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园风采
——冰心

2018-11-17 14:07:36王炳根
书摘 2018年8期
关键词:司徒雷登燕京大学墨菲

☉王炳根

冰心在即将启程回国之际,便收到了燕京大学的路费,不仅兴奋,更是新奇。归国后的燕京大学已经不是出国前的那个燕大了,四月繁花时,已先后辞别了盔甲厂男校与灯市口女校的旧校区,六月开始迁入位于京郊的海淀新校园。两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冰心都未能见证,但司徒雷登与新校园建设的传说,却是时不时传入耳中。1921年,自从以六万大洋从陕西督军张树藩手上购得那一片荒废的皇家园林后,司徒雷登的大脑壳便在亢奋状态下运转,他要将燕京大学建在这里,要建成一座中西合璧的世界一流大学。

司徒雷登说的“附近废墟”,指的就是圆明园废墟,国人都将那些被英法联军烧毁的园林中的“玉砌雕栏”当作废墟而遗弃,司徒雷登却从废墟中找到了瑰宝。“玉砌雕栏”,何止这些,只要可以用得上的一切,都尽可能地搬了过来,从圆明园废墟中移来的一砖一石,在燕园都成了精美的古典元素。司徒雷登梦想的实现,两个人物起了重要的作用,一个是副校长享利·温特斯·卢斯,一个是毕业于耶鲁大学建筑系的亨利·墨菲。前者为燕京大学到美国四处演说、筹款,并且支持墨菲的建筑理念;后者将司徒雷登的梦想规划成蓝图,并变成现实。墨菲对中国古典建筑十分喜爱且谙熟,与司徒雷登校长的观点一样,认为新校园的建设应该是中国古典建筑和园林艺术的结合。规划中,墨菲熟练地运用中国古典造园手法:因地制宜、多轴线穿插、散点布置建筑院落,校园的主轴线指向玉泉山上的塔,校园主要建筑和湖面,都在主轴线上。这条主轴线由主楼定位,跨石桥,穿西门,连接京西玉泉山顶,从而使建成后的未名湖畔的博雅塔与玉泉山上的玉泉塔遥遥相望,形成巧妙的借景关系。但是,当时墨菲对燕京大学的建筑构想在有些人看来简直就是“空中楼阁”,要想实现如此宏大的建筑工程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仅仅用了六年的工夫,墨菲就成功地实现了这一宏伟的构想。

现在,冰心就要走进这座美丽的新校园了。从圆恩寺到海淀,一路还想着司徒校长筹款的艰辛。六年来,用司徒雷登自己的话说,不知道有多少次美国的“乞讨之旅”,从托事局、企业老板、金融大亨,到各种基金会等等,只要认为有可能捐款的,他都要上门去说服。有时是卢斯转了一大圈,他对有可能捐资的对象再行拜访,硬是通过他们的游说,一笔一笔的美金,从太平洋的彼岸,滚进了燕京大学的账户。而在国内,司徒雷登从军阀到政府要员,也都登门造访,动员他们解囊相助。美丽的燕园就是在这种顽强的精神之上建造起来的。

汽车将冰心送到娄斗桥旁的一座古香古色的大门前,抬头便见斗拱流彩的牌楼,琉璃飘檐瓦当,“燕京大学”的匾额悬挂在鎏金钉朱门之上。“校门左右两侧还有一对威武的石狮,鬓发虬卷,目光炯炯有神,使西校门更增加了几分庄严。”冰心惊叹其古典与豪华,中国大学的校门她见得不多,美国大学的校门倒是见了不少,尽管校园优美,但校门却很简易,有的仅是立了一个牌子,有的根本就没有校门,就是有,其如母校威尔斯利女子大学,也只是简单的两方立柱,连门楣也不曾有,校名就刻在旁边的一块牌子上。这燕京大学的校门竟是如此的气派,令冰心意外。

走进校门,便是雕栏石拱长桥,桥下是一片荷花池,莲蓬与荷叶在夏末的微风中,飘来阵阵清香。拱桥、莲池,也是典型的中国元素,冰心怀疑,这难道真是美国人建设的校园?也许文化是需要反观的,若在东方看东方,不一定能体味出它的经典与韵味,若从西方看东方,特色一下子便跳出来了,亦如自己从东方观西方那样,常常会对西方人并不是十分在意的景象大加赞叹,道理大概如此。冰心想着这些,便到了校园的主体建筑楼前,所见更具中国古典风格,歇山式加庑殿的大屋顶,灰色筒瓦、红色立柱、白色粉墙、蓝绿色调为主的斗拱彩画,无不透出古香古色中国书院式的气息,只有大玻璃立窗从西洋建筑引进,但并未破坏整体的建筑之美,反倒令室内采光明亮,弥补了中国古典建筑之不足。冰心站在楼前观看,庭院广场中还有两座精美的华表,楼的名字却是英文“BashfordHall(施德楼),这大概也是像美国一样,以捐赠者的名字命名?

这座体量宽大的楼宇,便是燕京大学的中心,校长、校务、注册等一切均设在这里,相当于美国大学的行政楼。冰心在这座刚刚启用的大楼里,拜见了校长司徒雷登,司徒校长对她回校任教表示了诚挚的欢迎,并且让校长办公室的人员,陪同冰心到校务处办理有关手续。在冰心的住房上,费了一些周折,最后安排在燕南园53号英美国籍女教师居住的小楼里。

之所以说是费了一些周折,原因是那时燕京大学虽已男女同校,但居住还是分得很清楚的,专门为女生建了四座三合院式的庭院。这四座庭院跟燕园别的建筑风格有所不同,精巧玲珑,幽静典雅,给人以“庭院深深”的感觉,像是古代富贵人家千金小姐的绣楼。四座庭院从整体上看似乎都一模一样,房间均为木制结构,雕梁画壁,古色古香;各有精巧灰顶红色小门楼一座,由灰色石砌虎皮矮墙联成一体。每座院内都有紫藤萝花架,五月之后,繁花缀满门楼,素静中有热闹。进入庭院中细细观察,还会发现每座庭院都有自己的特点,内部结构多不相同,门窗不仅形态各异,而且花色不同,展现出中国传统的木工雕刻艺术的丰富性。每座庭院中还有自己的食堂,女生们可以自己淘米做菜,在干净明亮的餐厅里集体进餐。不过,四座庭院并非全为学生居住,部分燕大中国籍的女教师也居于此。教师有两室一厅的单元,还可以在宿舍里开“小灶”。冰心也希望住进去,但由于来得晚了一些,怎么也安排不了,只得与英美教师住在燕南园吃西餐。不过,也有方便处,“因为女生宿舍的会客室里,是“男宾止步”的,男宾来访女生,只能在院门口谈话,而燕南园53号的会客室就可以招待男宾。“那时我的二弟为杰已考上燕大,三弟为楫也在预科学习,他们随时都可以到53号来看我”。

冰心在这个美轮美奂的校园里,在这种春风拂面的气氛中,开始了她的教学生涯。根据燕大规定,获博士学位留学归来任教,一般可聘为讲师,冰心的学位为文学硕士,但可能因为她的文名甚高,也被聘为讲师。担任讲师的冰心,教的是大学一年级的必修科——国文,用的是古文课本,同时,还为高班同学开选修课,其中有《欧洲戏剧史》。冰心说,教材用的是她在美国读书时的笔记,可照本宣科。当时,有个同学叫焦菊隐,只比冰心小三四岁,但爱听冰心的课,有时还会争论,一点不像师生。

刚从美国留学归来的年仅25岁的老师冰心,教学方法生动活泼,且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为了扩大学生的视野,活跃学习气氛,冰心还邀请一些校外的作家来班上讲课,介绍他们的创作体会和艺术观点,使学生保持与创作界、学术界的联系。

冰心邀请校外作家,自己也常被校外邀请,与文学爱好者座谈,与学生交流。自从归国后,北京大学就来邀请。北京大学的传统是学术空气十分活跃,除正常课外,经常开展社会学科与自然学科的各种演讲。这种学术演讲活动,有的由本校教授担任,有的则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前来作学术报告。冰心知道,李大钊、梁启超等人都曾前往北大作过学术演讲,因而,当接到北大的邀请时,开始有些胆怯,但终究还是去了。演讲地点设在北大第三院大礼堂,时间是下午四时,当日《北京大学日刊》发布广告,听讲的人很多,一个大礼堂坐得满满的,走廊上有人加座,窗前与门口也有人站立。冰心演讲的题目是《中西戏剧之比较》,着重讲了悲剧,先从悲剧的概念入手,到它的演变,到希腊、罗马、英国等悲剧的产生,侃侃而谈,全无了先时的胆怯,最后,冰心将演讲拉近至现实。

冰心将她专业的学识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融为一体,很能见出当时受五四运动影响的那一代知识分子的治学精神。这个演讲,程朱溪与傅启学将他们的笔记作了整理,交《晨报副镌》发表。

燕京大学的新校园,从总体规划到一座座的建筑,在世界大学之林当属一流,但真正让这座美丽的校园活起来、动起来、优雅与妩媚起来是在未名湖放水之后。冰心到校一年间,多次从几近干涸的湖底走过,但在之前,未名湖却是盛极一时,是为圆明园附属园林淑春园的一个湖泊,湖中的石舫和小岛,给清波荡漾、垂柳依依的湖面,既增添了稳重又产生了动感。淑春园为和珅所有时,成了这位朝中重臣的避静之所,湖心岛被筑成“蓬莱仙阁”。査抄和珅后,淑春园几易其主,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也殃及了淑春园,司徒雷登从陈树藩手上买下这块地皮时,已是一片荒芜。墨菲规划校园,找到了当时的资料,不仅保留了湖面的自然与形体,而且增加了它的历史容量与现代色彩,保留湖心岛的石舫自不必说,在与石舫遥遥相对的湖岸,建起了一座类似码头的牌楼,一切的建筑元素,都来自不远处的圆明园遗址,在北面与东面,建筑了与女生宿舍“四院”相配套的四座男生宿舍、男教师宿舍与体育馆。这些建筑体型阔大厚重,内部与女生四院木质结构不同,一律采用钢筋水泥,既具中国古典的造型,又有现代建筑中用电、取暖、自来水一应设施,给秀丽的湖面立起了阳刚之帆,这都是经典之笔。

生动的日子定在8月15日(1927年),冰心和在校的教职员工见证了这一个历史时刻。清晨的微风中,一行人来到博雅塔下,由司徒雷登校长与捐赠人代表博晨光教授,共同拧开了水塔专用的注水管开关,地下的清泉之水,经过博雅塔水泵的抽取与压力,跳着欢快的舞步,直奔低洼的湖底,在一片欢呼声中,博雅塔巍峨的倒影,从塔顶开始,一层一层地出现在湖面上,一波一波地映落在水中央。冰心一下子想到遗留在湖底的足印,一下子又想到慰冰湖中的投石,在湖水徐徐上升、层层起浪中,感慨万千。向湖中注水前后持续了二十余天,虽是假期,但冰心时常来校,一来校便要去看湖水多深了,博雅塔倒影多长了。有时在湖边还会遇到司徒校长和鲍贵思老师。

1927年秋季开学,燕京大学迁入新校区一年后,未名湖以大家闺秀式的优雅和端庄,出现在学子的面前。从西校门进入,穿过施德楼,便可闻清新水气,这是暑假离校前所没有的,等你涉过钟亭的山径,眼前的情景便如画中了:湖面碧波荡漾,秋风徐来,高耸的博雅塔影在涟漪中随波摇晃,湖岸与湖心岛的柳树、青枫,树冠已呈金黄,雍容华贵地环绕、妆点着碧水湖面,天光云影,若明若暗,如诗如画,鲜活地托出了一个人间天堂。老生们争相传诵,绕湖撩水,流连忘返,新生还未落座,便被窗外秀色诱走,那一年的未名湖啊,完全属于燕园人。

猜你喜欢
司徒雷登燕京大学墨菲
近代燕京大学与金陵大学农业改良路线的对抗
古今农业(2023年1期)2023-05-11 03:45:32
你找的是哪个墨菲
黎笑:用创新引领增长,用专注稳步前行
中国食品(2022年16期)2022-08-25 08:49:48
哪个墨菲
中国化、世俗化与世界化:司徒雷登的大学教育观
燕京大学社会教育述评
文教资料(2017年24期)2017-12-07 06:39:38
生于杭州归于杭州的司徒雷登
民主与科学(2017年5期)2017-11-06 09:00:51
司徒雷登:下级面前心虚气短
《无处不在的墨菲定律》
民国私立大学招生政策对生源质量的影响
科教导刊(2014年28期)2014-11-11 12:3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