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陷阱问题设置

2018-11-16 12:33倪青林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拓展时机设置

倪青林

[摘 要]数学教学要为学生设置陷阱问题。设置陷阱问题的要注意时机,还要注意深度。在学生惯性思维犯错处、疑惑处和知识拓展处设置陷阱问题,能增强陷阱问题的作用,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深度。

[关键词]陷阱问题;设置;时机;思维;拓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32-0063-01

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带有迷惑性的陷阱问题,可以增强解题思维的悬疑性和教学情节的曲折性,人为制造教学情节的高潮,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

一、在惯性思维后设置陷阱

以“数对确定位置”为例。在学习了用数对表示现实情境中的方位后,笔者出示图片并旁注“(1,4)、(2,4)、(3,4)”几个数对,让学生根据数对找对应位置。学生经过初步观察,判断这几个数对对应的位置均在第4行。笔者借机提问:“表示同一行的数对有什么特点?”学生有的回答:“前项从小到大依次排列,后项相同。”有的回答:“如果几组数对表示同一行的位置,那么前项不同,后项必须保持一致。”笔者继续诱导,问道:“如果仅限于表示某一行,用几组数对太烦琐,可以只用一组数对表示,不确定的数字则用x代替。 ”

随后,笔者让学生按照这种方法尝试用一组数对表示第4 行。略作思忖后,有的学生提出用数对(x,4)表示。紧接着,笔者随口说出数对,要求对应座位上的学生听到后马上站起来,比试谁的反应最敏捷。笔者依次报出“(3,6)、(x,6)、(x,2)、(1,x)”几个数对。当报出第一个数对时,座位在(3,6)上的学生霍然起身,完美地回应了教师;当报出第二个数对时,坐在第六行的学生有的很快就站了起来,有的则是在同学的提醒和拉拽下才站起来的;当报出第三个数对时,所有坐在第二行的学生整齐划一地站了起来;当报出第四个数对时,第一行的学生动作一致地站了起来。

二、在不对劲处设置陷阱

笔者将数对(1,x)板书出来,有学生开始产生了困惑。学生有的质疑数对(1,x)对应的位置并非第一行,有的直接提出,前项的数字1代表的是第一列,后项代表的是行,而后项数字为x,则表示任意行,即(1,x)代表的是第一列的任意位置。这时,全班学生都反应过来,第一行的学生恍然大悟,除了位置在(1,1)处的学生没动,其余全都坐下了。同时,第一列的学生才缓缓起身。接下来,笔者让学生辨析(x,1)和(1,x)的区别,并布置小组合作研讨。小组交流的结果为,(x,1)表示同在第一行,分属于不同列,而(1,x)表示同在第一列,分属于不同行。也就是说,(x,1)表示整个第一行,(1,x)表示整个第一列。

在训练了两个同行不同列的数对后,设置行列互换的“陷阱”引起学生质疑,通过辨析(x,1) 和(1,x)的区别,让学生深刻理解数对表示位置的原理。

三、在拓展处设置陷阱

以“确定起跑线”为例。在前面的教学中已经通过探究推理出相邻跑道起跑线的计算公式为“起跑线间距=跑道宽×2×π”,于是笔者让学生运用该公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玩具总动员的运动会上,玩具们比赛时修改了跑道宽,你能帮它们计算出相邻跑道的起跑线应往前移动的距离吗?

(课件出示:400米的跑道,跑道宽1.5 米,起跑线应该依次往前移动多少米?)

生1:[1.5×2×3.14= 3×3.14 =9.42](米)。

师:如果将400米跑道改为200米跑道,跑道宽为1.25 米,起跑线又该依次往前移动多少米?

生2:[1.25×3.14=3.925](米)。

师:为什么此时的起跑线间距=跑道宽×π,而不再乘2 呢?

生3:因为200米相对于400米缩减了一半,只跑了一个弯道,因此只须增加一个跑道宽。

师:本校的环形跑道一圈全长200 米,跑道宽为1.25 米,下周即将举行200米短跑赛,请你帮忙算一算,起跑线的前伸数应为多少?

学生一致推出答案[1.25×3.14=3.925](米)。有一位学生提出异议,他坚持认为应该是[1.25×2×3.14=7.85](米)。对此,笔者启发道:“同样是200米的跑道,计算前伸数时,为什么一个要乘 2,另一个却不用?”有学生提出:“200米是跑道一圈的总长,跑一圈要经过两个弯道,跑道宽就要增加两个,因此前伸数=跑道宽×2×π。而前一题中,跑道的总长是400 米,跑 200 米只需经过一个弯道,跑道宽只加一个,所以不用乘 2。”此时,其他学生恍然大悟。

在归纳出计算前伸数的公式后,教师设置“陷阱”,“环形跑道一圈全长为200米,跑道宽为 1.25 米,请计算前伸数。”学生果然中计,一见“200米”就想当然地认为要加上一个弯道,却忽视了200米是跑道全长,应有两个弯道的事实。事实证明,经历这一误判、辨析、自评的过程,学生对计算相邻跑道起跑线间距的方法理解更深刻。

陷阱问题要设置在学生的痛处和痒处。在学生越出其不意处设置陷阱问题,引起的冲突就越激烈,學生释疑解惑后悟出的道理也就更全面、更深刻。

(责编 吴美玲)

猜你喜欢
拓展时机设置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两个人结婚的最好时机
畅想 把握每一次时机跨越成长
师生互动4时机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孟子》课堂拓展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地铁出入段线转换轨设置
作战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