EGC伴和不伴GX患者的年龄、性别、胃黏膜萎缩程度、H.pylori感染这些一般临床特点,结果显示,EGC伴GX与性别、胃黏膜萎缩、H.pylori感染有关。与此同时,本研究也表明在GX的周边易发生EGC,GX也许是监测EGC发生的一个有效标志,可以给临床医师提供一个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