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珺
(北京市朝阳区安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北京 100011)
对于慢性湿疹,目前的西医治疗方案主要是服用抗组胺药和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软膏。患者服用抗组胺药物往往只能短暂控制瘙痒症状,糖皮质激素类软膏虽能较好的消除肥厚、苔癣化的皮损,但停药后又趋复发,绵延数年至数十年而不能痊愈,甚至因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而出现皮肤的弹性减弱、皮肤局部的多毛、皮纹消失、皮肤的色素发生异常、面部激素依耐性皮炎等副作用[4-5]。且易出现停药反跳现象[6]。临床上以皮损多样性、自觉瘙痒剧烈、易反复发作等为其特点。笔者发现,运用潜阳封髓丹合五皮五藤饮为基础方治疗阳虚兼有湿热、血瘀型慢性湿疹取得甚好的疗效。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2月北京安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的慢性湿疹患者57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9例,男15例,女14例;对照组28例,男12例,女16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湿疹主症和中医症候积分方面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临床皮肤病学(第四版)制定[7]。慢性湿疹:多由急性或亚急性湿疹反复不愈而成,亦可一开始即为慢性湿疹。①皮疹具有多形性,患部皮肤增厚、浸润、色素沉着,表面粗糙,有少许糠秕样鳞屑、抓痕、结痂或皲裂,或呈苔藓化,界限清楚,外围可有丘疹、丘疱疹,或皮损呈粟粒至绿豆大小红色或暗红色丘疹、斑丘疹;②皮疹泛发全身或局限分布,多呈对称性,好发于手足、四肢屈侧及外阴、肛周等部位;③病程不规则,常反复发作,急性发作时可有明显渗出;④自觉瘙痒剧烈。
1.2.2 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2002年版)》拟订[8]。主症:①皮肤红斑、或暗红斑;②肿胀;③瘙痒;④右尺脉弱;⑤畏寒怕冷。次症:⑥舌质淡;⑦舌边齿痕;⑧苔黄腻;⑨手足冷;⑩喜冷饮,食冷则不适或腹泻。其中,必备条件是主证中的①~⑤即可诊断。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慢性湿疹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阳虚湿热证证型诊断标准;②年龄在18~60岁;③自愿同意参加临床试验观察,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能积极配合治疗者;④皮疹为原发皮疹,与职业因素无关;⑤未曾用药治疗或者治疗前14 d内已停用治疗本病的药物。
1.4 治疗方法
1.4.1 常规护理与对症支持 2组均采用相对统一的常规护理及对症支持疗法。常规护理:避免各种外界刺激,如持续高温、阳光持续性直射、热水洗烫、过度搔抓与摩擦、洗洁精等刺激性洗涤用品、动物毛、贴身穿非纯棉类衣物等;治疗期间生活规律,避免易致敏和有刺激性的食物,如海鲜、羊肉、韭菜、香椿、牛奶、鸡蛋、浓茶、咖啡、酒类等;减少精神紧张等不良精神因素方面的刺激。对症支持:外用氧化锌软膏保湿缓解皮肤干燥及瘙痒。
新建本科院校的大学文化极易因其母体中的校园文化与社会上流行但却难为大学容纳的思想意识的易接触性和反应性而扭曲变形甚至腐化变质。新建本科院校的大学文化建设要与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受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意识的影响。要警惕商业意识的冲击,倡导科学、学术精神;警惕功利主义的侵蚀,倡导本源性学习,练内功;警惕庸俗主义的腐蚀,倡导文明学习风气。新建本科院校要通过一系列社团活动特别是图书馆的学术活动等来推进大学文化建设。只有形成追求学术研究的大学文化,才能内化为学生的精神品质,自觉去阅读经典,深耕究底,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1.4.2 治疗措施 治疗组在常规护理与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潜阳封髓丹合五皮五藤饮为基础方:炮附片10 g(先煎),炙甘草10 g,黄柏10 g,砂仁24 g(后下),龟甲15 g(先煎),牡丹皮10 g,白鲜皮15 g,海桐皮10 g,地骨皮30 g,桑皮10 g,海风藤30 g,天仙藤10 g,夜交藤30 g,钩藤10 g,青风藤30 g。瘙痒甚者可选加地肤子30 g,苦参15 g,白蒺藜10 g等;渗出严重者可选加土茯苓15 g,苍术10 g等;斑疹色暗者可选丹参10 g,红花10 g、当归10 g等。药品由我院统一代煎。每天早晚饭后0.5 h。疗程为2周。
对照组在常规护理与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盐酸西替利嗪片每日1次,每次10 mg。本品为第二代抗组胺药,是选择性组胺H1受体拮抗剂,能阻断组胺对感觉神经末梢及血管系统的反应。
1.5 观察指标
1.5.1 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 采用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评分法 (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EASI) 进行评定[9]。皮损形态包括:①红斑:红色或暗红色炎症斑块,压之褪色;②硬肿/丘疹:皮损有针头大小丘疹或隆起的红色斑块;③表皮剥脱:角质细胞的层状堆积;④苔藓化:皮损浸润肥厚,角化过度。体征非常明显为重度3分;体征可立即看到为中度2分;体征存在,但需仔细观察为轻度1分,无皮损状态为0分。
1.5.2 不良反应 若治疗中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进行记录并及时处理。
1.6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痊愈:皮损全部消退,症状消失,积分值减少≥90%;显效:皮损大部分消退,症状明显减轻,积分值减少≥70%;有效:皮损部分消退,症状有所改善,积分值减少≥50%;无效:皮损消退不明显,症状未见减轻或反见恶化,积分值减少<50%。疗效判定时间为临床观察的第2周结束后。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非参数卡方检验。
2.1 2组患者总体疗效对比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7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见表1。
表1 湿热兼阳虚型慢性湿疹患者总体疗效对比 [例(%)]
2.2 2组患者慢性湿疹皮损形态(EASI)治疗后疗效对比 见表2。
表2 2组患者慢性湿疹皮损形态(EASI)疗效对比 (例)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未有人出现不良反应,其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上以皮损多样性、慢性期皮损局限浸润肥厚、自觉瘙痒剧烈、易反复发作等为其特点。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案常以清利湿热为主,但笔者在长期治疗湿疹的过程中,发现慢性湿疹因其病程绵长,患者早已出现虚实夹杂、阳虚夹杂湿热、血瘀等病理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①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红斑方面的疗效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中药在消除红斑方面与盐酸西替利嗪疗效相同;③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硬肿、表皮脱落、苔藓化方面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本研究所使用的处方为潜阳封髓丹合五皮五藤饮。潜阳封髓丹为潜阳丹和封髓丹二方的合方。潜阳丹为清代郑钦安所创,方药组成为附片、砂仁、龟甲、炙甘草。封髓丹最早见于《御药院方》,方药组成为砂仁、黄柏、甘草[10]。郑钦安在《医理真传》中言潜阳丹:“乃纳气归肾之法也。夫西砂辛温,能宣中宫一切阴邪,又能纳气归肾。附子辛热,能补坎中真阳,真阳为君火之种,补真火即是壮君火也。况龟板一物,坚硬,得水之精气而生,有通阴助阳之力,世人以利水滋阴目之,悖其功也。佐以甘草补中,有伏火互根之妙,故曰潜阳。”其临床主要用于一切虚阳上浮证。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潜阳封髓丹作用于血管神经、改善血管舒张[11]。合用五皮五藤饮,取其祛风、清热、通络、止痒之效。加强药物力量,丰富用药层次,扩展治疗范围。五皮五藤饮是皮科专家赵炳南老中医的经验方,细究方意,牡丹皮散风止痒,活血消肿;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牡丹皮中的有效成分丹皮酚,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的功效[12]。白鲜皮清热燥湿,疏风解毒。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鲜皮能成为中医皮肤科使用率极高的中药之一,与其抗炎、抗变态反应和抗菌等药理作用密切相关[13]。海桐皮善除湿利痹,清热化湿。地骨皮清热凉血,退骨蒸劳热。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地骨皮乙醇提取物对12种供试菌均具一定的抗菌活性,尤其对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更为明显[14]。桑白皮清肺疏肝,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桑白皮提取物具有抗炎、拮抗致炎递质组胺和5-羟色胺作用,提示其抗炎作用与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炎性递质有关[15-16]。此外,桑白皮中其他化合物也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17]。青风藤、海风藤、天仙藤祛风止痒,活血通络。青风藤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具有显著的镇痛、镇静、抗炎、抑制免疫、降血压等作用[18]。海风藤药理表现为抗炎、镇痛、抗血小板聚集及提高心肌对缺氧的耐受性[19]。夜交藤养血安神,祛风通络,专止夜间皮肤瘙痒。钩藤清肝解毒,祛风止痒。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钩藤的药理作用有消炎、抗氧化、降压、抗癌、抗癫痫等,与其化学成分密切相关[20-21]。全方并调寒热,无补泻过度之忧。
案 师某,女,62岁,2015年9月初诊。主诉颈部、腋窝瘙痒多年。外院诊断为“湿疹”。曾口服及外用大量激素类药物,未见明显好转。现症见颈部、腋窝呈斑丘疹、丘疱疹,无渗出,色暗红,可见抓痕,瘙痒不甚,边界不清,皮肤干燥,肥厚,可见色素沉着,平素喜饮温水,口苦伴口中异味,间断腰酸痛,眠差梦多,素畏寒,四肢不温;舌质淡红苔薄白、尖赤,脉沉弱无力。辨证:肾阳不足,虚阳上越,湿毒内蕴。方宗潜阳封髓丹合五皮五藤饮加减。拟方如下:炮附片10 g(先煎),炙甘草10 g,黄柏10 g,砂仁24 g(后下),龟甲15 g(先煎),牡丹皮10 g,白鲜皮15 g,海桐皮10 g,地骨皮30 g,桑白皮10 g,海风藤30 g,天仙藤10 g,夜交藤30 g,双钩藤10 g,青风藤30、土茯苓15 g,玄参15 g。水煎,分2次服。服上方7剂,患者诉皮肤干燥好转,色素颜色转淡,腰酸及畏寒症状减轻明显,口中异味及口苦愈。
按:湿疹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多形性皮损,对称分布,易于渗出,自觉瘙痒,反复发作和慢性化为临床特征,是临床常见的病证之一。 现代医学常用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具有一定的副作用。湿性主黏腻,故湿疹多病程绵长,病情反复难愈。该患者发于身体之上焦。无渗出,色暗红,皮肤干燥,肥厚,可见色素沉着,考虑上浮之虚火日久,阳气推动无力,局部血行不畅,寒郁凝结。口苦伴口中异味,尖赤,为邪气郁而化热,虚火转化为实火所致。平素喜饮温水,间断腰酸痛,眠差梦多,素畏寒,四肢不温;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弱无力诸症属肾阳虚衰。可见患者为虚实夹杂之症。故主用潜阳封髓丹取其温阳潜阳之功。合用五皮五藤饮祛风止痒、活血凉血、清利湿热。
基于西医治疗的局限性,许多学者已将目光转向中医药,力求寻找出疗效佳、副作用小、物美价廉的方药来治疗本病[22]。本研究结果显示,潜阳封髓丹合五皮五藤饮为主方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西药。此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