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我们必须下最大气力解决好消极腐败问题,确保党始终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贯穿于各个方面。
共产党人最讲政治。“以人民为中心”就是政治的重心、中心,“民心就是最大的政治”。那么,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何为“民心”,怎么才能得“民心”?
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人民群众最痛恨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最痛恨各种特权现象,这些现象对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具杀伤力。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我们必须下最大气力解决好消极腐败问题,确保党始终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市场经济自身具有“二重特性”。一方面,市场经济是一条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社会整体财富积累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毕竟是一种以个人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作为基础的交换共同体。市场经济有两个起点:每一经济的个体,都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资本的本质);每一真实的个人,都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自私的本性)。这两个起点是市场经济的动力,由此进入市场经济运作,演出了一部剧烈竞争、效率至上的交响曲,从整体上形成推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动力。这两个起点又会发展、演化为市场经济的阻力,其最大化的“无限度”追求,必致互相欺诈、物欲横流,市场经济的秩序就无法维持下去。由此,市场经济对道德也会出现“二律背反”的效应:一方面,资本追逐利润,个人追求物质利益,导致拜金主义,导致排斥道德;另一方面,社会追求公平,市场遵守规则,道德要求自律,共产党更要坚守道德高地、做好道德模范,又强烈要求道德。
由市场经济的“二重特性”和“二律背反”效应所决定,共产党从领导和驾驭计划经济到领导和驾驭市场经济,各级党员干部从以清贫为本色与人民群众同患难,到以致富为追求带领人民群众奔小康,必然是一场历史考验。党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宏观调控到各项经济活动的组织、推进和监督,党的各级组织、广大党员既要全面参与市场经济,又要防止市场经济负面的诱惑和腐蚀。于是,出现了两个难题。
难题一,如何自觉、有效地抵制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生活的侵蚀?尽管商品交换原则是市场经济的普遍法则,却无论如何也不能“普遍”到党内生活中。共产党员置身于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却必须时刻自觉抵御这“普遍法则”的侵蚀。大家都要“发财”,共产党员要带领大家“发财”,实现共同富裕,自己却还要经得起“发财”的考验和诱惑,要有众人皆富,我也有守得住清贫、安于清贫的定力。
难题二,如何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尤其是把支配资本的权力关进法制的笼子里?不受制约的权力难免腐败,绝对不受制约的权力有可能绝对腐败。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资本不断扩张的冲动和权力不断膨胀的欲望相结合,有可能产生“核聚变”,冲击现有的界限,使法律的界限模糊,使道德的界限丧失;不断扩大权力的边界,滋生出一批贪得无厌、肆无忌惮、无法无天的“苍蝇”“老虎”,毒化和败坏党风、民风。当权力与资本相遇,可以支配资本而又不受制约的权力,难免导致普遍性、塌方性腐败。
我们共产党在大力推进市场经济中能否解决好这“两个难题”?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党要始终清醒、自觉、坚定、扎实、彻底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反腐倡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