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金花
我是学校从外地引进的高级教师。
我参加工作已经二十几年了,从加入教师队伍开始,就一直在教科研中成长着,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惰性也慢慢产生。然而,课题研究活动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这把已经生锈的“旧锁”。
學校的教科研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不可或缺的前提,而怎样开展有效的校本教科研活动成了我们最大的困惑。正当我们一筹莫展时,学区成立了数学教研组,承担了由孙京红老师组织的“数的认识”的课题研究任务,并在学区教科研活动的引领下开展校本教研。在课题组中,我们依据承担的任务翻阅相关书籍、查阅资料、上网搜集相关信息。这样的研究过程让我明确了该研究什么、怎样研究,在校本教研中又该带给教师哪些实用的东西。
在这次活动中,我根据“数的认识”这一内容,将1-6年级的知识点进行纵向梳理,了解了这一领域的核心概念、核心思想,如数感、位值制等。在梳理教材中我发现,那些花花绿绿的图案占据了大半本书,编者的意图是什么呢?带着疑问我又翻开了人教版、苏教版教材,发现它们和北师大版教材有相同的花色图案。通过研讨,我明白了这样做的目的是利用实物模型、直观模型、符号模型、数学模型来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通过第二次梳理教材,我深深体会到数学模型的建构过程对于学生理解数的意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效的教研让我对教学有了新的认识,也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有了对二年级《数的认识》这节课的研究经验,我的课堂再次焕发了生机。在教学六年级《数的认识》复习课上,我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活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利用没有刻度的数轴这个线性模型让学生在数轴上标正负整数、小数、分数,让学生找到“0”这个分界线和“间隔数据”这个标准,从而充分体会位值制的含义。学生不但体会到小小的数轴能够表示出自己学过的所有的数,理解数学的极限思想,还知道了无限不循环的小数虽然在数轴上,却又不能准确地标注出来,进而明白数又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在尝试、争论、总结、归纳中,学生对数的研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教育科研让我的教学生命再次重生。我坚信,在这样浓郁的教育科研氛围中,在名师益友的帮助和陪伴下,我的教学会永远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