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龙富
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17年10月24日,党的十九大通过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在这一思想中,包涵了党的建设的新要求、新观点、新论断。这些重要论述是新时期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的重要指导理论。通览习近平党的建设思想论述,其中蕴含鲜明的辩证法思维。探讨习近平党的建设思想论述中的辩证法,对于学习领会习近平的党建思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纯洁性建设,以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习近平党的建设思想论述始终贯穿着“永不动摇理想信念”这根红线。习近平多次告诫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2011年11月17日,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①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论述中,习近平把“理想信念”比作人体重要的元素——“钙”,认为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这一见解,针砭时弊,切中要害,指明了理想信念动摇、迷茫和缺失的严重危害。现实生活中,个别党员干部也正是由于精神上缺“钙”而患上了“软骨病”。这也就意味着党在面对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时,又增加了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风险、危险。因此,补足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让党“身强体健”,是当前党的建设最重要、最紧迫、最艰巨的一项任务。为此,习近平开出了治“软骨病”的“药方子”,即“坚定理想信念的根本在于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的问题”。
把好了“总开关”,坚定了理想信念,也就有了安身立命的“主心骨”,有了修身立业的“压舱石”。但是,思想问题解决了,并不代表行为问题也随之解决。因为思想与行动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一方面,两者互相渗透、互相依存、互为条件;另一方面,两者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没有无思想的行动,也没有无行动的思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同时行动是思想的检验。有的行动与思想相符,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有的行动与思想不符,是心口不一、表里不一。而且,行动必然反过来影响思想,产生新想法、新行动。所以,习近平又特别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要始终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要自觉经常同党中央“对表”,校准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当前,有的领导干部或党员,跟党装两面人、耍两面派:一面大谈纪律规矩,一面暗里为非作歹;一面轻车简从做调研,一面穷奢极欲无顾忌;一面严责身边工作人员,一面骄纵亲属子女。诸如此类的“台上一套、台下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嘴上一套、心里一套”,其实失去了一名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品质。古人云“贪人廉,淫人洁,佞人直”,意思是越是贪婪的人越伪装清廉,越是荒淫的人越伪装纯洁,越是奸诈的人越伪装正直。而思想与行动的分离,最终导致的是东窗事发、原形败露。那么,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不应该挂在嘴上、放在心上,而要在工作与生活中落地、落实。这也是习近平高度重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高度重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高度强调“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原因所在。
行不率则众不从,身不先则众不信。古今中外的历史教训一再表明,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可怕的滑坡,理想信念丧失是最悲痛的丧失。当前,党员干部务必要从思想深处解决好理想信念问题,“固思想之元,守为政之本”。同时,每个党员干部都应当讲操守、重品行,时时处处察实际、说实话、务实事、求实效,创造出实实在在的贡献和成绩。
众所周知,政党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有着深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反映到社会群体上即是政党的阶级基础与政党的群众基础。两者是政党得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力量。前者决定了政党的阶级性,决定着政党的宗旨、纲领、理论、目标等;后者决定着政党在社会其他阶级、阶层、群体的联系和影响范围。两者各有特性、功能和意义,在量与质上也有明显区别,彼此是不可取代,又辨证统一的关系。在谈到党的阶级基础时,习近平强调:“我国工人阶级是我们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那种无视我国工人阶级成长进步的观点,那种无视我国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的观点,那种以为科技进步条件下工人阶级越来越无足轻重的观点,都是错误的、有害的。不论时代怎样变迁,不论社会怎样变化,我们党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都不能忘记、不能淡化,我国工人阶级地位和作用都不容动摇、不容忽视。”①习近平.工人阶级地位不容动摇[N].京华时报,2015-04-29.在谈到党的群众基础时,习近平反复强调“人民是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习近平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只有始终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②郭亚丁,等.全面从严治党:学习习近平党的建设思想论述[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5:18.习近平关于党的阶级基础与党的群众基础的论述,旗帜鲜明,道理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最鲜活的辩证法。
一方面,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必须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历史表明,任何政党的产生都需要特定的阶级基础,其存在和发展也必须依赖强大的阶级基础。而且,一个政党的前景与命运,能否长久地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与其阶级基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党必须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始终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这一指导思想被抛弃,党的宗旨、党的纲领、党的目标、党的组织原则等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偏离轨道。
另一方面,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必须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党的群众基础对于党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取得的所有成绩都依赖于人民群众的共同奋斗。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领域、精神生活领域、政治生活领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党长期奋斗实践的经验总结。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之所以领导全党全国深入开展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因为深刻认识到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当前,党和国家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而群众路线是实现中国梦,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思想基础、力量源泉和方法保障。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只有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才能密切党与社会阶层、群体的联系、沟通,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号召力、凝聚力,也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巩固和保持党领导地位、执政地位。
总之,党的阶级基础与党的群众基础,都是党不可或缺的社会基础,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离开阶级基础,谈不上群众基础,因为阶级基础是党的最基本的群众,是带领和影响其他群众的骨干力量;离开群众基础,也会削弱甚至丧失阶级基础,因为工人阶级的事业与广大劳动群众的事业是休戚与共的,离开广大劳动群众,工人阶级就会陷入孤立。”③姜汉斌.正确认识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N].人民日报,2001-10-17.新的历史时期,虽然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显著变化,但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党必须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始终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同时,工人阶级也必须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先进性,发挥先进作用,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而党在带领全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过程中,还必须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扩大群众基础,要“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哪怕‘黑云压城城欲摧’,‘我自岿然不动’,安如泰山、坚如磐石”①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368.。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明确指出:“从严治党,要做到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使加强制度治党的过程成为加强思想建党的过程,也要使加强思想建党的过程成为加强制度治党的过程。”②郭亚丁,等.全面从严治党:学习习近平党的建设思想论述[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5:39.习近平这一论述深刻阐述了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之间的辩证关系,深刻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规律,也是新时期管党治党的重要方略。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更好地把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结合起来,全面持续推进党的建设工程,具有很强的现实性、针对性。
思想建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加强党建的一个重要原则。党的历史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十分重视思想建党。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同样高度重视思想建党这一武器。早在2008年,习近平就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党在思想理论上的提高,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206.之所以突出思想建党的重要地位,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理论方面,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高全党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要性的认识,巩固和发展党和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才能在多元、多样、多变的复杂形势中,抵制国内外错误思想、思潮的侵袭,才能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主导权,才能更好地经受住“四种考验”,更好地战胜“四种危险”,做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并为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二是实践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党所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所承担的任务更加艰巨。越是在这种时期,越要绷紧思想教育这根线,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而更好地促进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制度治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天然属性、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更为强调制度治党这一管党治党的重要方略。习近平强调,要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要坚持制度面前没有特权,执行制度没有例外,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制度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当前,党内的制度,有的过于原则没有细化,系统性、协调性、配套性不够;有的方面制度过多,把握起来缺少重心、方向;有的制度与制度之间不够吻合,存在矛盾和冲突;制度执行方面也存在问题,许多好的制度没有立说立行,严格执行。而制度说在嘴上、挂在墙上、写在纸上,成为摆设的“稻草人”,就会让制度患上“肠梗阻”,甚至让制度成为“植物人”。因此,习近平特别要求,要扎密制度的笼子,要抓具体制度的建设,要不断增强制度执行的刚性,真正体现制度的价值、延续制度的生命。
习近平关于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关系论述表明,两者都是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经验,是经历史检验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管党治党方略。现实中,两者各有侧重,一柔一刚。思想建党注重的是共同理想、意识形态上的一致;制度治党注重的是全党的行为规范有法可依、有规可依。“如果只注重思想建党,只注重思想理论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不发挥制度的刚性约束作用,党的建设就失去了制度保障,就不可能持续、持久;如果只注重制度治党,忽视思想教育,即使再好的制度也无法得到大家的认同,制度意识和制度自觉无法形成,制度执行力就会大打折扣,从严治党也就成了空话。”①方涛.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紧密结合[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5(1).因此,既要充分发挥思想建党的教育、引领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制度治党的约束、规范作用。两者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形成强大的管党、治党的合力,为推进党的各项事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和制度保障。
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的关系问题,关乎党在法治中国的建设地位,关乎法治国家建构的合理路径,实际上也是法治与政党的关系问题。对于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习近平强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②郭亚丁,等.全面从严治党:学习习近平党的建设思想论述[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5:5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必须加强党对法治工作的组织领导”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217.,“我们研究依规治党这一重大课题,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实行纪法分开,修订廉洁自律准则、党纪处分条例、巡视工作条例等党内重要法规,制定党委(党组)落实从严治党责任的意见”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359.,“要完善党内法规制定体制机制,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⑤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49.。这一系列论述,有助于我们厘清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的关系,认识党在法治中国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实现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的对接。
政党和法治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政党法治化是政治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趋势。建设法治型政党,也是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作为现代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其制度化、法治化是提高党的领导能力、执政水平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看,执政党成为法治型政党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角度看,执政党成为法治型政党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而法治型政党,就是运用法治的理念、思维和方式、方法治国治党的政党,即执政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依法治国),同时依据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管党治党(依规治党)。就内容而言,包括党的政治领导的法治化,党的组织领导的法治化,党的思想领导的法治化,以及党的治理的法制化。所以,在党的政治领导方面,要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全体党员,要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用权、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等;在党的组织领导方面,要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的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干部、工作人员,而不是由个人意志、人情关系等左右;在党的思想领导方面,要善于将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兼容并蓄型政党,既是大众代表型,又是精英领导型,还是使命型政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又有强有力的大众动员能力;既有利益整合的能力,又有政策转化能力。”⑥王若磊.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的关系[J].法学研究,2016(6).因此,党的执政就是党的代表“在合法地进入和掌控国家权力机构的前提下,以国家代表的名义行使国家权力,贯彻党的治国主张,处理全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谋求和实现全国人民的利益的活动”①王若磊.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的关系[J].法学研究,2016(6).。依法治国并不动摇、削弱党的领导权威和执政地位;在党的治理方面,要严明党规党纪,维护党的权威,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而且党规党纪要严于国家法律法规。党员干部不仅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还要按照党规党纪,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党规党纪在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财经纪律、生活纪律等方面,对党员干部有着比国家法律法规更细致、更严格的规定,是党员干部的另一条“高压线”,不可触碰,必须严守。
可见,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不是一组对立的概念。相反,具有相互借鉴、并行不悖、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内在必然联系。作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在治国过程中,从法制到法治,从依法治国到建设法治中国;在治党过程中,从依法行政到依法执政,从依法执政到依宪执政;在治党治国中,从依法治国到依规治党,到依法治党和依规治党相依而行”②黄越,徐澄.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法治型政党的生成[J].青海社会科学,2016(3).。这也说明:依法治国的引领和保障是依规治党,依规治党的基础和依托是依法治国。处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当跳出“法大于党”和“党大于法”的思维陷阱,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把握两者的一致性和结合点;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战略思维上,把握两者的互动性和结合点;从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立场上,把握两者的出发点、落脚点的同一性和结合点;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法治体系上,把握两者的联动递进性和结合点;从有序推进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的工作方式上,把握两者程序规范规则透明的共同性和结合点。总之,“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③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在推进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过程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进而形成“国家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制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保障的格局”。
从严治党是党一贯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部署。围绕“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发表了大量讲话,如“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两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④习近平.在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09.,“从严治党要把继承和改革创新结合起来、制度制定目标和狠抓落实结合起来、分类指导和统筹协调结合起来、典型引导和全面提高结合起来、当前工作和长治长效结合起来,增强系统、性预见、创造性实效性”⑤习近平.培育发展动力 激发社会活力 凝聚社会合力[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11-03.,“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⑥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388.,“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需要经历一个砥砺淬炼的过程。要严字当头、实字托底,步步深入、善做善成。要坚持治标不松软,不断以治标促进治本,既猛药去疴、重典治乱,也正心修身、涵养文化,守住为政之本”⑦郭亚丁,等.全面从严治党:学习习近平党的建设思想论述[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5:2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打铁必须自身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习近平的一系列关于从严治党的论述,是党对党建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丰富发展,也是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适时把握。同时,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是坚持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迫切需要,是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政治保证。
然而,随着全面治党的深入,社会上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有论者不愿承认党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领导作用;有观点认为“腐败是经济繁荣的润滑剂”,更有甚者将当中国当前的经济下行归咎于管党、治党从严、过严。诸如此类的议论,毫无疑问对中国经济运行规律的错误判断,而且会干扰、阻碍全面从严治党的持续与深入。回顾党的历史可以知道,党以完成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历史任务为己任,不到一百年的时间了集中精力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结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强调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有力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既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充分证实了党的执政能量和领导水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所说:“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扎根中国大地、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②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党建,2016(7).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产业转型升级问题,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利益分化固化问题,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等,都是党和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长久的、巨大的系统工程和宏伟蓝图,无论是道路的探索,还是理论的创新,抑或制度的建设,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需要协调各个方面的利益,需要化解层出不穷的矛盾,需要应对瞬息万变的形势,需要规避或大或小的风险,一切有依赖于党的领导。”③彭龙富.新时期全面从严治党的当代意义与路径选择[J].实事求是,2016(2).
全面从严治党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党的自我完善、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党的战略定力和发展耐力,党应对重大挑战、克服重大阻力、抵御重大风险的能力都会相应增强、增实。实践也表明,全面从严治党,有利于发挥政府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和厚植发展优势;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保障激活经济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机制的形成;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一言以蔽之,从严治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政治基础。经济发展越深入,从严治党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