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杰
嘻哈Hip-hop文化作为亚文化的重要分支,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是一种由多种元素构成的街头文化总称,它包括音乐、舞蹈、说唱、DJ技术、服饰、涂鸦等。嘻哈源自贫穷黑人对社会不满的宣泄,随着黑人地位的提高,嘻哈精神也在逐渐演变,由以往的愤怒、不满、反叛、宣泄开始加入一些阳光、活力、青春、坚强等正面的元素。[1]
伯明翰学派对各类青年亚文化现象的分析认为青年亚文化群体都试图以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去挑战和颠覆那些支配地位的阶级所拥有的文化“领导权”。这一套构成青年小众群体特定生活方式的符号系统——风格。
“反叛与自由”“love&peace ”“keep itreal ”嘻哈文化的风格与精神,《中国有嘻哈》中“freestyle(自由说唱)”,“diss(不服来战)的部分是青年观众最喜爱和引发最多模仿、创作或吐槽的环节。这种自由和率性的一面,正迎合了当代年轻人群的需求。正如《中国有嘻哈》不断通过娱乐综艺的制作手法把嘻哈音乐文化从亚文化推向流行文化。作为社会群体性行为的产物,嘻哈亚文化就这样涌入了商业的洪流,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亚文化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反叛和背离主流文化的边缘文化,或者被视为“小众群体展现日常生活的‘有意味的形式”。 90后青年群体是与消费主义文化一起成共同长起来的一代,他们消费行为受到消费主义文化深远的影响,他们通过消费来加入某一亚文化群体,通过符号消费、炫耀性来确认亚文化群体身份认同。对他们来说,文化即消费,这便是当今社会亚文化与商业逻辑的全面“冲击”。
亚文化变成了商业资本眼中的尤物,商业力量总能用它精准的包装与制作手法,瞄准当下正在崛起的 90后亚文化群体,通过将青春、自由、个性、理想等元素嵌入到综艺节目内中,使亚文化唤起认同,同时也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在互联网时代,青年群体更倾向于以文化消费的方式来消解主流文化,对抗姿态明显弱化,与主流文化达成和解越来越常见,进入了所谓的“后亚文化”阶段。
《中国有嘻哈》抓住了嘻哈亚文化的自由与个性的价值,并瞄准正在崛起的90后亚文化群体,加之将小众文化与高度成熟的大众娱乐制作手法相互糅合,成功的将嘻哈亚文化推向了流行文化的浪潮。商业力量推动了嘻哈亚文化的传播,嘻哈是极其小众的亚文化,正是经过《中国有嘻哈》综艺选修节目,使嘻哈文化走入了更多年轻人的世界,随着节目的热播,嘻哈成为了一一种时尚,大学迎新宣传片以嘻哈的形式,明星也开始拍摄嘻哈短视频。
在《中国有嘻哈》节目成为现象级综艺节目之后,爱奇艺开始了对它的泛娱乐化产业运作。不仅要做跟嘻哈有关的节目、剧、电影等内容,还在做一个潮牌,做一些周边的饰品、鞋子、帽子等服装时尚产业。综艺节目本身就是一个商品,在互联网商业时代运作的各种手法之下,通过塑造粉丝经济、竞争与PK的戏剧性冲突,来吸引更多的关注度。
节目的火爆使广告商赞助蜂拥而至,以前标榜抵抗与自由的地下嘻哈歌手摇身一变成为广告片的尤物,在广告片中开始说着剧本的广告词,表现出满意的微笑来告诉消费者这东西很好。地下歌手在商业力量推动下成为偶像,有专属镜头,有成群结队的粉丝,微博中各色人等表达着喜爱。不仅自己成为闪耀新星,也为广告商带来了满满的吸引力。人气选手TT先是和欧阳靖拍了支付宝《无束缚》的广告,然后又和吴亦凡及其他选手合拍了麦当劳的广告。
另外,在网络赛博空间中,百度、腾讯微信、阿里淘宝、知乎在全球资本、商业利益和市场化的驱动之下,为拥有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就可以获得进入网络空间的门票的青年群体提供了足够开放自由的创造或传播自身文化的无限可能性。各种全球化的跨国企业还处心积虑的将青少年视为最完美的消费者,他们从各种角度对青少年加以细分,背包族、hipop族、网购族,并有预谋的积极地培养他们特定的消费习惯和价值观念,从而建构起巨大无比的青年消费市场。
在消费社会和全球化语境之下,亚文化不断被商业力量入侵,消费主义商品观不断塑造、激发着亚文化的同时,也使得亚文化的抵抗力削弱甚至消失,为了更广泛的传而被商业力量可以挪用和迎合。
在伯明翰学派看来,亚文化风格一旦被商业力量所利用,它必将抛开原初的独创性和对立性,走向与商业的融合并起到缓和意识形态矛盾的作用。20世纪70年代末,伯明翰学派的代表人物迪克·赫伯迪格在他的名作 《亚文化:风格的意义》中,无不遗憾的承认,现有的亚文化风格的抵抗性,都会被时尚工业所收编或商品化,都会失去战斗锋芒而变成折中的东西。[2]
学者默克罗却认为,亚文化群体不仅不会因涉及商业和流行时尚产品和消费而消泯,相反这恰恰推动了亚文化的文化实践。他在《青年,媒介,后现代》一文中通过分析二手旧衣市场形成及其与时装设计师的内在关系,提出通过对二手旧衣服装的时尚化涉及,亚文化群体不仅鲜明地呈现了自身的风格,而且通过小批量的生产和市场流通,传递了亚文化符号。默克罗比认为一种亚文化运动需要在这些地方性的商业活动巩固自己的存在。[3]
在任何一种亚文化被推向主流市场的过程中,必然和商业资本产生联系。某种程度上,吸收原生态的艺术生动性和想象力,并赋予其更多的文化共识和符号意义,其实也是资本对亚文化的物化过程。现在的“亚文化”再也不是带着“非主流”标签的“杀马特”,在更多情况下,个人对于某种亚文化认同感的产生,是源自其自身兴趣爱好引发的认同感需求。人们一般会为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大量成本投入。
在媒体与商业交融的新语境中,商业文化与亚文化的关系越来越复杂,不再是赫伯迪克口中的生死对立的关系,也不再是亚文化被动的被商业收编,两者收编与被收编的关系,商业力量成为了亚文化的催生和塑造者,商业力量让亚文化以一种商品的外壳快速的走入青年群体的视野,获得青年群体的认同,从而使亚文化卷入更多的青年生命力和生产力。从这个层面看,在互联网时代和消费社会,年轻人更多的通过商品消费进入某一特定的亚文化群体,并通过参与式的创造性的消费催生和激活亚文化,并给亚文化带来强大的生产力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