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杨林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到了决胜阶段,脱贫攻坚战取得了一定“战绩”。但有的地方为完成任务,做出了很多让人又气又恨的不实之举。被脱贫、数字脱贫、虚报贫困户材料、骗取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等……长此以往,不仅影响扶贫工作的成效,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更大大降低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脱贫攻坚不是空对空的数字换算游戏。一味应付“上级检查”,不做实事,把精力放在“算账”上,除了纸上的光鲜,能取得丝毫实效吗?把心思放在数据造假、虚构政绩上,即便糊弄过一时,最终又拿什么来交账呢?脱贫成效不能只看数字,关键要看困难群众生活水平是不是真提高了,最终取决于百姓对脱贫成果点不点头、满不满意。在严格的考核评估、督查巡查制度下,弄虚作假、炮制成绩,不是高明,而是愚蠢;不是“会来事”,而是“会出事”。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毫不客气地说,一些地方出现的虚报脱贫数据问题,是一种严重的腐败问题。脱贫攻坚是举国上下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奋进的一项伟大工程,而不是华而不实、无中生有的面子工程,尤其是在当前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和冲刺阶段,各地各部门绝不能空喊口号、好大喜功、胸中无数、“剑走偏锋”,以虚假手段欺上瞒下、谎报政绩,而应该自始至终坚持有效的脱贫验收标尺和有力的监督检查手段,切实提高脱贫质量,坚决防止“被脱贫”“假脱贫”“数字脱贫”。
“出发点”一旦错了,“落脚点”就会跟着出错。虚报脱贫数据问题的根子是政绩观错乱,如若没有摆正脱贫攻坚要“以人民为中心”的位置,最终不仅会影响脱贫攻坚大局,还会苦了百姓、伤了民心、丢了民意。因此,对虚报脱贫数据问题,有关部门必须加大惩戒问责力度,真刀真枪问责,坚持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不断释放执纪必严的信号,确保脱贫攻坚扎实有力纵深推进,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