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锦珠
有效的群文阅读应该以学生言语发展为目的,源于教材单元,从语文教材中某一阅读素材为中心,将它确立为“点”,向课外辐射,搜集、整理与教材这个“点”相关的课外文本,重构文本,确立议题,既为读文章服务,也为学文章服务,更为“用”文章服务。
现以今天教研的主题“走近毛泽东”群文阅读为例,从议题的确定,目标的制定、文本的选择、阅读活动这四方面谈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议题的确定,从“议”入手
今天这节课的议题确定为:
你在阅读中认识了什么样的毛泽东?通过什么来认识他?
1.从目的出发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组课文是以“走近毛泽东”这个主题来编写的,《七律长征》《开国大典》《青山处处埋忠骨》这三篇课文,让我们认识一位杰出的诗人,一位伟大的领袖,一位了不起的父亲,这是从伟人的角度来介绍毛泽东,对毛泽东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在现实生活中,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引起了执教者的思考,才有了今天这个议题的产生,其目的是:在前面三篇课文的已有阅读经验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视野,便于阅读经验的迁移,从而更加具体、客观地认识伟人的另一个情怀——普通群众的情怀,让毛泽东这个人物在学生心中变得可亲可爱。
2.从情感出发
这组课文最大特点就是能显示人物的高大形象,激发人们对领袖的热爱。《毛主席在花山》《难忘的小红马》《解衣赠恩师》这三篇文章,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它都体现毛泽东具有普通人没有的群众情怀。议题中的“你在阅读中认识了什么样的毛泽东?”就是紧扣本单元的主题即情感目标之一——“感受毛泽东关心普通群众的品质,从而更加热爱领袖。”进行确立的,这是源于教材,重组教材,从而达到对单元情感目标的进一步丰富和充实。
3. 从写法出发
《毛主席在花山》《难忘的小红马》《解衣赠恩师》三篇文章基本都能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品质,与本单元学习目标之一“学习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相吻合,议题中的“通过什么来认识他?”就是依此来确定的,有助于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进行阅读探究,从而利于实现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个核心目标。
二、目标的确定,以“议”为导
1.目标确定的依据
群文阅读,意味着在一节课里要读一群文章。因此,群文阅读的教学目标一定要以议题(或主题)为导向,突出重点,把握难点,学会舍弃。 目标的拟定,必须根据群文阅读的特点,大胆取舍,文本中与此无关的信息基本不作为主要考虑范围,教學中也应尽量淡化。
2.目标确定的适切性
这样的目标,强调以阅读作为主要手段,让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如对“皱了皱眉、艰难”等词的情景体验、理解来“感受毛泽东关心普通群众的品质”,另外,“学习通过具体事例,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目标极具针对性、可操作性、可测性强,“抓关键词句、对比、想象、写话”这些提示动作行为方式的叙述语,让达成目标的手段、方式具体明确,学生在目标的引领下,有路可循,有法可依,利于老师在学生合作、展示、交流时,关注学情,掌握动态信息,使本节课的教学在本组教学中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益于促成本组教学的深入推进。
三、文本的选择,为“议”服务
议题中的“你在阅读中认识了什么样的毛泽东?” 是为了实现阅读教学中的人文性目标,达成情感目标的,选文就必须紧绕这点进行。
其次,议题中的“通过什么来认识他?”这句话,是从工具性方面来考虑的,即文章的表达方法,选文更应顾及这点。通过课内前三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在学习用画、圈、批注、抓关键句品析等方法中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同时,也初步学习了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这种学法要迁移延伸到后续的几篇文章的学习中,进一步落实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落脚点就在文本的表达方法。
四、阅读的实施,为“议”圆梦
1.以学生的展示交流为主
课堂效率的高低往往取决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因此,不管哪个教学活动环节,教师都应尽量做到“无为”,把课堂的舞台让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尽情展示,让学习成果发表、提升,更淋漓尽致地演绎学生的生命精彩,教师也更容易深入学生之心,捕捉信息,及时引导。
2.以教师的点拨引导为辅
我们来看看整节课在“无为”中又是如何做到教者的“有为”的。
首先,教师是合作者,学生小组学习时,教师深入到学生中,与学生一起交流、讨论、巡视,适当引导其它学生相机互动。
其次,教师又是引导者,如“笑”字,引导学生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此时的毛泽东?在处理《解衣赠恩师》时,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补白,想象徐特立的内心活动,让他们领悟毛泽东是一个敬重恩师的人,间接但很有力地突出主人翁的品质。教师的这种提问、引导、归纳贯穿着整堂课。
3.以指向表达为归宿
“语文知识的学习重在运用”,读,是为了用,达到会说、会写,会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和交流。群文阅读往往重人文,重感悟,轻工具性,轻语文本体的凸显,忽略语言文字训练。在群文阅读中,要有意、有效地弥补教材阅读与单元习作严重割裂的缺陷,利用恰当的手段,对群文阅读的空白进行补充,巧妙地架起课内外读写的桥梁,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总之,找准语言文字训练点,既关注人文性,又关注工具性,从知道“写什么”出发,到明白“怎么写”,直至迁移运用,扎实地落实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像这样的群文阅读,可以为教师创造出新的教学空间,同时也为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提供了机遇。一句话:“群文阅读,不应该只是为读而读”,应该听说读写并驾齐驱,共同提升,最终实现“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核心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