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菊
摘 要:对于体育学科而言,要培养时代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体育教师就要努力探索全新教学模式,构建具有创造氛围的课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体育教师应做到课堂上师生平等,切实尊重学生个性,教给学生必要的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体育课堂;创造氛围;创新素养;创造力;平等;个性;技巧
中图分类号:G421;G6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29-0043-01
对于体育、音乐、美术等被冠之以“小学科”的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素养方面,教师也不能等闲视之,因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所以,体育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素养方面也应该有所作为。那么,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应该如何营造创造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呢?
一、师生平等的课堂关系是营造创造氛围的基础
无论任何学科的课堂教学,都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互动。这种沟通与互动在很多情况下表现是不同的,但无论怎样,不管是有声的还是无言的,都应该是双方心灵上的沟通与互动。教学实践证明,如果师生之间在课堂上关系和谐融洽,特别是在面对新知之时,能够以平等的姿态和地位参与其间,就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动性。尤其在体育课堂上,教师更要营造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要特别体现出对学生的关爱之情,因为这是体育课的学科特点所决定的。从教学反馈来看,学生如果能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那么无论做什么样的活动、什么样的动作,都能够以饱满的热情主动去做,并且力争做好。很难想象,一堂课下来,师生之间如果没有良好的沟通与互动,那么要想完整、顺利地上完课,将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
例如,教学“单手推实心球,双手从头后向前抛实心球”这一课时,教师要想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对他们的关爱,就要让学生先对自己的身体素质有大体的了解,要让学生认识到有很多同学的身体素质是不过关的。这样,学生就能够感受到教师是为他们的健康着想。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感恩教师之余,明确自己今后锻炼身体的方向,并且做到以实际行动来对待。同时,应该让学生体会到在本课学习中通过自己的努力,上肢力量和身体的协调性都得到了发展,而且在实际练习中能够感受到运动的快乐。这样,学生就能从教师的关爱中获取自信和满足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就会变得越来越顺利,从而营造良好的创造氛围。
二、切实尊重学生个性是营造创造氛围的关键
体育教师既要注重學生的整体发展,又要照顾到学生个体。体育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展教学活动,做到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全面提升他们的活力。而教师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就必须切实尊重学生,做到对学生自我表现心理的尊重。在此基础上,还要鼓励他们在具体的活动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倡他们进行大胆的创造,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例如,教学“单杠:单挂膝摆动上”这一内容时,教师对动作要领进行讲解是必不可少的。同时,教师的示范同样不可忽略。但是,仅凭教师的讲解和示范,显然是难以实现教学目标的。这时,教师就应该强化学生的存在感,如可以亲自帮助学生完成单挂膝摆动动作。完成这一动作后,可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比较满意的地方,还存在什么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如何改进等。然后,再让学生们在“一对一”的保护与帮助下完成该动作。在学生们的“一对一”活动中,教师要走到学生们中间认真观察,寻找几位出色的目标学生。最后,再让这几位学生进行演示,并要求其他学生进行点评,点评内容主要是找缺点、找问题、找点子。这样做,既能够让学生体会完整的动作,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又能够让每位学生充分地发挥,让他们各尽所能,收获成功和自信。同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只有切实尊重学生个性,才能真正做到营造创造氛围。
三、教给学生必要的方法和技巧是营造创造氛围的保障
一般来说,体育课的开设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发展助力。比如,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能够受用一生的锻炼方法及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体育锻炼的意识,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等等。而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说,体育教学最为关键的是让他们掌握一定的锻炼方法和技巧。可以说,这是营造创造氛围的重要保障。
例如,引导学生学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时,教师应让学生体会蹬、伸、压、拨等动作。对于其中的每一个动作要领,教师都必须向学生讲清楚。如对于“蹬”这个动作,要让学生明白两脚前脚掌应如何;对于“伸”这个动作,需让学生做到伸展腰腹;对于“压”和“拨”的动作,要让学生做到手指以及手腕动作正确。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讲解这些技巧和方法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语言的趣味性,要讲出新意来。这样,才能够唤起学生的兴趣,营造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课堂氛围。
综上所述,体育课堂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愿望和创新素养,离不开课堂氛围的营造。而要让体育课堂充满创造的氛围,体育教师需要做出不懈的努力,应做到师生平等存在于课堂,切实尊重学生个性,教给学生必要的方法和技巧。
参考文献:
[1]金福齐.如何利用体育课培养学生创造力[J].教育,2016(03).
[2]王楗.体育课中如何通过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J].成才之路,2015(01).
[3]朱春梅.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初探[J].吉林教育,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