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墓葬既熔铸了石工的技艺与产品模式,又带有赞助人强烈的个人意愿,二者的此消彼长左右了墓葬风格的变化。
2016年9月,我们在习水一座崖墓上发现铭文,当时辨识出“熹平五年”(176)几字,确认这是目前贵州境内发现的最早的纪年崖墓,较此前发现的三岔河蜀汉章武三年(223)崖墓早了47年。两年后的2018年9月,我们再度对该墓进行复查,用宣纸将铭文悉数拓下后识别出了更多的文字,同时也有了新的发现,并引发了新的思考。
这座崖墓坐落在大坡镇建筑村海渔组河咀,习水河南岸田间一方独立的巨石上,当地人称蛮洞子或蛮子洞,传说是“蛮人”的居所。墓距地面高140厘米,墓室呈横长方形,宽185厘米、进深78厘米、高56—78厘米。墓门左右两侧阴刻几何形双阙,墓门上端刻相向的双鱼,以及禽鸟、长方形与三角形图案。铭文阴刻在墓门上方一块微凸的崖壁上,隶书,自右向左书:
熹平五年二月三日作,广汉新都李元伯(?)镂。□□直钱五千又(?)十……
除十分重要的纪年信息外,铭文还显示,开凿该墓的是来自时之广汉郡新都县的李姓石匠,即今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一带,距习水数百公里之遥。其后的“直钱五千”等应指工价。
在早先同样于习水境内发现的一座南明时期的崖墓上,则有“匠士永合巴三县,皇明永历四年正月廿二日为记”的铭文,其中的“永合巴三县”应指永川(今重庆永川区)、合江(今四川合江县)、巴县(今重庆巴南区)三地,即凿墓的匠人来自此地,修墓的时间在南明永历四年(1650)。
两座墓葬的年代相去近1500年。千余年来,不断有川渝石工长途跋涉,南下黔北为此中居民提供开凿崖墓的技术服务。川中数以万计的汉晋崖墓,为石匠技艺的成熟和产品模式的输出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这是黔北崖墓与四川崖墓风格趋同的重要因素。
石匠在其开凿的墓穴上铭刻下自己的名字,这一则可能是受战国以降“物勒工名”传统的影响,勒名以示负责;一则也可能有利用题记宣传自己的产品,以广招徕的私心。部分题记上用钱米若干的记载,则流露出赞助人通过技艺高超的石工以及不惜工本的开销彰显孝心的努力。
一座墓葬既熔铸了石工的技艺与产品模式,又带有赞助人强烈的个人意愿,二者的此消彼长左右了墓葬风格的变化。石工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为不同社会身份、不同需求的赞助人提供不同产品模式的经验积累。赞助人由于社会身份的不同、财力的多寡,诉求也会发生变化。墓葬最初的功能是储藏棺椁,由于传统的纵向因子以及时代风尚的横向影响,墓葬又被赋予表达生前社会身份和追求往生世界等多种意愿。当赞助人财力愈雄厚、对生前、身后世界的表述意愿愈强烈时,往往会导致石工打破既有的产品模式,为赞助人提供新的产品方案,由此就可能引发墓葬风格的新变化。部分崖墓上繁缛的图像,就是墓主生前社会身份及其往生即将去往的新世界的符号化象征。
不难发现,黔北已知的上百座崖墓在千余年的时间轴里,其风格变化并不大,因而存在将从汉代到明代不同时期崖墓进行细致年代区分的困难。这表明石工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固化产品模式在墓葬营建中占有主导性话语权,赞助人社会身份表述的诉求不强。换言之,黔北崖墓的使用者生前的社会身份普遍不高,应是当地中下层居民,至于其为汉人或非汉人群,目前的信息不足以作出准确的回答,可能兼而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