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宽
城乡“五老”、法学会员、业余“警察”、扶贫干部,组织起来,他们就都是城乡治理的有生力量
社会治理,究竟该怎么治、如何创新?近年来,汉滨区结合脱贫攻坚、新民风建设,以“五老”调解顺民心、八千“红袖章”安民心、“三个清零”称民心,广泛动员干部群众、社会力量齐抓共管,形成社会治理力量的大融合。
老城办大北社区两户居民,都是有影响的老干部之家,因邻墙60厘米地界产生纠纷,官司打了几个回合,一个不让一个。
69岁的刘登荣在社区是一个老乡贤,接受任务后六次入户,抓住有利时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用古典“六尺巷”的故事,终于感化双方当事人,20年的拉锯战达成和解。
社会治理如何应对老龄化?汉滨区60岁以上的老人有18万多,占总人口的20%,老人既是社会治理服务的重点,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
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老军人和老乡贤这“五老”遍布城乡,他们威信高,说话管用。2017年初,汉滨选择基础较好的6个镇办试点,自下而上推选,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推荐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老军人、老乡贤为“五老”,村社区再好中选优,镇办培训后,就近进入镇、村综治维稳中心,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初步取得经验后,在全区广泛推开,有办公场所、有“五老”形象牌、有工作日志,包抓的区综治成员单位也主动帮扶,业务上给予指导,经费上大力支持。
茨沟镇还专门为“五老”制作了唐装,设计了“五老”徽章,设立了专门的调解室,老人的存在感、荣誉感一下子被激发了出来。
原瀛湖法庭庭长,该镇新建村70岁的徐少林,工作36年,调解的案件达5000余件,在当地德高望重,退休后又被聘为“五老”。去年,部分村民因为用电问题,准备组织人员到市委上访,老徐得知后,立即找到挑头人谈心:“现在党的政策好,千万不能上访,不要给政府添麻烦!”同时他又找到镇上、供电局做工作,用电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两年来,汉滨区充分发挥“五老”的地域、威望优势,利用身边人办身边事,调处小纠纷万余件,参与重大信访案件调解120多起。
百万人口的汉滨区,在编警察仅500余名,警力不足成为当下治安防控的老大难。
“作为一名退休职工,我申请加入‘红袖章’巡逻队,想在锻炼的同时补贴点家用,也想为街坊邻居做点事情。” 53岁的鼓楼社区女巡逻队长马真萍道出初衷。她每天用手机记录着七名队员的活动,在“红袖章”微信群里实时发出工作动态,被队员们戏称为“战地记者”。一年多时间,她记录的数据不断更新:协助查找失散儿童及走失老人18次,制止打架斗殴20余次,协助公安机关抓获偷盗砸车贼5名,化解矛盾纠纷50余起……
该区从前年起,在试点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红袖章”志愿者。“红袖章”的选拔,以身体健康、群众公认为标准,主要从治安积极分子、中心户长、网格长等平安志愿者中产生,低保户、贫困户和低收入户优先。全区“红袖章”巡逻队规模保持在8000人左右,由镇办、村社区统一管理考核,派出所民警带队巡逻。
在治安复杂的中心城区,还成立了“红袖章”专业巡逻队,由政府购买服务,25支巡逻队176名红袖章保持常态化巡逻。面对经费困难,采取向上争取一点、区财政挤一点、成员单位支持一点的办法落实解决。两年来,全区为“红袖章”队伍筹措经费300余万元,用于解决巡逻装备、人身保险和以奖代补等。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过去有困难找警察,现在有困难找“红袖章”,防汛抢险、疏导交通、维护治安,大街小巷、广场学校、公园夜市,风里雨里到处都有“红袖章”的身影。“我和我的队员一样,找到了退有所为、巡有所乐的存在感,上街巡逻是我们每天最重要的事。”马真萍感慨道。
随处可见的“红袖章”,犹如流动的摄像头,织牢了汉滨平安建设网底,全区发案减少、事故下降、纠纷减少,2017年全区社会治安满意率达到93.46%,创历史新高。
关庙镇包湾村民刘某因其子有工作未能进贫困户,卸下假肢摔在会议桌上示威;村民包某因对干部工作不满,借酒拿着锄头追赶包村的副镇长……
随着国家扶贫大战略的全面推进,全区60%以上的干部深入到乡村一线,对于振兴乡村治理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如何发挥好脱贫干部力量,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成为当下社会治理的重要课题。
治理从最乱处开始。包湾村刘湾社区是一个安置点,位于城乡结合部,社情复杂,矛盾突出,恶名在外。区委政法委工作队进驻时,社区路灯不亮,没公厕,群众意见大。罗俊康带领帮扶干部进村入户,工作上实行“三个清零法”——每个村民小组每个季度召开一次组民见面会,做到信访矛盾纠纷化解不欠账清零;党建、脱贫攻坚和经济发展任务不欠账清零;群众利益诉求及时解决不欠账清零。帮扶干部一个组一个组召开村民大会,讨论通过村规民约,评议“五老”、推荐好人,成立红白理事会,建立“红袖章”巡逻队,与群众交心做朋友,解难题促发展。饮水上山,修路拉电,产业建园,场地平了,厕所修了,路灯亮了。群众心悦诚服,民风正了。
在包湾村试点成功后,“三个清零法”在全区广泛推开,脱贫干部全员上阵,在完成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工作的同时,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化解。两年来,全区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万余件,为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汉滨区人口多、底子薄,历史遗留问题多。同时,中心城市建设、铁路复线、高速公路、机场迁建等重点项目推进,与精准扶贫的攻坚克难,社会矛盾纠纷增多,信访总量居高不下,化解任务十分艰巨。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法学会会员良好的法律素养、专业的从业背景和丰富的社会经验,在化解信访积案方面有着诸多优势。区法学会组织动员全体法学会员开展“三联两带一推进”活动,积极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大局。三联,即会长联镇办、理事联村组、会员联访户;两带,即带上法理课题、带上信访积案;一推进即推进城乡治理上台阶。
年初,区法学会与信访局沟通协调,选择了37件有代表性的信访案件,移交区法学会会员重点推进。目前,20件信访案件已经得到妥善化解,导入司法程序4件,其他案件也在有序推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