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旭 云冠雄
省委站在新时代的高度,描绘了海南发展的美好新蓝图——生态岛、旅游岛、创新岛。目标已经明确,笔者认为,下一步的关键是: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立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新体制新机制,出台一系列既与国际接轨又接地气的配套政策;二要把官方目标转变为“人民工程”,广泛动员全体干部群众,凝聚人心,上下共济,共创美好新未来。
习总书记2013年视察海南时指出,“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最强优势和最大的本钱”“海南作为最大的经济特区,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推动改革开放、深化改革开放”“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总抓手就是建设国际旅游岛”“应该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努力使海南成为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今天,省委把生态、大特区、国际旅游岛作为新时代海南发展的三大优势,准确地体现了总书记的讲话精神。
海南三大优势中,生态优势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大特区和国际旅游岛分别是改革开放初期及国家工业化中期,国家对海南发展体制和方向的战略定位。三大优势是海南的特殊性所在,是三位一体的,是环境、产业和体制的统一,没有生态优势就不可能有大特区和国际旅游的优势。
建省办经济特区30年来,海南不断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大特区的发展道路,一步步趋于成熟,其中有成功经验,也有教训。大凡“老海南”都记得,建省办经济特区前,海南为积累发展资金出现了“汽车事件”;之后,在体制创新上探讨过“自由贸易区”课题,试验“小政府大社会”行政体制;在发展道路上,提出过“赶超先进”“一省两地”“西部工业走廊”“绿色崛起”等发展战略;在实践上,出现过“房地产泡沫”的教训……党中央和习总书记高瞻远瞩,根据时代背景和海南实际,指明了海南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定位,这对海南未来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指导意义。
贯彻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当前必须克服两个认识误区:一是历史虚无论。一些人把海南现状说得一无是处,认为大特区的发展不如内地,差得太远,更不用说较其他特区。这个认识错在漠视30年来海南各项事业迅猛发展的事实,错在不理解海南经济特区的特殊困难——三产滞后、人才匮乏、特殊体制不易落地,且没有发达的国家或地区作为近邻,人财物的流动受限。二是工业中心论。一些人认为,要高速度发展工业规模经济,工业能带来高财政,以工业来富省。海南的一些大工业项目确实对财政贡献巨大,但其对环境和人居的负面影响也是相随的。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靠牺牲环境获得的发展难以持续。
要发挥好三大优势,基础是生态,载体是体制,抓手是国际旅游岛。基础、体制和抓手最终归结为具体的政策,政府部门应组建专门智囊团进行政策的顶层设计。为此,一要出台一系列以生态平衡为前提的产业政策,保护好全国唯一热带岛屿的绿水青山。海南是全国人民的四季花园,房地产业要服从旅游业的规划,有序发展,不能在公共海滩上马低端粗劣的项目;保护好森林原生态,不能随意在河流发源地的山区搞污染型农业和房地产业,不再上马污染工业项目。二要深入研究中央当年给予海南的大特区政策。海南经济特区的体制仍在,制订比内地更加开放、更加优惠的经济政策的法理基础仍在,在贸易自由度、关税优惠、娱乐产业、国外旅客落地签证、国际轮船服务和划定封闭小区等方面实行特殊政策的空间很大。三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学习世界著名的旅游岛建设发展的有效管理体制和机制,将之转化为具体政策。在新时代背景下,海南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必然体现在国际旅游岛新体制新机制的政策上。旅游产业的基本要素是便捷、安全、娱乐、休闲、养生、博览等,夏威夷、马尔代夫、巴厘岛等旅游岛以及欧洲一些以旅游为主业的国家或地区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省借鉴。“全域旅游”作为空间概念,在政策体现上,不仅要有各类高大上的文体娱乐大项目,更要有遍及广大乡村和城市街道的小项目,实现“一城一镇一村一街”皆可游。
习总书记提出,“加快建设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生态宜居、人民幸福的美好新海南。”发挥三大优势,创新体制机制,建设生态岛、旅游岛、创新岛,其根本意义是促进海南的整体文明进程,最终目的是建设幸福岛,归宿点是人民幸福。建设美好新海南不仅是省委、省政府的奋斗目标,更是宏大的“文明工程”和伟大的“人民工程”。
“文明工程”要从基础文明做起。30年来,海南发展最突出、有目共睹的文明成就包括:一是基本建设长足发展,构建了四通八达的高速、高铁交通运输体系,城市建筑高速发展;二是近年在海口、三亚开展的“双创”“双修”活动,极大提升了城镇的综合文明水平。此外,广大农村近年水、电、路、通讯等条件大大改善,不少乡村开展了“美丽乡村”示范点的建设。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海南农村的现状不容乐观,除市县政府重点支持搞示范点的乡村外,一些乡村还存在垃圾满地扔、家禽到处跑、土地污染等脏乱差的问题,这是建设国际旅游岛不能忽略的问题。
对此,笔者提出五点建议:一是全面加强农村基础文明建设。政府制订基础设施及生态、卫生、美化、治安、建房、乡约等的管理指标,由村“两委”执行和监督。二是把城市“双创”“双修”的成功经验传导到农村。农村的“全域旅游”要建立在“全域文明”的基础上,文明的基础搞好了,美丽乡村自然产生,农村旅游服务业也会再这一过程中发展壮大。三是以旅游服务为引领,以旅游热点区域为重点,引导农村开展民宿、农家乐、果菜采摘、农田劳动、绿色出行、风情展现等服务产业的活动。四是将乡村旅游服务产业与脱贫工作结合起来。贫困村庄因地缘原因开发较少,大多具备生态旅游的条件。五是在集体不宜生产的闲置土地上尝试发展共享农庄经济。
习总书记说,“建设国际旅游岛,干部是决定因素。”“人民工程”需要人人参与,更需要干部引领。建设美好新海南离不开政策支持,而政策的落地生根离不开人,从这个意义讲,人人都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责任人,尤其是干部。海口、三亚的“双创”“双修”之所以取得成绩,政府主导和干部亲为起了带头作用。
如何发挥广大干部在建设美好新海南中的作用?笔者建议,一要继续保持省第七次党代会后“大研讨大行动”的态势,依据十九大制定的发展总战略,解放思想,让每个干部都思考国际旅游岛背景下大特区如何“特”起来;在主流媒体设专栏,定期发表一些敢创新、有见地的文章。二要加强官德教育。如果干部队伍为官不思、为官不为,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最终只会是纸上蓝图和口号。三是加快培养和引进能适应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新一代领导干部及各领域的人才,创造新机制解决干部老龄化问题。四是加大乡村和街道基层干部的选拔和培训力度,要有意识培养有知识的回乡青年担任村“两委”干部。基层干部是最接地气的“父母官”,是“全域文明”和“全域旅游”的战略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