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工业设计协会曾经测算显示:在工业设计上每投入1美元,就可带来1500美元的收益。随着“创造力”给“制造业”带来的影响和变革,工业设计已成为企业的“第二核心竞争力”。
时至今日,亚洲早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体一,拥有极具消费潜力的市场,而旨在解决民众日常生活所面临的挑战的好设计,其角色日趋重要。但在被西方设计文化影响、价值体系评判多年之后,对于真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亚洲人来说,什么才是好设计?什么是“亚洲好设计”?亚洲设计师又如何才能做好设计,进而用亚洲文化去影响全球?
长久以来,亚洲各国设计圈的目光始终都是看向西方,未曾考虑过自身拥有的共同的文化根源。因此,所谓的“亚洲文化”,应是在强势的外来文化中,寻找到自己的文化价值与身份定位。在刚刚揭晓的美国国际设计卓越奖名单中,来自亚洲的设计毫不客气地占据着自己的一席之地,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大品牌集团作战的力量异常凸显,在各个单元中分别斩获金银铜奖,当然,也不乏来自中国的初创品牌,让世人得以一窥中国的设计新势力。
今年时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很多纪念中国设计四十年的活动也在各处举办着。在梳理中国设计四十年发展历程的过程中,学者们清晰地把“中国工业设计”分为初创期、转型期和上升期。湖南大学设计学院的何人可老师更是預言2018是中国设计的“爆发期”,“我们的工业设计经历了从仿制引进到自主创新到融入企业乃至国家战略的过程,但是还必须在知识产权保护上,今年国家的头等大事就是要保护知识产权,还有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企业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感,设计基础理论等方面加强研究,才能使中国设计真正的走向复兴。”
中央美院设计学院的前院长,现中央美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王敏在筹备了在今年北京国际设计周期间的“中国设计40年文献展”。中国设计经历了“从对自己的全盘否定,对西方设计的全盘接受,到对中国自己传统艺术,传统设计的传承的转变,到今天走向新的历程,把设计当成创新的动力和驱动力”。“在这个过程中,从回避传统到重视自己的历史文脉,从制造意识到品牌意识,从抄袭,从山寨到崇尚创新,也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设计界也从自我否定到文化的自觉和设计的自信。”
很多业界人士都认为,在中国,“工业设计正在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现在最缺少的并非设计,而是品牌。”中国目前还没有真正成熟的国际品牌,许多大企业做到了在国内行业领先,但距离打造出自己的核心DNA还有一段距离,更多的企业还处于发展当中,对工业设计的理解仅仅是刚刚起步。
可见,从“中国制造”走到“中国设计”,再到成就“中国品牌”,中国企业还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而日趋强大的中国设计新势力正是中国创造的重要推手。
《设计》杂志编辑部
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