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丽春,张 魏,高 姗
(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随着社会生活的推进与改变,人们开始关注人类遗产。最早引起关注的是以文物、历史建筑、遗址为主的人类物质遗产,以及以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为主的自然遗产。后期,人们的视线逐渐转移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类发展中蕴含于人们言语行为,埋藏和隐没在民族、民间无形的、动态积淀的深厚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为全世界所重视。文章将以内在领域行为视角,探索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内在认同体系的构建。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出19个“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昆曲艺术名列其中。2003年10月17日,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该公约作为重要动力,于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中国的“遗产热”被来自国外的火种点着[1]。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2]。
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社区、群体或个体形式存在的重要因素——人,极其重要。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核心与灵魂,中国民间年画、唐卡、曼轮制陶术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均由人类的巧妙构思、精湛技艺所创造,又因人类的坚守尊崇、代代相传,方才得以保留至今。它们凝结了人类的智慧、创造和遵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内在认同的基石。也正因如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呈现出了脆弱的一面。
文字与现代影像技术等方式可以记录和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作品、遗产传承场所以及技艺过程等,在其他时间、空间进行逼真呈现或仿真还原。
然而,上述方式无法展现和保留传承人的创造活动、经验智慧等内在精神活动轨迹和内容。这些思想活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一旦消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也将随之削弱乃至消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系问题,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传承人内在价值系统、对非传承人外在价值系统、内外价值系统关系等,仍然有待进一步研究[3]。着眼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人的内在层面,包括从头脑层面的认同层次——相信,发展到情感认同层次——信任,继而实现全心的认同层次——承诺的终极跃迁,试图以此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生命力。
“口传心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内在方式过程以及外在物质层面上的显现表达。口传心授,首先基于传承人彼此间的了解和信任,经由具体传承的约定、仪式活动和技艺学习过程,同时遵守传承规矩与禁忌约束(图1)。
其间,传承的规矩与禁忌各不相同,如“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心口相授,不立文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所涉及的口法、技法易见也易学,但核心灵魂心法却难知、难觅。除此以外,传承中还有诸多密不可宣的部分,这便造成了传承研究的障碍和困难。同时,传承者个体领悟的差异、时机条件的不同也会影响传承效果,这些因素无疑加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研究难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在传承者之间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交换完成,其重要基础是传承者之间的内在认同体系的建立,需要有相互信任、对限制约束的认识与自发遵守等因素达成一致,这也是内在认同体系建立并推进发展的结果呈现。
图1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意图
当然,这里存在着外在价值的吸引以及由此带来的综合收益,尤其是经济收益的吸引。外来价值的吸引主要指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美誉度、声誉地位。这些因素有时甚至超过了人们对内在认同的关注和投入。与此同时,其中也蕴含着机会与挑战,可以有效使用外在价值的影响去构建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在认同体系,因势而上,顺势而为。
当回溯时,人们会发现:在没有被确立为遗产项目之前,这些内容或活动部分本真地留存在民间,以其自有的存在方式运行并代际相传,这种传承正是建立在内在认同的基础之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关键依旧需要回归到内在认同上,当内在认同体系得以建立并运行时,遗产所具有的生命力就自然展开并呈现。面对遗产开发和保护、发展或停留的命题时,回归内在认同体系的建立,解决之道就在其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内在认同体系会经历一些必要的环节,当达到某个临界点时,就会自然上升到更高状态,直至完全转化为传承者的内在。为便理解和接受,文章将这些临界点或状态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内在认同体系的构建要素,它们经由传承者的生命自然延续并传承下去,形成螺旋式上升循环的态势,成就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提升、融合的生命力。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内在认同体系构建要素中,按照前后出现的顺序排列,包括了相信、信任以及承诺3个要素。
相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端的基础,对传承活动必不可缺。如若一开始便不相信,可能的传承者会选择回避或立刻离开,甚至以比较厌恶的态度排斥所接触的非物质遗产传承对象以及活动,这是头脑机制的正常反应和选择。相信状态发生时,会将可能传承者转变成实际传承者,同时引动实际传承者的兴趣、关注和后续投入。随着不断深入,重视态度出现,传承者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将形成密切的连接关系。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初期阶段,一定是建立起传承者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传承者与传承者之间的关联与信任。
信任是相信的高级形式或结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是稳定要素。由于对所相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象与活动产生深刻的感觉和情感,以笃定的态度认可其价值,并愿意坚守和维护,此时,传承者建立了对所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象的直接认识,且无法动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传承者相信经历到的,直接觉知的遗产价值内涵,内心将充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心、尊重,并自动遵守,这时在传承者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将形成稳定的连接关系。这种关系十分坚固,不会因为外在价值系统或环境的改变而使传承本身受到影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全面、完整发自内在的呈现。
承诺是一种奉献的状态[4],是发自内心的意愿和力量。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抵达这一状态时,甚至已经可以离开外在价值系统的影响作用,自然而然地拥有自己的“生命”。传承者会自发汇集资源和机会,主动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传承者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距离将自动消失,同时形成两者之间的融合关系与传承的螺旋式上升循环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在动力便由此自然形成与展开。
3个要素的变化发展可依次进行,即遵守相信——信任——承诺的顺序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也可以跨越发展,即遵守相信——承诺的顺序跨越式传承。这种跨越取决于传承者与被传承者、被传承者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连接以及感知的强烈程度。
上述从相信要素状态开始,经由信任到承诺的内在认同发展过程,展开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3个要素层面,并扩展连接形成了内在认同体系的面向结构基础。当人们从外部不断寻找尝试去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动力和有效途径所存在的问题时,内在认同结构展开了它清晰的指导和蓝图。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内在认同体系构建是基于上述的要素和状态发展而来,其结构由头脑层面、情感层面、全心的层面等3个部分组成(图2)。
第一,头脑层面,由相信要素及其对应的状态构成,基于头脑的选择、对比、判断而来,是传承者接触和有机会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初始阶段。
第二,情感层面,由信任要素发展而来,传承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象有了深刻的认知和感受。是传承者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深入阶段。
第三,全心层面,是承诺的状态与呈现,超越了头脑和情感模式,传承者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距离消失。当第三层面形成时,蕴藏在物化形式背后非物质内容[5]会使其传承得以完整实现,同时也拥有了其内在的动力。这一内在认同体系结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口传心授”的内在过程。构建要素、层面结构、传承阶段三者之间的关联是相互对应而形成,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交叉出现。头脑层面进行比较时,发生情感的深入与深度的感知,并有了全心的计划。非物质文化遗产经由这一体系,在不同的传承者之间、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内容传承中重复出现,去完成它的使命。
图2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内在认同体系构建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这样一个系统工程,内在机理的运行、要素的落地操作以及三个层面结构关键的转换提升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些尚未涉足的部分和领域将是未来潜心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