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莉
【摘 要】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高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认为高职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认识有正确倾向,但不够全面;对马克思主义实践有主动性,但存在功利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有存在感,但不够强烈。根据以上现状提出了应对策略:要使理论学习“活起来”, 使社团活动“专起来”,使通识教育“走起来”,使新理念“行起来”。
【关键词】 高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对策
习近平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同样的道理,高职大学生应该坚定理想信念,尤其要确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一、高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调查
通过对聊城职业技术学院2016级高职生的调查,课题组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涵盖医护、经管、建筑、农牧等四个专业大类。收回有效问卷490份,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达到98%。通过回收并分析有效调查问卷,得出高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的三个方面特点。
1、高职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认识有正确倾向,但不够全面
调查问卷中,高职大学生在回答“你了解马克思主义吗?”55%的同学选择了“知道一些皮毛”,15.7%的同学选择了“了解”,只有5.8%的同学选择了“一点也不知道”,说明当前高职大学生绝大部分对马克思主义不是陌生的,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在面对“你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理论成果等内容”问题时,65.6%的同学选择了“有所了解,但不全面”,只有5.6%的同学选择“比较了解”,还有近30%的同学选择“完全不了解”。由此可见,高职大学生绝大部分同学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有合理成分,但是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及形成的两大理论认识还不够全面、不够理性。
2、高职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实践有主动性,但存在功利思想
在调查中,当问道“你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原因时?”,49.8%的同学认为是“考试需要”,34.6%的同学认为是为了获得“入党资格”,只有5.9%同学认为“能够提高人的理性思维水平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剩下不到10%的同学认为“能够帮助自己较好的处理自我身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当问道“你是否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81.9%的同學选择“非常愿意”。在回答“你认为高职大学生的入党动机是什么?”时,76.9%的同学选择了“为了找到一个理想工作”。当问道“你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实践的关系看法时”, 76.8%的同学选择“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是理论之源”,87.1%的同学选择“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必要的”。由此可见,当代高职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实践有主动性的一面,但存在一定功利思想。
3、高职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有存在感,但不够强烈
高职大学生回答“对于马克思主义,你的看法?”时,35.9%的同学选择“是一种科学的理论,能够引导并督促一个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53.6%的同学认为“科学的,但是太枯燥、太深奥,难以理解。即使学习了也是有深不可测的感觉”,不到10%的同学选择“是一种伪科学的理论,该理论虚无缥缈,不值得信任”。当被问“作为“95后”,你怎样看待马克思主义的时效性?” 83.9%的同学选择“马克思主义仍然是人的精神支柱,具有现实意义”,只有9.8%的同学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6.3%的同学选择“ 不了解,不好评价”。当面对“你愿意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吗?”,62.9%的同学选择“可以,但是不一定持久。”因此,当前高职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有存在感,但不够强烈。
如何才能帮助并引导高职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呢?下面从四个方面来阐述。
二、促进高职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对策
1、使理论学习“活起来”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1]因此,要让理论学习“活起来”,以满足高职大学生的需要。同样“活起来的理论”也促进理论实现程度最大化。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例,该课程是高职院校必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该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较强,课时相对较多,课程内容讲授时不易找到高职学生的兴奋点,课程学习内容不易引起高职学生重视。怎么处理呢?个人的体会是,在开设这门课的过程中,尽量找到该课程理论联系高职学生专业实际的最佳结合点。怎样找呢?虽然概论课理论性强,但是却能在该课程中找出政治理论的一般规律,抽象出关键词汇,俗称关键词法,引导高职学生把这些关键词和自己的实际学习、生活及将来的岗位生活相结合。这样更能凸显概论课和高职大学生的联系,能让高职生找到学习理论的快乐及兴趣,还能指导高职生学习、生活及就业实践。比如,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为例,该章节中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理论性强,高职学生不容易理解,特别是讲到:由于社会主义社会初步探索过程中缺乏经验,我党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发生过认识的“偏差”,导致社会主义初步探索的实践上犯过“错误”。比如我党历史上的“大跃进运动”。说到“大跃进运动”,可以结合相关历史资料音频视频回放、历史情景再现,让学生对“大跃进运动”有感性、直观的认识,并引导学生思考“大跃进运动”有哪些积极及消极因素?比如“大跃进运动”违背了实事求是,虚报、浮夸等,但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方法来分析,认识任何事物都应该一分为二、辩证地认识,比如“大跃进运动”也有“积极因素”——老百姓热情、干劲高涨。把这些关键词“热情、干劲、虚报、浮夸、实事求是”抽出来和高职学生实际学习及生活相结合,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高职大学生目前面临的学习、生活及将来的就业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杜绝虚报、浮夸,需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这样一来,就容易让理论学习“活起来”。通过以上方法,高职大学生不仅掌握了“概论课”理论知识,而且能善于把这些理论和自身的实际相结合,从而指导实际生活及学习,从而实现学习目标。
2、使社团活动“专起来”
托克维尔认为:“最值得我们重视的,莫过于美国的智力活动和道德方面的结社。”[2]高职大学生社团活动丰富,社团种类繁多,但是以宣传马列为宗旨的社团为数不多,因此,建议在高职院校设立马克思主义学习社团。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透过事物的现象发现事物的本质。在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学习社团的成立需要遵循高职学生成长、成人、成才的规律,抓住高职学生入校后重要成长节点,围绕高职生入校、成长、实习、就业等重要环节,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讨及实践。以此减少高职生不良习惯、不良行为的产生及发展,帮助其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培养一部分高职学生成为具有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的青年学生,助力高职学生成长为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那么,这种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根本任务的专业社团如何真正做到让马克思主义信仰入 “脑”、入 “心”呢?首先,让高职大学生真心喜欢马克思主义。如何才能做到真正喜欢呢?比如,社团活动从剖析马克思青少年时期的真实经历入手,马克思在青少年时期是个“富二代”,但是他并没有坐享其成,最终他“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他说:“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通过剖析马克思青少年时期的真实经历,说明马克思从青少年时代就树立了崇高的理想信念。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青年群体——当代高职大学生也应该树立科学的崇高的理想信念。其次,成立青马社团励志故事讲解队,通过组织社团成员多读、多看、多讲马列励志故事及马列经典,更多地了解并理解马列,并在此基础上产生喜欢、欣赏、崇拜直至产生信仰。鼓励青马社团励志故事讲解队走近普通同学,扩大社团影响力,在更广大的同学中产生共鸣,让更多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萌发喜爱、产生崇拜、奉为信仰。
3、使通识教育“走起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家教育发展委员会曾指出:“如果专家受过广泛的教育,那么,必要时他就能通过自学来掌握新的科学而无须学习新课程。所以大学应反对过于专业化的倾向。”[3]爱因斯坦也曾指出,学生必须对美和良好的道德有深切的感受,否则仅有专业知识的学生,不过更像是一条经过良好训练的狗。因此在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要“走起来”。在这里,仅仅讨论通过高职课程“思政化”的方式让通识教育“走起来”。在高职院校,除了开设了高职思政課系列课程外,占课程比例比较大的就是专业课程了。针对于高职专业课程,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让高职专业课程不仅能体现专业育人效果,也能让高职专业课程“思政化”起来,体现高职专业课思政育人的特点。以高职医护专业开设的人体解剖学为例,在给学生讲到“人体结构”时,人体有八大系统,比如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以上八个系统的和谐运作才能构成一个健康的人,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其他系统及系统功能的缺失。讲到以上内容,专业课老师可以尝试引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如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任何事情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事物的联系有普遍性、客观性、可变性、多样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要正确认识事物,认识事物之间或内部联系并能够及时了解这些联系的变化及多样性。同样的道理,把这些基本认识和方法论融入到所学的人体解剖学的相关知识中,不仅可以让同学们真正了解并理解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而且借助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还能够对进一步的学习提供指导作用。这样既深化了专业学习,又加深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对学生的近期及远期发展都有事半功倍的成效。
4、使新理念“行起来”
著名经济学家杰里米瑞佛肯声称,21世纪“服务性学习可能会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方法。”[4]“服务性学习”是20世纪下半叶兴起于美国的一种创新型学习理念,现在多个国家已经有所发展,但在我国还没有受到广泛重视,把该学习理念运用于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层面的尤其少。把“服务性学习”理念引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层面,可以产生良好的思政课实践层次效果。因为该学习理念可以实现高职学生普遍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目标,“能使每个人都获得直接的体验和感受,进而在亲身实践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5]比如,以聊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学院思政课借助服务性学习理念。具体做法是:创建部门所属社团,由思政部教师专门指导,知行合一,理念是服务性学习,进一步讲就是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学生学习、生活及就业中起具体的指导作用。该社团借助一系列服务性学习活动促进思政课教学方式改革,通过义务服务老年公寓、儿童福利院献爱心等活动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对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打造服务性学习思政教育品牌。因此,服务性学习理念不仅让高职大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而且让高职大学生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与时俱进的,可以指导自身获取更大发展机遇和更高发展平台。因此,通过引入服务性学习理念,使马克思主义不断在高职大学生群体中生根、发芽、结果。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M].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 Jeremy Rifkin . A Civic Education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Preparing Students for a Three Sector Society[J]. National Civic Review ,1998(2).
[5] 王岳喜等.高职“基础”课服务学习型实践教学模式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8).
【作者简介】
尹 莉(1979—),副教授,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高职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