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真
马上读高三的表妹暑假与小学同学聚餐回来后,兴奋地与我八卦。
什么小学最帅的男同学现在胖到谁都没认出来;一直很优秀的班长在重点高中的尖子班照样名列前茅;还有谁与谁曾经被全班传绯闻,这么多年感情一直很好,甚至约定了考上同一所大学就牵手,等等。
她说着说着突然话语一顿,渐渐收住笑,脸上有了不忍:“哎,这些都是好玩的,但我听说有个小学同学初中就退学了,现在也不知道在哪儿打工。”
她继续道:“小学那男生算是普遍意义上的‘坏学生吧。成绩不好,性格比较孤僻,也因为这个,当时的老师还有我们这些同学都不太喜欢他。后来他马马虎虎地上了个初中,在初中交了群狐朋狗友,玩心重,又没人管,就天天网吧里泡着。读书读不下去,自作主张退了学,和家里大吵一架后,就出门打工了。”
话毕,我和她都有些沉默。虽然不知道那个男生现在过得怎么样,未来过得好不好,但显然,他将来想要“过得好”会比我们这些按部就班、踏步努力的人要艰难得多。
既然有了带褒义的“别人家的孩子”,那么也会有“别人家的‘坏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成绩优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三好学生拿到手软,老师、同学交口称赞;那别人家的“坏”孩子兴许就是所谓的班级“吊车尾”,顽劣难管,捣蛋勋章挂满身,老师不喜、同学厌恶。
再按照大众普遍的思路推测:别人家的孩子会考上重点大学,在大学里继续展露风采,毕业后找一个好工作,开始更加崭新且开阔的人生;而那些别人家的“坏”孩子则像坐了一列只能不断向下俯冲的过山车,大学是道坎,大学毕业是道坎,找工作又是道坎,即使侥幸通过了,也大抵不过是平凡面孔中的一个。
这两种轨迹在长辈们的话中得到了无数次的验证,我们身边也不乏这种例子:优秀的人越来越优秀;相对的,那些刚开始就不出挑的,似乎越发的泯于常人;那些最初表现就不怎么样的,顺着大家的认知往那条越来越狭窄的道路去。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叫作“马太效应”。它指一种正反馈现象,即“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
表妹说的小学班长就是正反馈之下的受益者。他从小学习优异,老师同学喜爱,顺理成章得到许多诸如三好学生的荣誉,自然而然地拥有了更高的台阶,可以去追寻更多。那位辍学的同学则相反。
上面那番关于两人未来的推理既符合了科学论断,又应和了生活经验,但这推理过程粗暴直接,总让人觉得有些怪怪的。
怪不近人情的。
别人家的“坏”孩子也许不是“坏”,只是“好”得不甚明显,或者是还没开发出来。他们尚未走上正反馈的道路,就被父母的责骂、老师的漠视、同学的排斥给推远了。
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科学平静也冷漠地写下论断,生活温存却残酷地提供真相。
但这其中,总还是能做些人为的努力。
我们可以人为地去打破偏见和漠视,追求自己要的一切,一点一点、一步一步。我们也可以人为地去关心身边相对弱势后进的同学,包容他们、关爱他们,一起手牵手,一起大步向前走。
編辑/王语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