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楠
2012年,宋壮壮和几位清华大学建筑系的校友一同在母校北京四中开设了一门选修课《我们聊建筑》。通过这门课程让更多高中生可以对建筑和城市有入门级的了解。课堂上他们指导学生用建筑学的手法制作了《四中攻略》手绘地图,现在成为了新生入学的礼物。
两年后建工出版社的一位编辑找到他们,于是就有了后来的《京城绘1.人来车往》,一本用信息图讲述北京的科普绘本。信息图是建筑设计师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分析项目的同时也可用来团队交流。
几年间,拥有建筑设计、城市设计专业背景的宋壮壮与校友李明扬一同将帝都绘的服务内容推向城市的各个角落。凭借多年的生活经验和专业储备,他们总能挖掘出帝都不一样的魅力点,并把这种对家乡的爱传递给更多热爱帝都生活的人们。新的视角、新的话题、新的手法,帝都绘创造了越来越多的城市科普图,孩子们可以探索,年轻人可以体验,老人们可以回忆。
每年的北京国际设计周上都会看到他們的身影,用帝都绘特有的方式讲述城市的故事。不忘过去,慎对未来,专注当下。进化中的城市总有不能错过的美丽,只要拥有发现的双眼,探索的精神和一腔不变的情怀,就能跟一座城相恋。
《设计》 帝都绘
《设计》:为何这两年“城市”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帝都绘: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问题经过日积月累在一瞬间爆发出来。居住问题、交通问题一直都有。政府又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比如封墙堵洞。这些都让大家更加热衷于去讨论城市相关的话题。自媒体中关于生活方式、泛设计的公众号也越来越多,也会涉及这个主题。还有一些大的平台,一席、一条,《梦想改造家》、《最美的房子》、《暖暖的新家》,各种电视媒体也在做相关类型的节目。因此大众传媒也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
另外和社会需求也有关系。老一辈人不太注重生活品质,消费观还停留在便宜为主。但80、90后生活水平提高,经济能力提升,开始有能力去享受物质生活。以前物质享受被视为罪恶的行为,现在被视为一种合理的行为,所有跟物质享受有关的事物,都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出来,尤其在2010年之后。在建筑兴起之前,以苹果为代表的工业设计已经开始了这种物质享受的风潮。
2016年北京出台了新的总体规划,“疏解”、“减量”是其中很重要的概念。这就释放了一个信号,北京作为首善之区,不必和其它城市一样去追求经济增长,而要注重城市品质的提升。所以营造一个更加和谐舒适的环境,无论对政府还是市民,都比追求经济增长更加重要。最近的很多政策都是以城市作为主要的作用点来发展北京的。奥运会以后,北京还没有经过整个城市跃升式的改造。现在算是积累了一些可以改造的内容。国家还设定了几个重要节点,2020年和2035年。第一个时间节点马上就要临近了,所以很多方面都要抓紧去做。因此我们可以感受到很多声势浩大、极具规模的城市变化。这种变化和生活品质的提高叠加在一起,就会让人们更加关注这方面的话题。
《设计》:话题的热度会持续多久?
帝都绘:只是现在社会的关注点在这里。在问题解决之前,大家会一直讨论这些话题。就算现在解决了,之后还会出现新的问题。像现在的老龄化、少子化,如果长久下去,很可能会演变出空城、鬼城的问题。自媒体的兴起也给大众更多发声的机会,所以和媒体的推进也有关系。
北京从80年代就开始出现交通拥堵,但这个问题一直没被解决,之后热度就降低了。现在这些长期没被解决的问题,热度又一次爆发。我们只是赶上了这一波话题的再度兴起。看我们有多少创新能力,可以把这件事一直持续下去。另外它的方向可能也会转变,但无论如何转变,应该都和我们有交集。
《设计》:发达国家经历过同样的问题,他们的做法我们可以借鉴吗?
帝都绘:完全借鉴不太可能,但在不同的尺度、维度方面是可以借鉴的,至少是可以参考的。比如,老龄化的问题可以参考日本,空气污染可以参考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城市的管理者和设计者不能直接原封不动的借鉴国外案例,要了解到问题背后的根源是有差异的。
《设计》: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两门学科有哪些异同?
帝都绘:在清华大学有一个传统,建筑专业和城市专业是绑在一起的,做建筑的时候肯定会考虑城市问题。哈佛大学的城市设计专业是很偏建筑的,比如很多城市设计的作业最终做出来的都是建筑设计,作为城市的巨构建筑如果是城市规划,跨度就比较大,偏政策性。城市规划可以理解为城市管理。学城市规划的人很多都不做设计,很多学生是学其它专业的,比如经济、环境、法律、新闻等等。国内也在慢慢往这个方向发展,这也符合城市规划的复杂性,而不仅停留在制图层面。城市规划分形态式的规划和非形态式的规划。城市设计是形态式的规划。城市设计可以理解为非建筑的外部空间设计,主要做的就是公共空间。建筑做完以后,剩下的负空间是城市设计师考虑的。城市设计最终是为了搭建起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的桥梁。不过,在不同语境下,“城市设计”也有不同的含义,刚才所说的更多是从建筑师角度讲的城市设计。
《设计》:在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领域,有哪些比较前研的趋势?
帝都绘:建筑的发展主要跟随两个主要方向,一个是科学技术,一个是艺术哲学。现在主要趋势就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城市领域也会做智能城市。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是发展相对滞后的行业,是特别典型的因为需求才产生的专业。所以只要有需求,学科就会存在,但不会有太多的引领性。
《设计》:介绍下帝都绘的主要工作?
帝都绘:我们主要围绕北京,做有关城市和建筑的信息可视化项目。我们认为任何信息都可以被可视化,这是我们的专业,如何把一个抽象的东西变成具象。我们自称信息图设计师。信息可视化是它的内核,展示的是北京城市和建筑某方面的内容,产出的成果是静态二维的图画,最终的媒介可以有很多种,比如绘本、公众号、地图、展览,但无论形式怎样,我们的目的是一致的,就是城市科普。即便是委托项目,我们也要履行这样的职责。比如2016年与京港地铁的一次合作,要告诉大家一条地铁是如何修成的。从最初的领导奠基,到最后面向公众开放,我们把整个过程用信息图的方式呈现出来。我们一般提供整包服务,提供完整的系统设计。从前期的咨询、策划,到最后的设计。比如现在做的《地下空间绘本》,客户只给了这个题目,剩下的所有工作都需要我们自己去做。大部分的工作是不盈利的,就是大家可以看到的公众号部分,但这些都是我们喜欢做的内容。
《设计》:选题有哪些倾向?
帝都绘:我们每周会开选题会,也会有委托的项目。选题可以很平常,但视角一定要独特。没有人做过或者很少有人做这样的事。因为我们的专业就是城市和建筑,所以这方面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成功率会高一些,会出一些有意思的点。
也会有其它方面的,比如吃、校服、儿童健康等。我们希望每次都做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一旦有了套路,就失去那种新鲜感。如果每期话题都不一样,读者也有所期待。
《設计》:一个项目的流程是怎样的?
帝都绘:大概分五步。第一步就是选题,选一个关键词。然后策划,把这个关键词变成—个独特的视角说出来。定了策划以后,下一步是资料收集,数据来源必须可靠,保证这件事是可以做成的。这三步都完成以后,选题基本成立。接下来是小样绘制,因为要画的内容比较多,又是分工合作,所以前期要把整体风格定下来。之后是批量生产,将小样延展做完其它部分。然后配文字、排版、审校,最后是发布。
《设计》:数据是从哪里获得的?
帝都绘:第一种是从网上来的。第二种是在网上找一些数据,我们去做整理。第三种是专门机构帮我们做数据的处理。第四种是线下调研采集。因为我们就生活在这个城市里,所以有些内容是靠我们的经验。我们做的东西肯定不会直接从网上找得到。
《设计》:是否可以保证数据的准确?
帝都绘:我们的内容并不是学术专著,而是科普文章,尽管如此,我们仍会谨慎地对待数据,最大程度保证其准确性,不过,我们不能保证所有的数据都是准确的,但我们都会标明数据来源,读者也可以根据数据来源来判断数据的可信度。
《设计》:如何看待目前北京这座城市的问题?
帝都绘:不同群体对城市认知很不一样。但我们觉得现在北京最大问题是城市不吸引人。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去国外的城市旅游,而不喜欢去国内的城市?这就是根本原因。有很多维度可以解释,比如城市效率,交通拥堵,办事程序复杂,城市不美,限制太多,不自由,等等。
我们喜欢从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城市中的每个人,大到管理者小到市民,都需要意识到这件事情,我们要让这座城市吸引人。帝都绘的目的也是让这座城市更吸引人。我们讨论的问题不是如何改造城市,而是对现有城市的科普。比如烂尾楼的旅游指南,这样就会让人觉得不一样。
观念转变是第一步。让每一个人都和这座城市产生一种关联,而不能说这座城市与我无关。如果这样的话,城市永远都不会变好,这是每个人的问题。在美国和欧洲学习、工作时,我们发现那里地很多人有这样的意识。他们关心自己城市的发展,有意愿也有渠道参与到公共事务中。
《设计》:帝都绘对这座城市及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有哪些帮助?
帝都绘:一是可以拿过来直接就用的实用性的东西,比如各种指南。二是我们会发现很多城市中的趣味点,希望读者们可以收到启发,从而去更好地体验北京。三则是起到某种桥梁作用。我们有时会跟政府合作,站在这个位置,一边是城市管理者,一边是城市的使用者。这双方经常会有互相不理解的状况发生。作为第三方组织,我们做科普的目的也是为了增进理解。看了我们的内容,双方可能都会觉得自己的疑问被解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