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玉琴 刘海燕 李亚云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基础工程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高校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是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成就自我,实现自我,成为祖国栋梁之材。分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并进行思考,引导高校师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从教师做起;培养内容足够清晰,注重人本理论,在“中国梦”契机下开拓新思路、新方法。
关键词:思想政治 教育 实践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9-0027-02
众所周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培养青年学生的重要任务,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艰巨的任务。一直以来我国高校都按部就班地开展思政理论课,始终未变,而近年来时代的转变、网络的盛行、市场的转型等问题导致单纯的理论课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困惑与问题。比如针对学生的生命问题没有开设专门的板块,即使课程涉及也是聊聊几笔,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是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成就自我,实现自我,成为祖国栋梁之材。
一、浅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1)关于大学生应运而生的时代问题。科技迅猛发展,当代大学生身处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网络改变着学生的生活方式及思想,他们甚至认为网络是万能的,对高校的一些课程甚至专业课都不予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师整体权威性滑坡。网络的天空容纳万物就看学生如何选择,正确使用将辅助学生进步,反之,将影响学生今后人生,如没有正确引导疏通,大学生活将成为泡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跟上,不能及时对大学生进行引导,会对学生影响深远。
(2)关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教师存在的问题。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逐渐依赖于辅导员,一般都是由辅导员来做,但这里面存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高校在招聘辅导员时对年龄、资质等方面要求略为简单,许多高校的要求是应届毕业生以上即可,那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应届毕业生没有专业的经验。目前高校工作及问题越来越多,因收入少,风险大,心理压力超负荷,辅导员成为一个不被看好的岗位。高校生存靠的是学生,而辅导员是学生的“保姆”,学校的所有关于学生的事情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由辅导员监管,可以说辅导员工作千头万绪,既是职业规划人,又是就业指导师,还是心理专家,更是思政教育者,有时还充当保卫,充当大侠,充当妈妈,充当多面人。而每个领域都是一个专业方向,辅导员的工作要上传下达,横到边竖到底,不留死角。
二、理论课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思考
(1)引导高校师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社会实践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外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切实增强大学生实践活动效力,提升大学生改造客观与主观世界的能力,并培养个人素质与品性。其次,完善知识结构也是必不可少的,针对就业制度的改革,能引导大学生更早地对未来有所认知并制定规划;而针对人才市场对实践性人才的需求,则可引导师生认清形势,完善自我,在未来的道路上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提高处理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的能力。
(2)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包括以培育大学生在内的各类青年创新创业人才,此契机民心所向,可巧妙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起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功效。
(3)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从教师做起。南方北方高校教育实践环节有很大差异,南方市场较为发达,相对机会较多,南方很多专业教师团队为创业引领人带来自己的学生,将学习、实践内容与市场紧密衔接,既强制性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同时提高了学生的专业使用能力。而北方高校相对比较保守,理论与实践划分较为明确,理论环节教师只负责授课,实践环节学校与固定机构常年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模式比较固定,形势比较单一,故开辟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从教师做起,教师不单单自身从思想上扭转观念,潜移默化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融入课下,融入第二课堂,重要的是教师利用自己的优势成为带头人,成为学生的导航,带领学生将课堂、师生、市场紧密结合,某种意义上调动了师生积极性,为高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可考证的依据。
(4)培养内容足够清晰。新媒体的出现,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随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应正确扮演新媒体时代下“主人翁”的角色,从健全新媒体教育工作机制、形成“线上”与“线下”密切配合的机制来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者管理新媒体的水平。学生资源非常丰富,作为高校教师应将新媒体融入自己的工作中,借其力量与学生对接,同时更好地服务自己的工作。 (下转第26页)(上接第27页)
(5)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中国梦”的系列论述引起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与强烈共鸣,教育部等部门通过组织“我的中国梦”等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取得了关于思政教育的诸多实质性效果。将“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项工程,可以通过新媒体、教学口、学生口、团口的作用,在专业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及课外实践中进行灌输,多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6)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我国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相对比较薄弱。要将思想意识形态新思想、新理念深入人心,精简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增加定期思想政治理论沙龙,将TT授课模式引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思想政治理论课增加课堂实践环节,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校园各个角落,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市场各个角落,通过就业单位、上级部门给予支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师头脑,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家长头脑,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头脑,使得学生自我教育,同时教育他人。
(7)人本理论下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分析。在现阶段中,加强人本思想下的高校思政工作创新研究,有利于找到教学管理效率的新途径,进而实现人性化的教学管理模式。通过加强对人本思想的推广与宣传,有利于使教师的思想觉悟得到提高,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以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一线的一名思政教育工作者,笔者深切感受到肩上的压力和使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深入研究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关注社会的变化,引导青年大学生努力拼搏、锲而不舍,找准问题的根源,采取有力的措施,坚持实干兴邦,不断为人民造福,实现“中国梦”。
参考文献:
[1]许广永.我国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不足及改进建议[J].科技创业,2015(8):12-16.
[2]王建利,华玉武.“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与路径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3):39.
[3]陳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问题初探[J].品牌,2015(3):219.
责任编辑:张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