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况(媒体人)
世上知识千千万,怎么女性要学的东西这么多。
空姐搭乘滴滴顺风车遇害一事发生后,好几个女性朋友换掉微信真人头像,都是怕照片关联到滴滴或者其他软件上,产生危险。
真的是:安全乘车,从头像开始。
车主与乘客的互评,本意是方便后来的乘客或车主选择是否搭乘和接送。空姐遇害案中,滴滴顺风车司机直接通过资料里的年龄、性别、职业等描述载到该乘客。细思极恐。
作为乘客,我们乘坐滴滴快车、专车、顺风车,订单结束后,都可以给司机作出评价,比如,车的清洁度、司机是否守时、是否绕路等。这些评价,可以促进平台和司机提高服务质量,也可以给后来的乘客提供参考。
但“声音甜美”“肤白貌美”等,此类性别暗示极强的评价或标签,是想给司机提供什么样的选择乘客标准?
滴滴作为互联网产品,想要成功,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让用户产生依赖。都知道用户黏性最强的是社交,于是,滴滴在其工具属性之外,越来越强化社交属性。狂推顺风车,除了回归共享属性,逃避监管规则,也是想利用社交属性进一步做大蛋糕。
看看滴滴的广告吧:“不怕贴标签,就怕你不约。”“不仅是顺风,而且还顺眼。”还有一个看上去童叟无欺的“暖男”举着一块牌子,上面的广告语是“你有短裙,我有暖风。为她免单,我愿意。”
这些广告的目的是什么?这种明显带有暗示性的“约X式”广告,在空姐遇害案之前就让我反感。滴滴刻意营造这种暧昧氛围,简直就是明目张胆将顺风车打造成司机的猎艳工具。
顺风车的标签和评价,迎合了人性的恶,社交只是个壳。那些有诱导性的标签和评价,刺激了恶人的荷尔蒙。
不可否认,社交产生服务黏性和口碑效应,对滴滴维持用户活跃度有利。但大多数用户叫车的目的,真的只是想尽快、安全地到达目的地,而不是与司机进行社交。交友,有必要特意叫个顺风车吗?从一个狭小、密闭的空间开始社交,有多暧昧,有多危险?要不要唱一首《凉凉》冷静一下?
作为打车软件,安全、便捷才是核心。社交不是你想做,想做就能做。产品盲目追求社交,是病,得治。
即使是真正的社交软件,微信里“附近的人”这一功能,都存在安全隐患。去年10月,马某通过微信“附近的人”加了女孩陶某为微信好友。陶某面容姣好,她画的画在网络上很受欢迎。为了做生意,陶某微信上“附近的人”功能一直开着。今年春节期间,马某通过陶某在朋友圈的定位,屡次骚扰陶某。求爱不成,马某将陶某左手、头部和右肩砍伤。
这还真应了网络上的段子:对女神死缠烂打一个月,终于将女神打成重伤。
段子终归是段子,谁都不希望现实中发生这种事。
空姐遇害事件发生后,无数公号“大V”再次提醒女性学会自我保护。自我保护中的一条是“女性避免单独出门”,这就尴尬了,谁能避免单独出门?
世上知识千千万,怎么女性要学的东西这么多。如何避免发生危险,避免什么?该问如何避免的应该是滴滴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