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合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肺炎痰热闭肺型的临床研究

2018-11-17 06:05王增玲吴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21期
关键词:肺型甘汤麻杏石

王增玲吴 航

(1 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儿科,吉林 长春 130021;2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吉林 长春 130000)

肺炎在小儿群体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在中医学中将其称为肺炎喘嗽。临床中患者主要出现发热、咳嗽、气促鼻煽等症状,如情况严重,极有可能出现张口抬肩、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口唇青紫等症。小儿肺炎在中医学属“喘嗽”的范畴,多由肺脏娇嫩,形气未充,邪气易干,感邪后传变迅速,由表入里,六气皆从火化,郁而化热,炼津成痰,热郁痰结,以致肺气闭郁,宣肃失司,在临床上以痰热闭肺型较为多见。在采用中医药治疗时,通常需改善肺循环、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气道反应、提高肺功能等[1]。本文选取82例痰热闭肺型小儿肺炎患者,探讨小柴胡汤合麻杏石甘汤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8月82例痰热闭肺型肺炎患儿,数字随机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患儿均符合《儿科学》 (第七版)中的小儿肺炎诊断标准[2],均符合《实用中医辨病论治大全》中的痰热闭肺型标准,也就是患者出现壮热烦躁、喉闷痰鸣、痰稠色黄、气促喘憋、鼻翼煽动、目赤和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等症状。患儿均未合并严重并发症[3]。患儿家长均了解研究内容,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中男23例,女18例;年龄1~5岁,平均年龄 (3.36±0.85)岁;病程1~4 d,平均病程 (1.69±0.63) d;平均体温(39.00±1.00) ℃。对照组中男24例,女17例;年龄1~5岁,平均年龄 (3.45±0.71) 岁;病程1~4 d,平均病程(1.73±0.52) d;平均体温 (39.00±1.00) ℃。2组患儿基线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可临床比较。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包括吸氧、营养支持等,采用阿奇霉素10 mg/(kg·d) 进行静脉滴注治疗或是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口服0.375 g/次,2次/d,实施支气管解痉时应用氨茶碱3 mg/kg进行静脉滴注,实施止咳处理时可予以必嗽平,口服4 mg/次,2次/d。

观察组采用小柴胡汤合麻杏石甘汤治疗,基本方:柴胡30 g,黄芩9 g,人参9 g,清半夏9 g,炙甘草9 g,生姜9 g(切),大枣4枚 (擘),炙麻黄5 g,杏仁10 g,生石膏30 g(先煎),甘草3 g。可按照患儿体质、年龄、病情进行药量确定。如喘粗气短、动则更甚、脉象沉细可加入五味;痰多且黄可加入浙贝母;大便秘结可加入大黄等,1剂/d,以水煎之,分早晚2次服用。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

1.4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患儿体温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均消除,无肺啰音,血常规正常,X线检查症状均消除。显效:患儿体温、体征均显著改善,肺啰音明显减少,血常规显著降低,X线检查症状部分消除。有效:患儿体温、症状得到改善,肺啰音减少,血常规改善,X线检查症状缓慢消除。无效:患儿体温、症状未改善,肺啰音、血常规无改变。愈显率=(治愈+显效) /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研究采用SPSS 20.0完成数据的录入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儿治疗愈显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愈显率73.17%(P<0.05)。见表1。

表1 2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2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发热消退时间、喘息消除时间、咳嗽消除时间、肺啰音消除、胸片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s,d)

表2 2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s,d)

组别 例数 咳嗽消除时间对照组 41 4.82±1.32喘息消除时间3.03±0.42 2.36±0.96观察组 41 5.86±1.05 5.90±1.30 4.46±0.92 3.75±1.02 t值 13.069 10.462 12.069 11.562 P值 <0.05 <0.05 <0.05 <0.05发热消退时间肺啰音消除4.62±0.91胸片恢复正常时间9.35±2.63 12.42±2.71 16.482<0.05住院时间17.50±1.50 29.50±3.50 19.500<0.05

3 讨论

在中医学中,临床治疗小儿肺炎时,需按照患儿情况予以分型论治、分期论治,虽然治疗方法存在差异,但是均应根据肺炎发生发展过程的关键病因病机,且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进行随症加减治疗。在肺炎初期因外邪犯肺而致使患者出现风寒闭肺或风热闭肺,伴随疾病进一步发展,往往会出现邪气闭肺,痰瘀交阻情况,此时患者往往出现痰热闭肺或痰湿阻肺。在肺炎缓解期,尤其机体免疫力低的患者,病情极有可能迁延不愈,从而形成肺阴不足或脾肺气虚。

麻杏石甘汤最初记载在《伤寒论》中,此方可发挥辛凉宣泄、清肺平喘的作用,从而使得闭郁肺气得到有效宣畅、热盛肺热得到有效清泄,方中麻黄为君药,可发挥宣肺平喘的作用,石膏为臣药,可发挥辛甘大寒、清里热的效果,杏仁为佐药,可发挥降肺气的效果,甘草为使药,可安胃和中,此方配伍得当,可充分发挥清宣肺热、平喘止咳的作用[4]。经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麻杏石甘汤具有抗变态反应、镇咳平喘的治疗效果,而且能够降低细菌菌体蛋白合成,使得细菌超微结构得到有效破坏,对于细菌病毒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麻杏石甘汤煎剂可有效消除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在基本方基础上,按照患儿具体情况,增加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的药物,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5]。

小柴胡汤中的黄芩可发挥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对于呼吸道感染、咳嗽、肺部炎症等可达到良好治疗效果,可发挥较强的抗菌作用;炙甘草具有益气作用,可调和诸药;党参可发挥健脾益肺作用,对于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效果显著,且可增强肺脏免疫功能,提高抵抗力;大枣可归脾胃经,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作用,利于诸药充分发挥药性,使得诸药得到有效调节,利于元气补充;柴胡可发挥疏肝解郁的作用,对于胸肋胀痛等具有明显改善作用;炙麻黄具有缓解发热恶寒的作用;杏仁可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清半夏可有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诸药联合对于改善临床症状具有明显作用。小柴胡汤可降低体温、抑制细菌生长等。药效作用较为广泛,是一种临床常用药物。

经本研究可知,观察组患儿治疗愈显率为92.68%,显著低于对照组愈显率73.17%,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热消退时间、喘息消除时间、咳嗽消除时间、肺啰音消除、胸片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西医治疗通常是清除原发病灶、对临床症状降低控制等,使得临床症状得到缓解、病原清除。但是有的患者难以达到理想效果,甚至无效。观察组采用小柴胡汤合麻杏石甘汤治疗,可清宣肺热、平喘止咳、清热解毒,有效改善临床症状。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总之,小柴胡汤合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肺炎痰热闭肺型的临床效果显著,明显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肺型甘汤麻杏石
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信必可都保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寒包热证)的疗效研究
麻杏石甘口服液防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应用试验
不同影像学征象对手术切除的浸润性黏液腺癌预后影响的M eta 分析
抗疫良方麻杏石甘汤研究热点、发展趋势与前沿分析——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苓桂术甘汤联合美托洛尔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麻杏石甘汤改善肺间质水肿、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改善休克脱证的作用机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型与肺功能、CAT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观察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
射干麻黄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成人风寒闭肺型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
一氧化氮合成酶在不同压力氧气导致的肺型氧中毒中的表达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