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解然
中国—东盟(上海合作组织)环境保护合作中心政策研究部
“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十分广阔,总体上位于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带,生态环境多样而脆弱,沿线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特征差异明显,环境问题复杂多样。东南亚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然而由于气候变化、野生物种入侵、非法偷猎和走私等原因,地区生物多样性正在锐减,大量物种处于濒危状态。同时,人口增长、城市扩张、工业生产、交通发展也导致该地区面临严重的水和大气污染问题。中亚地区地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沙漠化和荒漠化问题突出,水资源极为短缺,农业、工业、采矿业和城市及农村生活用水污染问题严重,此外还面临大气污染、土地退化、土壤污染及核污染等环境问题。南亚地区遭受着生活污水、工业排放废水、化学药品和固体废弃物的严重污染。中东地区同样面临水资源短缺、交通和工业发展带来的空气污染问题。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在过去的20多年里保持较为快速的增长势态,是世界经济版图中较为有活力的地区。2016年“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GDP增速为4.6%,超过了发展中经济体3.6%的平均增速。然而从整体来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依然较低。据统计,虽然沿线区域GDP总量约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但人均GDP只有世界水平的一半,经济结构中农业和工业增加值比重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较低。此外,“一带一路”沿线多为发展中国家,总体上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各国间工业化水平差距较大,大多数国家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具体而言,中亚五国分布在工业化初期和工业化后期两头。东南亚和南亚的国家大部分处于工业化初期。中东欧和西亚、中东的国家大部分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
“一带一路”许多沿线国家具有良好的资源禀赋,然而这也导致这些国家经济发展较为依赖对油气、矿产等自然资源的开采利用,能源、资源消耗比重大,单位能效低,发展方式相对粗放。地区单位GDP能耗、原木消耗、物质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高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以上,单位GDP钢材消耗、水泥消耗、有色金属消耗、水耗、臭氧层消耗物质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甚至更高。总体而言,沿线地区经济增长还处在与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挂钩的阶段,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依然持续快速增长,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陷入衰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以“经济的绿化不是增长的负担,而是增长的引擎”为宗旨,发起“绿色经济”和“绿色新政”,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经济绿色转型的浪潮。2012年,“里约+20”峰会将绿色经济纳入全球政治议程,确立了绿色经济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地位,使其成为今后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截至2014年,全球已有65个国家在绿色经济方面开展了相关工作,其中49个国家开始实施国家级绿色经济发展战略,例如,欧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日本的“循环型社会”,南非的“绿色经济”,泰国的“适足经济”,哈萨克斯坦的“绿色桥梁”伙伴计划,蒙古的绿色发展战略等。
2015年9月,联合国发展峰会通过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再次强调资源、环境带来的生存、生活挑战,要求从经济、社会、健康、生态系统不同维度的17个目标、169个指标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其中环境目标几乎从直接或间接的角度体现在所有指标中。同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一致通过《巴黎协定》,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新的制度框架,传递出全球决心走向绿色低碳之路的强烈信号,表明绿色发展成为全球发展的主流。在此背景下,绿色“一带一路”顺应了全球发展的总体趋势,为促进沿线区域绿色转型、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巨大机遇。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目标之一。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一系列关于生态环保的重要论述,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治国理政的重大方略。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陆续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形成中央关于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和制度框架。“十三五”规划中绿色发展也被列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中国政府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以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为重点,坚决向污染宣战,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积极进展。
在解决自身环境问题的同时,中国自身的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进程也正促使中国在国际环境合作中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不断提升向全球和区域提供绿色公共产品的能力。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并主持由中国和联合国共同举办的南南合作圆桌会议时宣布,为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未来5年中国将向发展中国家提供“6个100”项目支持,其中就包括100个生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项目。中国积极推动自身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行动将进一步演化为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巨大内推力,推动中国通过引领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塑造沿线区域环境与发展格局与进程。
2016年,全球范围内发生英国脱欧、美国特朗普当选等若干“黑天鹅”事件,预示着反全球化浪潮的兴起,全球治理进程面临重大挑战。由于主要发达国家国内环境政策趋于转向,全球环境治理或出现真空。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曾表示,会尽最大可能取缔环保署在2015年颁布的清洁能源法案,并声称要退出《巴黎协定》,撤销美国对联合国气候变化项目的一切资金支持。上任后,特朗普已迅速将奥巴马气候问题核心政策“气候行动计划”从白宫网站移除。英国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欧盟环境政策的重要推动力量,英国脱欧后,英国和欧盟双方环保政策的不确定性都会进一步增强,欧盟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作用或许将有所减弱。
“一带一路”倡议本身就代表了包容性全球化的新趋势,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及在全球治理体系中地位不断上升,中国正在对自身在世界绿色发展潮流中的定位进行战略性调整。在主要发达国家国内政策转向、全球治理或出现真空的背景下,中国应抓住机遇,以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为纽带务实推动与大国、周边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合作,参与制定国际环境规则并发挥主导作用,借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增强全球绿色领导力,增强自身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
近年来,中国绿色金融和绿色信贷发展步伐加快。目前中国是全球仅有的三个建立了绿色信贷指标体系的经济体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在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杭州峰会前夕,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为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树立了新的里程碑。依托2016年G20领导人杭州峰会主场外交重要平台,中国更是力推各国领导人就发展绿色金融达成广泛共识。同时,中国主导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也将机构“绿色”作为其构想目标之一,提出将确保绿色投资基础设施,帮助成员国实现可持续发展。丝路基金也曾公开表示其推进“一带一路”项目投资的宗旨就是贯彻绿色发展、绿色金融的理念。
企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主体,企业投资经营活动的绿色化是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当前方兴未艾的绿色金融机制和绿色信贷政策要求重大项目投资都要考虑环保设施建设需求,这意味着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环境绩效良好的“走出去”企业将获得更多政策倾斜,可持续、绿色的投资项目将获得更多资金支持,而这些措施又将提高企业的绿色偏好,促进企业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优化自身环境绩效,从而在根本上保障“一带一路”建设的绿色与可持续性。
21世纪初施行“走出去”战略以来,中国对外投资一直快速增长。商务部《2015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达1456.7亿美元,占全球流量的9.9%,同比增长18.3%,首次位列世界第二,并超过同期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额,实现资本项下净输出。2015年中国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投资占当年流量总额的13%,达189.3亿美元,同比增长38.6%,是全球投资增幅的两倍。然而,目前“一带一路”对外投资项目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伴随着项目开发出现的资源、能源等要素流动性加大可能导致沿线地区复杂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巨大挑战,例如,配套环保措施不到位,容易带来水土流失、水污染、大气环境污染等环境问题,给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压力。
近年来,中国对外投资项目环境事件呈逐年上升趋势,对外投资项目环境管理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绿色化投资的短板。例如,2011年中国投资近70亿美元的密松水电站,被缅甸政府以存在流域生态破坏风险为由,单方面宣布搁置。相关案例极大损害了“走出去”中资企业的海外形象,并引发国际社会对中国对外投资环境影响的负面舆论。
从政府的监管角度看,目前中国对外投资管理环境监管体系尚未成型,导致企业在境外投资环境行为缺乏法律约束,透支环保信用成本较低。同时,部分中资企业境外项目环境管理意识与能力不足,对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认识与参与不够,应对环境争议时缺乏系统性策略,均加剧了“一带一路”投资经营活动的生态环境风险。
环境问题在当前国际政治领域中已承载了越来越多的利益竞争因素。“一带一路”框架下存在大量基础设施建设等产能合作项目,这些行业领域环境风险较高,容易成为部分境外媒体和外部势力借以攻击“一带一路”建设的切入点。同时,鉴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地缘政治格局复杂多变,部分国家本身就对“一带一路”倡议采取观望和猜忌的态度,相关投资开发项目如果发生环境争议,极有可能被炒作放大,成为相关国家用以进行政治外交博弈的工具。能否妥善处理“一带一路”建设中面临的环境问题,直接关系到中资企业在沿线国家的投资安全乃至“一带一路”建设的可持续推进。
以“一带一路”为统领,整合中国国际环保合作资源,推动在联合国环境大会、金砖环境部长会议等中方参与的主要国际合作机制或重大国际会议下设立绿色“一带一路”工作组或分论坛,宣传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理念与实践,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的对话与交流,分享生态文明及中国绿色理念,增强与沿线各国政策沟通。加强绿色“一带一路”相关合作与沿线区域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对接,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与全球及区域环境治理进程的融合与互动。
开展“一带一路”重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强化生态环境风险预警与防范能力。探索建立“走出去”企业行业监管自律机制,推动成立绿色“一带一路”企业联盟,健全对外投资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引导企业履行环境责任。加强对外投资环境管理优秀实践案例国际宣传,打造中资企业“走出去”环境负责任的整体形象。
加强对沿线国家的环保专家派遣及人才培训,构建沿线国家政府、研究机构、智库、环保社会组织等各类主体共同参与的生态环保交流合作体系,积极宣传分享中国生态文明理念和绿色发展实践经验,支持沿线国家环保能力建设,培育民间友华力量。通过加强人员交流与能力建设,进一步了解、掌握沿线环境保护工作重点和关注点,有针对性地设计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合作重点。
加强对“一带一路”区域各国的国别研究,识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态环保主要挑战和合作需求,对接沿线国家生态环保国际合作战略,围绕沿线国家重点环境关切设计、开展合作项目,提高中国合作项目设计和资源投入的精准度和针对性。对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较为突出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参照日本、德国等国家积极开展环保对外援助的相关经验,结合中方优势领域设计实施“一带一路”环保对外援助民心工程,支持其国内环保能力建设。对于新加坡、以色列等环保技术较为先进的国家,秉持开放原则,在环保技术产业输出等领域与之加强合作,共享惠益。
王毅:《2015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重塑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年。科技部和国家遥感中心:《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5年度报告》。
商务部:《2015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