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科学专业文化素质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018-11-16 10:16冯雪
求知导刊 2018年27期
关键词:人文课外阅读素质教育

冯雪

一、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背景

丹尼尔·贝尔曾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中指出,后工业社会是围绕知识,为了创新和变革,实施社会控制和指导而组织起来的社会,这里的知识主要是技术知识[1]。进入新时代后,人们日益体会到日常生活及现实社会确实深刻地受到科学技术的影响,科技不仅影响人们的生命,更深刻地改变着社会。而高等教育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专业教育却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这一点,由此也出现了现有的学科教育无法从根本上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现象。

目前学术界关于文化素质教育的界定还存在争议,但是在关于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方面却存在诸多共性,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不同的机构及学者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文化素质教育的贯彻之中。文化素质教育不仅是针对理工科学生进行的,对文科生也需要进行文化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不是狭隘的人文知识,还包含科学文化知识。现在的现实是文科生可能不仅缺乏相应的科学知识还缺乏人文知识,理科生不仅缺乏相应的人文知识还缺乏科学知识[2]。

二、文化素质教育现状

为了解A校文化素质教育程度及主要期望,特进行了问卷调查、访谈等,对文化素质教育相关内容做了深入调研。

(一)文化素质教育平台

对A高校而言,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方式多样,平台丰富。第一,河洛大讲堂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平台,学校定期邀请国内外优秀学者或实务工作者向广大学生作主题报告。第二,学校还设有三彩艺术馆、中国石刻艺术馆等场馆。免费向广大学生开放。第三,学校还有异常丰富的社团活动,从内容上看,不仅有志愿活动性质的社团,还有关于艺术、心理、计算机科学、文学、法律等方面的社团。

(二)学生文化素质自评

通过对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自评,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对中国历史知识、中国政治知识等方面掌握得比较好,而对物理知识、生命科学知识、宇宙知识、西方哲学知识、西方政治知识等方面了解较少。这也意味着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更加熟悉与人文学科关联度比较高的知识,而对于专业关联度不高的知识了解较少。此外,人文社科专业学生更加熟悉中国的文化、历史、政治及哲学知识,而对西方的了解较少。

(三)学生对文化素质教育的期望

通过对学生的访谈了解到,更多的学生首先从实用性的角度来评价大学所学知识,更加偏向于期望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获得更多能够指导实践的知识。其次,学生还提到“日后有用的知识”,“有用的知识”不局限于对日后工作有用,更多包含对“做人”、提升素养、提升能力有用的知识。最后,学生还提到对人文知识的期望,希望能够拓宽知识面,有助于日后的工作。

(四)专业课中的文化素质教育状况

有52.94%的学生认为,了解一些科学常识能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加深对学科间联系的认知。另外,在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中,需要保持一定的理性,设置科学知识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就文化素质教育的效果而言,大四毕业生认为,通过四年的学习,他们的知识结构有了一定的变化,知识储备量增加,最重要的是思维方式的变化,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了,此外专业知识的提示也是他们在大学四年中收获最大的一个方面。

(五)学生课外阅读状况的调查

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学生一学期的阅读量并不大,大约在1~3本,也有少部分学生的阅读量在4本以上,新生阅读量少。大部分学生课外阅读主要是基于个人兴趣爱好,总体来看兴趣爱好以及丰富生活是学生主要的阅读目的,同时各专业学习也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各专业的学习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就调查结果来看,也有少量学生课外阅读只是为了打发时间。总体来说,大一新生具有良好的课外阅读积极性,除了阅读各专业相关书目外,也会根据个人爱好进行一定的课外阅读。

三、对文化素质教育现状的分析

(一)对文化素质教育的认识误区

1.文化素质教育与实践技能教育对立论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大学所培养的人才不仅掌握专业知识,而且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要求人才具有良好的实践技能,最好能立即拿到工作实践中运用的技能。同时,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走入工作岗位后发现,大学所学知識似乎与工作实际有很大脱节,用人单位也发觉大学毕业生实际所具备的技能与素养并不能较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普遍缺乏动手实践能力。这一矛盾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目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出现了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都无法满足各自需求的现象,即大学毕业生在毕业之际找不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用人单位找不到“有能力”的大学毕业生为本单位服务。这一社会现实有力地推动了高校教育改革,其中改革的一个方向即大幅提升高等教育中的技能课训练类课程,即倡导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增加技能训练、实验课程等,也倡导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多传授“对工作有用的知识”。

2.“文化素质教育”过时论

改革开放不仅使我国经济的发展搭上了快车,也深刻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及一大批高等教育学者的教育理念。其中的一个典型理念就是高等教育应该摆脱传统的教育方式及教育理念,与市场接轨,采取市场经济的方式。他们认为传统的教书育人,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大学生的方式已经过时了,应该直接依照市场所需调整培养方向,以使所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的需求。这种理念强调高等教育积极地“入世”,强调高等教育积极参与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但是却忽略了作为大学之本的根基是什么。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应该适时随着市场及社会的发展变化做出适当的调整,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也不应该是与社会脱节的人才,但是并不意味着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只是为市场经济所储备的工作人员,高等教育所培养的更是高素质的人才,是有内涵、有知识、有价值观、人生观、有创新精神、有理想信念的“人”,而这些较高的“素质”才是在未来能够不断创新、不断适应时代变迁、不断发展自我的不竭动力。单向输入“市场”理念往往很难塑造高素质人才,相反,实施有效的文化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真正的高素质人才。

(二)对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教师和学生都对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一方面,受到教学任务、就业指标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授课教师不得不调整教学方案、导向等内容,以满足各项客观考核指标的要求,但无法涉及更多有关素质教育的内容。而整个高等教育的就业导向也削弱了授课教师对专业课教学目的的反思,大多数授课教师对教学的反思仅停留在学校所重视的教法、教学规范等客观方面,而缺乏对教学思想、教学理念等的反思。事实上教学思想及教学理念给学生素质教育带来的影响才是最深刻的,教法、教学规范可能带给学生更多的“书面知识”,无法满足学生对“做人知识”“开发潜能”等方面知识的期望。另一方面,学生对“功利性”知识的追求有增无减。毕业生反映,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仍然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主要理由是就业难,普遍反映自己专业所学知识无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大部分课堂知识都是“无用知识”,所以大学生越来越偏好考证、考公务员、考事业编制等,最终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而在知识追求方面,师生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课堂上学生玩手机现象普遍是两者之间鸿沟的鲜明表现,教师在追求规范化、表演性教学,学生在追求功利性、新奇性知识,谁也无法吸引谁。规范化、表演性教学关注的不是学生,当然它的反思对象就不会是学生,不对学生进行反思当然更不会深入了解学生。学生则追求“实用性知识”,自然也会离课堂越来越远。

(三)学生对文化素质教育的期望

从学生的表述上看,学生普遍期望学习“实用的知识”,诸如“实践知识”“对日后有用的知识”“做人的知识”等。但稍作深入反思便可发现,学生自己其实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所追求的正是文化素质教育所要达到的效果。无论是“实践知识”还是“对日后有用的知识”,本质上反映出了学生对能力的渴求,学生真正缺乏的是将专业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知识”,其中实践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环节,但是作为中间桥梁的文化素质教育带给学生的思维方式、眼界、价值观等更是影响实践效果至关重要的因素。换句话说,学生内心是渴望文化素质教育的,不满足于仅掌握浅显的专业知识,不满足于现有的教学方式,无法唤醒学生集体对自身的反思。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大一新生每学期极其低的阅读量。大学生不仅对自己所追求的知识极其模糊,更不了解如何获取知识,大学生获得文化素质教育的方式较为被动,导致获取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缺失,这也就意味着学校所提供的静态文化素质教育平台无法对学生产生培养效果,这一现实进一步体现在课堂中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只有教师想方设法主动向学生输入文化素质教育内容,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对大学教育的期望,并化解学生自我学习的被动性。

通过上述调查和深入反思,发现A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平台广阔,文化素质教育资源丰富,但是文化素质教育效果不太理想。一方面,学生积极渴望能够学到提升能力的知识;另一方面,学生却在获取文化素质教育方面具有较强的惰性,积极性较差。而授课教师迫于各方面考核指标的压力,又不太重视文化素质教育,不重视对学生真正能力的培养,最终形成了学生与教师在知识追求方面的鸿沟。因此,亟须在本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尤其是在专业课教学中实施文化素质教育,以解决当下所面临的困境。

参考文献:

[1]邓伟志.社会学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2]欧阳康.新时期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及其实践导向[J].教育研究,2012(2).

猜你喜欢
人文课外阅读素质教育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