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克
(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初级中学,江苏 常州)
在我国传统教育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单调乏味的课堂教学,极大地丰富了课堂内容,为教师提供了更加方便的教学途径,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因此,如何更好地将信息技术与初一数学课堂结合在一起,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笔者以多年课堂教学经验为基础,分析信息技术与初一数学课堂如何进行完美结合。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数学课上基本是老师讲、学生听,自律的学生能坚持认真听讲,而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容易走神,日积月累,就会觉得跟不上老师上课的节奏,最终导致成绩分化严重,从根本上违背了我国数学教育的目的。“微课”不再沿袭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师生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积极探索是整个课堂的核心,老师则扮演着引路人的角色。学生在课下通过网络或者微视频学习知识,微视频一般是十分钟左右,学生可以通过暂停、快进等按钮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即使有时候走神了,或者一遍没看懂,也可以通过回放再次观看,课堂时间用来自由提问,自主探究,内化所学知识。
但对一些年龄较大的老师来说,学习一门新的技术确实存在一定难度,因而他们总是把微视频会分散学生注意力作为借口,继续着自己的老式教育模式。然而这种方式大大地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了学习效率,学生对于重点知识往往是机械地死记硬背,很少进行理解内化,成绩总是不理想,长此以往,循环往复,便会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其实老师不妨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模式,比如“微课”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更加活跃地参与课堂互动,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达到了超乎预期的效果。
首先,老师应该提前录制供学生课下观看的微视频,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的学科,在特定的场景下往往能得到更好的效果,因此老师可以引入一些与课程相关的小故事。比如在讲解数轴中的“+”“-”时,可以类比商业买卖中的盈利与亏损。在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时,可以将其放在具体场景中:
建筑公路时,起重机下落的速度是0.9cm/s,人跑开的速度是5m/s,为了工人在起重机落地前能跑到100m以外的安全地区,起重机臂至少需要多长?
解:设起重机臂x cm
这样便可以巧妙地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录制过程中,视频依旧可以以PPT为主,同时通过话筒来录制音频,学生基本都是青少年,注意力非常容易转移,因而在设计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到学生的这一特点,尽量将视频压缩在10分钟左右,让学生在精力集中的时候观看完整个视频。除此之外,老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视频内容制定一些小练习,这些练习要做到适量,难度也应当、适中,尽可能少设计对学生很难解决的问题,当然也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让学生在解答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其次,最重要的还是学生独立观看微视频并进行思考,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空闲时间,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一些微调,最好选择注意力较为集中的时间段,比如,有些同学喜欢早上进行思考,而有些同学也可以选择在早上观看这个微视频。观看的同时要做好笔记,明确标出哪些是已经完全掌握的,哪些是不太会的,哪些是似懂非懂的,对于没有掌握的知识需要进行再次观看,从而构建出自己的知识框架,将知识内化吸收。在理解视频所讲以后,学生就可以开始完成老师留下的练习,对没有掌握的地方再次进行标记,以便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听讲。班委可以创建一个供师生互动的平台,比如QQ群,在看完视频、做完练习后,每个同学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疑惑,这时大家可以在群里进行互动交流。老师也应当时刻关注群内动态,了解同学们的困惑,针对一些简单的问题,老师可以在群里为大家统一解答。总之,课前准备工作的主要作用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课前预习环节学生和老师都已经明确了课堂需要解决的问题,课堂上老师应把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的思想得到充分解放,把各自的问题提出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随后各小组将自己的成果在班内进行展示,分享彼此的探究成果,将课堂知识真正内化吸收,构建自己的学习模式。
“微课”这种模式对于初一数学的教授与学习是卓有成效的,极大地弥补了传统初中数学教学的弊端,对数学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着显著的影响。课程的讲授角色不再由老师承担,要求学生在课下提前观看微视频,课堂则是老师与学生共同解决课下问题的场所。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增多,课堂上留给老师与学生互动的时间也会相应增加,学生可以亲自动手,这样的教学就会更有针对性。国家对高科技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由此可见,“微课”在我国初一数学教学中是相当必要的,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逻辑能力,而且对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发挥着一定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