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炎症性肠病疗效的Meta分析※

2018-11-17 06:05王园园张国山刘密郁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21期
关键词:肠病炎症性西药

王园园 李 菲 张 驰 张国山刘 密郁 洁

(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7)

炎症性肠病 (IBD)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为主要临床症状。IBD的发病因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高原缺氧等因素有关[1]。近年来IBD的发病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有相关报道表明北美洲、北欧、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其工业化程度较高,发病率也相对较高。而随着我国的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2-4],本病具有病情反复发作、不易治愈等特点,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身心健康。目前西医在治疗IBD上主要用药有5-氨基水杨酸 (5-ASA)、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肿瘤坏死因子(TNF)等[5-6]。这些西药治疗具有一定效果,但副作用大、复发率高、且治疗费用昂贵。近年来随着针灸研究的不断深入,大量研究表明针灸治疗IBD效果明显,且具有安全性小、副作用小、费用较低的特点[7-14]。本研究对针刺治疗IBD的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分析评价其治疗IBD的疗效,为其临床应用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和排除标准 本文符合系统综述与荟萃分析优先报告条目:PRISMA声明报告规范的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Meta分析。

1.1.1 纳入标准 (1) 研究设计类型:所有针灸治疗IBD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是否采用盲法不限,随访不限,发表时间为2013年1月—2018年1月,其文献为中文文献或者英文文献。(2)研究对象:患者年龄、性别以及病程不限;诊断标准明确,第一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3)干预措施:治疗组的干预措施为针灸疗法或者针灸+西医疗法为主,对照组的干预措施为西药疗法为主。(4)研究结局:总体疗效,主要包括治疗的痊愈率、有效率、显效率、无效率等;总体症状积分,主要包括患者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症状好转情况积分;肠镜疗效评价;治疗前后病理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Baron内镜评分。

1.1.2 排除标准 (1) 非临床随机对照试验;(2) 动物试验;(3)对照组非西医治疗的文献;(4)样本含量少于随机对照最低要求(30例)的文献;(5) 会议论文与学位论文;(6)重复检出或发表的文献;(7)研究头针、眼针、耳、穴位埋线、注射等特种针法针具材料的文献。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检索收集及筛选 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检索有关中英文在线数据库,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百度学术知识发现数据库、SPISCHLAR学术资源等在线数据库,应用扩展的主题词或关键词进行检索收集,其中文检索词为“针灸”“炎症性肠病”及其它关键词,英文检索词为“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及其它关键词,检索时间为2013年1月—2018年1月,初步检索后,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对文献的标题及摘要进行筛选,如为随机对照,然后再对全文进行阅读与评估,最终将合适的有关针灸治疗IBD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分类评价。

1.2.2 质量评价 阅读文题、摘要及全文,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使用医学文献王4.0专业版及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进行研究信息的提取工作。2名研究人员独立采用Jadad评分法对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进行质量评价。如遇分歧,2名研究人员一起讨论解决,若仍有分歧,与第3名研究者共同讨论。Jadad量表计分法:(1)未随机/不清楚/假随机,记0分。(2) 提及随机但未描述具体的随机方法,记1分。(3)采用随机并描述了正确的随机方法,记2分。(4) 未实行双盲/假双盲,记0分。(5)提及双盲但未描述具体的随机方法,记1分。(6)采用双盲并描述正确的施盲方法,记2分。(7) 失访/退出未提及,记0分。 (8) 对退出/失访的例数和理由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记1分。

1.2.3 资料分析 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软件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比值比 (OR)及其95%(CI)表示疗效的效应量。对纳入研究采用 χ2检验进行异质性分析,当研究间同质性较好时 (I2≤50%或P<0.1),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当研究间具有异质性时(I2>50%或 P≤0.1),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若异质性较大或纳入的数据不能够采用Meta分析时则进行描述性分析。

2 结果

2.1 检索结果 最初共检索到文献有977篇,中文数据库901篇,英文数据库76篇,通过阅读标题、摘要及全文,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及经过分析讨论后,最终纳入11篇文献共836例IBD患者,所有纳入文献为公开发表在中国期刊上的文献,检索详细流程见图1。

图1 针灸治疗炎症性肠病检索详细流程图

2.2 纳入文献的基本情况及Jadad质量评分 对纳入研究进行Jadad质量评分,纳入的11篇文献都为低质量研究。纳入文献的Jadad质量评分结果及文献的基本情况见表1。

2.3 针灸取穴的归纳总结 中医讲究的是辨证施治,那么针灸讲究辨证取穴。对纳入的11篇文献进行测量指标与针灸辨证取穴的归纳总结见表2。

2.4 Meta分析结果

2.4.1 临床疗效分析 11个研究都报告了针刺组或针刺+西药组对照西药组临床症状改善,本研究将痊愈、显效、好转之和作为总有效,对纳入的11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详细结果见图2。(1) 11个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χ2=5.40,P=0.86>0.05,I2=0%<50%,可认为各研究间不存在异质性,故该研究数据分析采用固定效应模型。(2) OR=3.66,95%CI为[2.41,5.54]>1。 (3) 整体疗效检验 (Z=6.12,P<0.00001<0.01),可认为针刺组或针刺加西药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优于西药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发表偏倚情况为检验纳入的11篇RCT文献是否发生偏倚,以OR作为X轴,SElogOR为Y轴,绘制Egger漏斗图进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见图3。图形左右基本对称,表明11篇RCT文献存在的偏倚较小。

表1 针灸治疗炎症性肠病纳入文献的基本情况及Jadad质量评分

表2 纳入研究的测量指标及针灸辨证选穴

图2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炎症性肠病总有效率比较

图3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炎症性肠病临床疗效漏斗图

2.4.2 不良反应发生率 11个研究中有6篇文献报告了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体结果如图4所示。结果显示:χ2=2.82,P=0.73>0.05,I2=0%<50%,可认为各研究间不存在异质性,故该研究数据分析采用固定效应模型。 (2) OR=0.19,95%CI为 [0.07,0.51] <1。(3) 整体疗效检验 (Z=3.31,P<0.0009<0.01),可认为针刺组或针刺加西药组临床疗效的不良反应少于西药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图4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炎症性肠病不良反应率比较

3 讨论

本研究共纳入的11篇RCT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灸能提高IBD患者的临床疗效,在总体疗效方面优于常规西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低于西药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望在以后的针灸治疗IBD疾病临床工作中,为是选择针灸治疗还是西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纳入的11个研究中,在针灸治疗方面,有3个研究未进行详细的辨证取穴说明,其余研究都进行了辨证取穴,详细取穴情况见表2。其中天枢穴、足三里穴使用频率为10次,在11个研究中使用频率最高,其次为大肠俞、三阴交及上巨虚穴,在文献中使用频率分别为6次、7次、4次。从选穴的频次来看,11个研究的针灸取穴主要为大肠经之俞募穴以及主治肠道疾病之要穴。其中天枢是大肠之募穴,是阳明脉气所发,为腹部要穴,针剌或艾灸天枢穴对于改善肠腑功能,消除或减轻肠道功能失常而导致的各种症状,具有显著的功效。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穴位,能够理上、理中、理下,《四总穴》里有“肚腹三里留”,表明足三里为治疗肠腑疾病之要穴。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穴,能够治疗腹痛、腹泻、便溏等肠道疾病,上巨虚为大肠之下合穴,配合大肠之募穴,能够起到调理肠胃气机、泌别清浊的作用。故能够治疗IBD的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主要症状。大肠俞为大肠之背俞穴,主治腹痛、腹胀、泻痢等疾病。用到的其他穴位频次较低或者只用过一次的穴位不一一说明。通过总结这些穴位的辨证选取频次,望在今后能够为针灸治疗IBD的选穴提供更多的参考经验。

11篇文献有2篇文献未说明治疗疗程,11篇未采用盲法并未说明失访人数,仅有2篇文献做了6个月后随访工作及具体的随机方法,Jadad评分都为低质量文章,望在以后的临床对照研究中能有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文献,为指导临床实践提供更为有利、精确的循证医学证据。

猜你喜欢
肠病炎症性西药
营养干预方法可改善炎症性肠病
高盐饮食或可诱发炎症性疾病
炎症性肠病与肝胆胰病变
MDT在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
炎症性肠病与肠易激综合征重叠的意义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
扩心宁煎剂联合西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