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观察

2018-11-19 11:04韩凤杰钟丽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28期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韩凤杰 钟丽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本院接收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临床所提供的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实验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方法,实验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對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观察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有效提高疗效,改善患者心绞痛病症,故极具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治疗有效率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28..01

冠心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心血管疾病,其病因由冠张动脉供血不足所致心肌缺血或者缺氧。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甚至极大提升死亡率[1]。在本文中,笔者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病例,以治疗方法的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实验组,分别40例,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提高患者的疗效[2]。如下将作相关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12月本院接收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临床所提供的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实验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40~68岁,平均年龄(48.0±1.6)岁;实验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2~71岁,平均年龄(49.0±2.5)岁。两组患者均被确诊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且各危险程度不一,并对于本次临床对比研究完全知情,并同意参与。经检验,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观察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法。口服阿司匹林,1次/d,100 mg/次;阿托伐他丁,1次/d,20 mg/次;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2次/d,12.5 mg/次。

(2)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3]。即在观察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服用中药汤剂。主要成分包括:生蒲黄9 g、五灵脂、红花各10 g、当归、三棱、益母草各15 g、皂角刺30 g。分早晚两次煎服。

1.3 疗效判定标准

围绕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进行判断。其中,治疗有效率分为显著、有效、无效三个层次。显著表示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下降85%以上,心电图显示ST-T恢复正常[4];有效表示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下降60%以上,心电图显示ST-T正接近正常;无效表示心绞痛发作次数下降次数在50%以

下,心电图显示无明显改善。治疗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相同的治疗周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统计分析,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0%,其中显著、有效、无效分别12例、18例、10例;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2.5%,其中显著、有效、无效分别16例、21例、3例。故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为中老年群体多发性疾病,长期服用常规西药会造成耐药性,对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负影响。中医理论认为该病属胸弊,由气滞血瘀所致,故治疗时通过中西医结合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5]。在本文中,选取本院接收的8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样本,以治疗方法的差异为依据将患者分组,即观察组与实验组。经相同的治疗周期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比较明显的临床疗效,在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方面效果理想,有助于推动治疗以及预后周期,具有高度的研究与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聂 谦,许 勇.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机制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3(5):1061-1066.

[2] 郜燕霞.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医药信息,2014(3):139-141.

[3] 符显昭,喻 嵘,成细华,等.基于稳定斑块思路的糖尿病冠心病中西医防治策略[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10):1257-1258.

[4] 张玉泉.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0):334-336.

[5] 徐 伟,王俊栋,邬俊峰,等.冠心病与炎症反应的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6):741-744.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冠心病效果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3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观察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
6号小儿哮喘临床治疗和儿童冬天呼吸道疾病预防初探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危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