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促思 让地理课堂对话更精彩

2018-11-19 11:08王秀红
关键词:畜牧业欧洲情境

王秀红

摘 要: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自由平等的对话可以让我们的课堂彰显生命的旋律,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受认知、探究的快乐。但是受限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当前的课堂对话还离不开教师匠心独运的引导和启发。教师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围绕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并提出问题,能够起到以问促思的作用,由此让地理课堂的对话更精彩。

关键词:地理教学;课堂对话;以问促思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2-033-1

问题和对话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教学中,问题引领可以让课堂对话更加深入而精彩,学生的课堂融入度也将更高。本文从地理教学实际出发,探讨如何以问题来提升课堂对话的效率。

一、对话准备阶段:精心打磨问题设计

教师要立足课标要求,充分把握教材,紧贴学生“最近发展区”来设计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及新课标的相应要求,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问题一般可分为四类。一是记忆性问题。此类问题需要学生结合记忆来解答,对思维要求较低。比如,地球的平均半径是多少千米?二是理解性问题。这类问题需要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对地理现象进行阐述或解释。比如:我国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什么?三是分析性问题。此类问题需要学生对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比如,我国冬季气温南北温差大的原因是什么?四是评价性问题。此类问题需要学生结合所学对地理现象的影响和意义展开评价。比如:西气东输工程给我国东西部带来了哪些好处?

二、对话启动阶段:灵活创设问题情境

为了让学生有效融入课堂,在互动中激活思维获得启发,地理课堂大多以师生间的问答来组织对话。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让问题成为激发学生思考的有效方式。要实现上述目的,情境创设时应注意3个方面。

1.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具有层次性。凡是启而不发,大多是由于问题设计的没有梯度或是问题表述不清晰造成的,设计问题一定要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出发,由浅入深,设计不同类型的问题促进不同层次学生思维的发展。例如:七下《日本》一课,关于火山、地震的问题设计可这样:①著名的活火山—富士山在哪里?②日本的火山、地震分布在哪里?③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④火山、地震对人们生产、生活会产生哪些影响?⑤为了减少灾害所产生的影响,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⑥我国也是个多地震的国家,可以借鉴哪些方法?

2.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具有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的东西才能吸引学生,激发求知欲,积极思考。如在讲世界气候时,可引入《疯狂动物城》电影中关于气候类型的片段,帮助学生理解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的问题;讲农业时,引入西游记师徒四人取经归来的发展方向,解决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问题;讲地图的阅读,联系高德地图,帮助学生理解地图三要素的问题;讲海陆变迁时,可以利用《冰河世纪》中松鼠追松果造成大陆变化的片段引入大陆漂移说。

3.问题设计要有生活性。在设计问题时,要尽可能贯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基本理念,利用他们身边的话题,在立足客观实际的基础上,通过新颖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进行合理大胆的想象,建立实际与理论的结合。例如,在学习自然资源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谈谈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浪费自然资源的现象;我们可以做哪些事情来节约和保护资源。

三、对话推进阶段:有效解决问题

例如,七年级下册《欧洲西部》的重难点之一是欧洲西部的畜牧业成因及表现。在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几种欧洲西部的美食图片,有牛排、炖羊肉、火腿、奶酪,提问:这些美食所用的食材是什么?学生:肉类和奶类,提问:主要来自农业的哪一部门?学生:畜牧业。呈现三幅图,分别是欧洲西部农业分布图、欧洲西部地形图、欧洲西部气候图。提问:为什么欧洲西部的美食很美味?跟当地的哪些條件有关?激发学生的兴趣。读“欧洲西部农业分布图”,提问:欧洲西部的畜牧业分布在哪里?学生:西部沿海地区。读“欧洲西部地形图”,提问:畜牧业主要分布在哪种地形上?学生:平原。引导学生读“欧洲西部气候图”。提问:畜牧业分布的地区主要是哪种气候类型?学生:温带海洋性气候。提问:温带海洋性气候有什么特征?学生根据教材上伯明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在教师的引导下概括出:全年温暖湿润。提问:这种气候特征对牧草的品质有何影响?学生:牧草水分多。提问:当地人把牧草称为什么?学生:“绿色金子”。提问:欧洲西部的牧场面积很大,只有家里几个人经营,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播放小视频,让学生了解欧洲西部的自动化生产,从翻新土地、捆草、牧草收割、牧草运输到挤奶,整个过程都是机器自动化。视频虽短,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最后提问:我们南京的主食为什么不是肉类和奶类?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本地的地理特征,学生:南京不是以畜牧业为主,而是以种植业为主。

整个教学过程从创设情境开始,在教学过程中以课堂对话的形式为主,体现了问题设计的层次性、趣味性和生活性,教学效果还不错。

四、对话总结阶段:促进学生认知的升华

问题的解决绝不是问题的终结。区域地理的教学目标是“鼓励通过探究学习,初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在《欧洲西部》这一节中,理解欧洲西部传统的畜牧业和自然环境的关系是教学目标之一。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表述,让学生明白欧洲西部的畜牧业和当地的地形、气候有密切关系,而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决定了当地以牛羊肉和乳产品为主的饮食结构。而我们生活的南京地区,在本地气候和地形的影响下,我们的农业是以种植业为主,这也就决定了我们的饮食结构和欧洲西部的不同。通过两地的对比,让学生深刻理解一个地区的饮食结构归根到底是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猜你喜欢
畜牧业欧洲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发展低碳畜牧业的必要性及应对措施研究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青海: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达961个
对加强畜牧业发展的相关思考
第29届欧洲象棋锦标赛对局选评
欧洲面临42年来罕见动荡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