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云霞
不到新疆不知祖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伊犁作为中亚和欧洲各国人民通过丝绸之路来到新疆的第一站,如何结合特殊的区位地理优势和资源环境条件,与“一带一路”倡议实现完美对接,打造面向新时代的“美好伊犁”?7月18日,记者专程赴伊宁市,采访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州长库尔玛什·斯尔江,聊一聊他的“美好伊犁”构想。
记者:您认为,一个城市的美好体现在哪些方面?伊犁具备怎样的基础条件?
答:概括地说,一个城市的美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经济富足、环境优美和社会(民族)和谐。伊犁州下辖塔城、阿勒泰两个地区和10个直属县市,首府设在伊宁,是全国唯一的哈萨克族自治州,也是全国唯一既辖地区、又辖县市的自治州。人们通常所讲的伊犁是指伊犁州直区域,土地面积为5.64万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底,州直生产总值为875.8亿元,在全疆排第五位;人口为293.64万人,在全疆排第二位。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189.36万人,占州直总人口的64.5%。整体上看,伊犁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加上独特的资源禀赋,具备了建设“美好伊犁”的物质和人文基础。
近年来,伊犁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呈现第三产业引领,第一、二产业支撑的新特征。2017年,三次产业结构为22.8∶29.6∶47.6,分别实现增加值199.7亿元、259.6亿元和416.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1%、7.6%和10.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3.7%、26.2%和60.1%。第三产业因占比高、增速快、贡献大,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改革开放40年来,伊犁委州政府千方百计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居民收入。1978-2017年,伊犁州直生产总值从5.6亿元上升到875.8亿元,增长了155.4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20元增加到28241元,增长了87.3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10元增加到12290元,增长了110.7倍。城镇登记失业率、恩格尔系数、城乡居民收入、卫生发展指数、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与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七项指标实现程度达到小康社会目标。人民 “幸福生活”获得感明显增强,具备了获得美好生活的经济基础。
蜿蜓曲折的伊犁河及其冲积而成的三角洲孕育了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使得伊犁享有“西域湿岛”和“塞外江南”的美誉。全州大力实施“生态立州、环保优先”战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扎实推进,森林覆盖率达13.1%,环境持续优化。首府伊宁是新疆唯一能够吹到海洋季风的城市,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是国家首批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和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
伊犁生活着47个民族,在长期生活中,各民族互通有无,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加之古丝绸之路的联通,使伊犁成为东西方文化荟萃之地,各族人民共同谱写了民心相通的篇章。
记者:“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使得新疆成为向西开放的前沿。伊犁要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要支点具备哪些优势?
答:在“一带”建设中,伊犁资源禀赋突出。
伊犁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的北道咽喉,我国内地至中亚、西亚的商贸通道。伊宁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沿边节点城市和新亚欧大陆桥国际经济合作走廊的必经之地,其作为西部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的地位再次凸显。伊宁东距乌鲁木齐690公里,西距霍尔果斯口岸90公里,距离哈萨克斯坦经济中心阿拉木图市只有460公里。独特的区位优势使得伊宁连接东西部、沟通南北疆的枢纽作用较为明显。
伊犁处于当今世界最有活力的亚太经济圈和发达经济体最多的欧洲经济圈的天然国际大通道上,是连接我国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枢纽和前沿根据地。正在建设的“欧洲西部-中国西部”交通走廊,东起我国连云港,西至俄罗斯圣彼得堡进入欧洲后与欧洲公路网相连,全长8445公里,全线开通后将成为中亚地区最重要的货物运输干线,届时我国运输至欧洲货物的在途时间将由海运的45天缩短为陆运的10天左右,伊宁是这条干线的必经之地。目前,伊宁以公路、铁路和民航为框架的开放性大交通格局已初步形成,为承接东部沿海经济增长区和里海沿岸经济增长区连接枢纽和桥梁创造了条件。
优美的自然景观,独特的历史文化,浓郁的民俗风情和特殊的地缘优势,为旅游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伊犁相继开发自然风光游、民俗风情游、戍边文化游、跨国边境游和冬季冰雪游五大产品。如上半年伊犁州直接待游客107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7亿元,旅游逐渐成为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根据规划,我们将按照全球眼光、国际标准和伊犁特色的要求,打造一批世界级精品旅游景区,推动旅游与文化、生态、口岸结合,全力开发草原生态旅游、河谷人文旅游、边境口岸旅游三条独具特色的旅游景观带,努力把伊犁河谷打造成世界级精品旅游目的地和国际一流的休闲度假胜地。
得益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国家赋予新疆一系列特殊的扶持政策,推动19个省市对口支援新疆建设,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政策体系,这是伊犁今后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支点的强大依靠力量。伊宁周边有霍尔果斯、都拉塔和木扎尔特3个国家一类口岸。其中霍尔果斯口岸是我国最大的公路口岸,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第一个经贸合作项目——中哈霍尔果斯边境合作中心已基本建设完毕并开始封关运营,国家还批准设立了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伊犁成为我国进入中亚乃至中东和欧洲的桥头堡,全国各地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大区域资源,共同开发开拓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的重要平台。
记者: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伊犁再获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伊犁将怎样发挥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桥梁、纽带和支点、支撑作用?
答:“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伊犁积极行动,于2014年出台了《关于把伊犁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支点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依托地缘、资源和人文等优势,以建设天山北坡西部经济强区、中心城市、向西开放桥头堡和世界级旅游精品为核心,着力构建“外引内联、东联西出、西来东去”的开放合作平台,加快推进国际物流港、金融港、航空港和旅游谷建设,加快形成“四大(大通道、大通关、大产业、大物流)”发展格局。
受制于地理因素的影响,伊犁长期处在一个半封闭的环境中,经济社会发展较为缓慢。随着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西移,伊犁才逐步走上开放之路,依托向西开放的区位优势,经济社会发展开始步入快车道。如今,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提出,将会进一步强化伊犁区位优势,带动全方位多领域对外开放,并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伊犁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其发展路径只能是全方位对外开放,尤其是向西开放。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会进一步打通我国向西开放的通道,为更好地进入中亚、中东以及欧洲市场提供了有利契机,从而也为伊犁未来的发展打开了新的更为广阔的空间。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典型的通道经济,对基础设施的依赖程度较高,只有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才能充分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作用。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伊犁初步建立起以公路、铁路和航空为主的交通运输网络,大大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但是与伊犁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远不能满足现实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因此,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推进,伊犁要进一步加快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向外延展交通动脉,对内疏通“毛细血管”,不断完善交通通信和城乡基础设施,为推动伊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更好维护社会稳定,实现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基础。
记者:蓝图已经绘就,“美好伊犁”建设如何着手?
答:“一带一路”倡议是国家发展的宏伟构想,在区域发展、资本融入、发展创新、经济发展空间拓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为伊犁带来了巨大的机遇。我们紧紧围绕自治区确定的“天山北坡西部中心城市和向西开放桥头堡”的战略定位,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努力把伊犁建成我国开拓中亚、欧洲市场的前沿阵地,进出口产品加工基地、商品物流集散地和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安全大通道,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重要支点。
加快亚欧国际交通运输大通道建设,构建东联内地、西出中亚和欧洲的集公路、铁路、航空及管道为一体的综合交通运输互联互通体系。加快伊宁机场口岸及联检大楼建设。加快机场航空口岸对外开放进程,尽快开通伊宁直达周边国家主要城市的国际航线和直达内地主要城市的国内航线以及环疆航线。加快机场临空产业发展,优化临空产业布局,发展以高附加值商品和鲜活农畜产品为主的空运物流市场。
抢抓商务部将伊宁确定为全疆五大商贸物流试点城市的机遇,加强同周边国家进行以能源资源互补为主的深层次合作,使伊犁成为我国进口能源和紧缺资源的陆上安全大通道。全力建设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扩大商品出口加工贸易,培育壮大伊犁出口优势产业和外向型龙头企业,形成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支柱产品和品牌产品。加快推进伊宁市、霍尔果斯口岸、都拉塔口岸、木扎尔特口岸旅游购物和边民互市贸易,在巩固中亚、俄罗斯等传统出口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欧美、东亚、南亚和中东等新市场。
着眼于新疆建设面向中亚、西亚和南亚的国际金融中心定位,以霍尔果斯和伊宁市为重点,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人民币离岸中心,打造国际融资、清算和外汇交易平台。建立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积极搭建产业发展基金和城市开发基金,努力实现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相统一,建成以银行为主体、多种业态竞相发展、设施完备齐全的区域性金融集聚区,解决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融资问题。
作为国内距离欧洲最近的城市之一,伊宁将大力发展以中亚和欧洲客源为主的观光娱乐、休闲度假及养生保健等产业,通过挖掘文化内涵,彰显区域特色。发挥互联网+旅游作用,全方位的宣传和推广河谷旅游主题形象,建设一批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游企业和智慧旅游城市。
加快载体建设,进一步加快伊宁会展中心、赛乃姆演艺中心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在伊犁河两岸、火车站片区打造面向中亚的多个风情园和特色文化产业基地,完善国际文化交流平台,切实增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承载力。加强人文交流,广泛开展学术往来、人才交流合作、媒体合作、青年和妇女交往以及志愿者服务等,推进与中亚、西亚等国家间互办文化年、艺术节和图书展等活动,搭建东西方文化传播平台。
记者:站在新时代起点上,为了让各民族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维护共同的民族利益,伊犁采取了怎样的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果?
答:我们的做法是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依法妥善处理好涉及民族因素的问题,保护各民族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积极营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优良环境。
加强民族团结,根本在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如根据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在伊犁就设有两个民族自治县,分别是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使其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同时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和社会教育,让民族理论、政策和知识进入教材、课堂和头脑;丰富民族团结的载体和方式。如利用重要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开展富有特色的群众性活动,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少数民族干部既是民族地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又是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建设好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直接关系着民族地区的繁荣与发展,关系着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我们始终把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作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通过送出学习、加强培养、基层锻炼、异地交流和轮换等多种形式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少数民族干部,使干部队伍日益壮大,结构不断改善,素质不断提高。
充分尊重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和民族风俗习惯,如维吾尔、汉、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和锡伯等都有本民族文字的报纸和书刊,一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些少数民族优秀歌舞艺术和影视作品被推介、传播到国内外,赛马、射箭和叼羊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得到保护和传承。各少数民族在自己的传统节日,如“古尔邦节”和“肉孜节”期间,都能享受到法定的节日假期和特殊食品供应。重视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宣传教育,使全社会形成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各民族和谐相处的良好氛围。
由于历史和自然地理等原因,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致贫因素多元叠加、贫困面大且贫困程度深,脱贫任务艰巨。我们始终把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等工作为抓手,注重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相结合,释放政策动力与激发内生动力相结合,着力加快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记者: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作为民族地区的民族干部,您的优势有哪些?在“美好伊犁”建设中, 您的定位是什么?
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最大的天职。首先,我在组织部门工作时间较长,政治意识强、沟通能力强,特别是具备坚定的党委是核心意识,能够坚决做到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州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各项工作安排,通过加强与党政军民学各方面的交流,保持思想上、工作上的畅通。其次,通过长期的向实践学习、向书本学习,我具有较高的领导能力、较多的领导方法,加之作为民族干部,我能够使用汉语、哈萨克语和维吾尔语三种语言与干部群众进行无障碍交流,这无疑是我做好工作的基础和优势。在党中央、国务院以及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州党委的指导下,我将和大家一道努力,为建设美好伊犁贡献出自己全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