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复习方略

2018-11-17 06:14田平
新高考·语文备考(高三) 2018年3期
关键词:官职常识文化

田平

古代文化常识是高考高频考点,此题型给备考的师生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代文化常识内容涉及面极广,需要识记的内容非常丰富,年代久远,社会变迁,很多历史事物已难于理解。且中学阶段所涉及的古代文化常识相关内容分散在各篇古诗文中,没有专题介绍或讲解,零散琐碎,杂乱无章,很难识记,无疑给高考复习增加了不小的难度。例如2017年全国卷三套试卷考到了“字与名的关系、姻亲与血亲的区别、母忧、私禄、下车、收考、车驾、京师、状元、上元、近侍、告老”等古代文化常识,涉及古代的官职制度、礼仪制度、科举考试、古人称谓、地理知识、历史知识、血缘关系等,可谓五花八门。

因此,考生备考把握这类题型的出题规律,了解在解答这类题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就显得尤其重要。笔者归纳出如下破解方法,供正在紧张备考的考生参考。

一、了解考题特点

这几年文化常识题的考查方式都是选择题,都是考查对文言文中词汇的理解,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考查形式固定不变

即命题者在考生所阅读的文言材料中,选取四个具有古代传统文化内涵的词语,对相关内容进行解释,反映其中的文化意义,要求考生选择出不正确的一项。将古代文化常识题放到文言文试卷中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考生需要结合具体语境解读。文言材料大都选自《二十四史》,例如2017年全国卷Ⅰ的《宋书·谢弘微传》、全国卷Ⅱ的《后汉书·赵熹传》、全国卷Ⅲ的《宋史·许将传》,所选材料都是正面历史人物,篇幅在700字以内。文化常识题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位于客观题的第二题,要求“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判断错误选项,四个选项的词语都出自该文言文,赋分3分。题干措辞几年没有变化。

2.大都与教材内容相关联

这几年所考古代文化常识以取材于初、高中必修、选修教材中经典篇目为主,与教材内容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例如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第11题A选项“下车,古代可以代指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一句中的“下车”,在课文《张衡传》“衡下車,治威严”中就有出现。是正确的选项。

再如2017年全国卷Ⅱ第11题A选项“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和2015年高考全国卷Ⅱ第11题A项“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是正确的选项。参看必修五“梳理探究·古代文化常识·姓名字号”专题。

还有2016年全国卷Ⅰ第11题C选项“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一句中的“有司”,也在初三教材《出师表》“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一句和高中教材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召有司案图”一句中出现。书下注解为:[有司]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官吏”为“有司”。C选项中的“有司”只是“官吏的通称”,不能用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3.部分来自课外文言文练习语段

尽管所考古代文化常识大都取材于初、高中必修、选修教材中经典篇目,但部分古代文化常识取材于考生平时所做的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题。考生最好准备一个笔记本,将平日做课外训练时教师讲解或自己发现的文化常识按姓名称谓、官职科举、天文地理、宗法礼俗、历法刑法、音乐典籍等类别记录整理下来,并加以理解和识记,以备高考。

例(2015年全国卷Ⅰ)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从阅读材料中选出的“登进士第”“兵部”“庙号”“太子”这四个词,考生知道但又不甚透彻的了解,“太子”在历史课本、影视作品中经常接触。太子又称“皇储”“储君”或“皇太子”,是我国封建王朝中皇位的继承人,不能指其他儿子。其他儿子称“皇子”。

4.所选择的文化常识是“常识”

教育部考试中心下发的《考试大纲》早已说明“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是“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也就是说,古代文化常识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般的常识性知识。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通常包含古代政治制度、官职名称、天文历法、古代地理、风俗礼仪、文史典籍、饮食器物等方面的常识。能力层级属于“识记理解”。

例(2017年江苏卷)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左:文中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古人叙地理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江左即江东。

B.三代:文中指曾祖、祖父、父亲三代,古人参加科举考试须如实填报三代履历。

C.菽水:豆和水,指粗茶淡饭。多形容清贫者对长辈的供养,如成语“菽水承欢”。

D.趋庭:《论语》中有孔鲤“趋而过庭”的记载,后世将子承父教称为“趋庭”。

根据语境,B选项中的“三代”指“曾祖、祖父、父亲三代,古人参加科举考试须如实填报三代履历”显然说不通,应指的是中国历史上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合称。况且,在“三代”之前有“博考”一词,是“广泛考察研究”之意,并不指曾祖父三代。此题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都是极简单之题。

目前,各种复习资料铺天盖地,海量专题讲练纷至沓来,考生备考负担与思想压力成倍增加。这种题海战术增大识记分量,加重考生负担,显然有违教育部考试中心的本意,不可取。

二、掌握备考策略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姓名字号、宗法礼仪、典章制度、官职俸禄、国号年号、科举考试、宫殿建筑、行政区划、姻亲关系、五谷杂粮等。有时候甚至和文言实词的理解结合在一起考查,如2017年全国卷Ⅱ的“收考”,原题是“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这里的“考”是通假字,拘捕拷问的意思。

1.对接高考,立足课本,注重积累

既然所考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与教材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那么,考生就应对课本给予特别关注,平时复习要扎根于课本。对于课文中和课下注释所涉及的文化常识,要多积累,并加以延伸。由对文言的学习,上升到对古代传统文化的学习。我们要了解文字背后的生活文化,进一步了解作者、体会文章情感。只要把课本中介绍的文化常识内容加以延伸,上升到古代传统文化学习的高度,就足以应对高考了。

如《烛之武退秦师》“公、侯、伯、子、男”等爵位和“执事”“寡人”等敬称谦称的人物称谓常识;《荆轲刺秦王》中“庶子”“郎中”等官职名称和变微等音乐知识;《鸿门宴》中涉及座次排序等礼俗方面的常识和“关中”“山东”“河南”“河北”等古代地理知识。《兰亭集序》课文注释涉及的天干地支的常识。《陈情表》中出现的“孝廉”“秀才”“郎中”“洗马”等官职知识和“察”“举”“拜”“除”等官职迁滴用词;((师说》课文注释涉及古文运动等文学方面的常识。《张衡传》课文注释多处涉及官职调动和天文历法的相关内容,重点掌握“三辅”“两都”“二京”等地理知识,“太学”“五经”“六艺”“孝廉”等科举考试知识,“辟”“迁”“出”等官职变动知识以及“下车”“视事”“乞骸骨”等官职任免知识。《滕王阁序》中介绍了星宿等天文方面的内容。此外,2017年江苏卷古代文化常识题考到的“江左”“三代”“趋庭”这三个概念在姜夔《扬州慢》、王勃《滕王阁序》、司马迁《太史公自序》教材注释中都有说明。

除了总结积累以外,更重要的是学会融会贯通和迁移延伸使用,这样才能在高考中面对文言文试题时准确地理解和运用,作出精准的判断。

大家知道,古代文化常识内容较多,繁芜丛杂。我们要纵向联系,由一个点到一个面,再到一张网,形成知识体系。官职的变化是比较复杂的,那就要自己动手,进行类的梳理,例如授官、罢官、升官、调动、兼任、代理、辞官等。称谓也是复杂的,同样一条线纵向梳理,例如基本称呼、特殊称呼、个性称呼、群体称呼等,这样的例子很多。把散沙凝聚,把体系建构,自己动手梳理归纳,也会特别有成就感。

如复习《张衡传》时,我们要有意识地积累、延伸。弄清文中提到的“二京”“下车”(官吏初到任)“视事”(官员到职工作)“乞骸骨”(官员年老请求辞职)几个词的基本含义后,可以找出它们的近义词、反义词。官吏到任可以称為“下车”“视事”,那么,古代官员要求隐退又用什么词表述?查相关资料,可以找到“告老”(封建时代臣子或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移病”(为官者上书称病,要求隐退的委婉语)、“移疾”(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低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之类的词语;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找到“乞骸骨”的近义词“致仕”(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如果我们平时善于由一个点到一个面,再到一张网,形成知识体系。那么,2016年全国卷Ⅱ的“移疾”、全国卷Ⅲ的“致仕”“二京”,2017年全国卷Ⅱ的“下车”、全国卷Ⅲ的“告老”也就能够准确判断了。我们掌握的不仅是张衡的一生经历,还能从记录传主张衡的文字里感受到其生活的时代,认识到张衡是一位不慕当世功名富贵,严整法纪,打击豪强,具有多方面才能的科学家、政治家,从而提升了自己的文化素养。

2.对接高考,善于分门别类比较归纳,形成知识网络

古代文化常识牵涉甚广,内容庞杂,而且某一文化常识的出现往往不是单一孤立的,所以需要将这些知识点按类别分类整理,这样就会建立起一个清晰的知识体系。识记起来按照类别进行,这样有利于知识链条的建立。高考涉及的古代文化常识主要有如下类别:古代官职、人物称谓、教育科举、宗法礼俗、天文历法、古代地理、文学艺术、器物服饰等。

课本中的古代文化常识部分就天文地理、纪年纪时、姓名字号和礼仪制度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究梳理,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但是中国古代文化浩如烟海,皓首穷经亦只能见其冰山一角。因此,我们在梳理探究某一文化现象的时候,还是要尽量扩展、尽可能多地掌握,知其一也要知其二。

如教材中“河内、河外、河东、河西、河南、河北”。一定要分清楚是指黄河流域的那个地区”,我们就一定要明确:“河内”,古代指黄河以北的地区;“河外”,春秋晋人指河西与河南地区;“河东”,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指山西省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河西”,春秋战国时指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之西;“河南”,指黄河以南地区,具体所指范围广狭有异,秦汉时代称今河套以南地区;“河北”,泛指黄河以北的地区。这样“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以及“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中的相关概念就迎刃而解了。

再如教材中的“左”与“右”。不同时代、不同场合,其含义也不相同,需要我们特别留意,比较归纳。汉代以前,古人常以“右”为尊,即所谓的右尊左卑。周、秦、汉时以右为尊,故皇亲贵族称为右戚,世家大族称右族或右姓。右尊左卑表现在建筑上,豪门世家必居市区之右,平民百姓则居市区之左。在官位上,我们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时,文中有一句“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右”即为之上。至于在交际场合,其座次则以左为尊。因为古人坐北朝南,则左为东,右为西,故座次上以左为尊。再推而广之讲到古代把南视为至尊,而把北象征为失败、臣服。宫殿和庙宇都面朝向正南,帝王的座位都是坐北朝南,当上皇帝称“南面称尊”:打了败仗、臣服他人为“败北”“北面称臣”。再有,古人把贬职称为“左迁”也是一个证明。在车座上,古人乘车以左为尊,故常空出左边位置以待宾客。在身份方面,古时把贵族称为“右族”,把贫贱者称为“间左”。同时,在不同的朝代,人们对于“左”“右”的尊卑认识也并不一致,所以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分门别类比较归纳,建立起清晰的知识体系。

此外,还可以根据文体记忆,着重识记语录体、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等文史典籍;根据称谓记忆,着重识记尊称、谦称、雅称、婉称等人物称谓;根据年龄记忆,着重识记孩提、总角、童龀、豆蔻、及笄、弱冠、耳顺、期颐等年龄称谓;根据科举记忆,着重识记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及进士、状元、会元、解元、鼎甲、贡士、举人等科举考试称号;根据佳节记忆,着重识记元旦、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礼仪习俗;根据时辰记忆,着重识记夜半、鸡鸣、平旦、隅中、日中、日昳、晡时、人定等时辰称谓;根据天文历法记忆,着重识记星宿、分野、流火、北斗、天罡、节气、干支等天文历法;根据行政区划记忆,着重识记海内、六合、八荒、江表、淮左、关中、朔漠、京畿、三辅等地区简称。

总之,对于古代文化常识这一高考高频考点,应舍弃对基础知识的简单整理和机械记忆,运用有效、合理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学会融会贯通和迁移延伸使用。这样才能在高考面对文言文试题时调动平时所学仔细甄别比对作出精准的判断。唯愿以上备考策略能为考生精准解题及全面提高文言素养助一臂之力。

猜你喜欢
官职常识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健康常识我知道
宰相这一官职怎么来的?
健康常识我知道
常识:哪杯更冰凉
古代的任免升迁
谁远谁近?
“父母官”新注释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超越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