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凯芬
[摘 要] 激励教育,是应用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管理学理论,激发和唤醒学生的内动力。组建学习小组,利用学习竞赛激励;巧设教学环节,运用导向性语言激励;加强师生互动,采用作业批改激励等方式,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升其学习能力,提高其学习效率。
[关键词]教育;激励;竞赛;评语;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30-0038-02
激励教育,是应用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管理学理论,激发和唤醒学生的内动力,使学生从“被成长”中产生生命自觉,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士通过研究发现:一个人在没有受到激励的情况下,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受到正确且充分的激励时,就能发挥其能力的80%~90%,甚至更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激励的程度不同,对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和学习效果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其原因是,学生的学习效果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学习能力;二是动机激发程度。相对学习能力而言,动机激发程度是较易发生变化而又可以控制的因素。成功激发出学习动机的学生,调动了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可以通过自己努力而取得较好成绩,进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获取更好的学习效果。反之,学习能力再强,若不能进行有效激励,学习动机不强,也难以取得好效果。可以说,在教学中进行激励教育才是真正的教学艺术。
一、组建学习小组,利用学习竞赛激励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人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在课堂上进行分组学习比赛等活动,既能开拓學生的解题思路,又能通过对比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缺点,激发学生的争先意识。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完成目标任务,而且学生在合作、沟通中能达成共识,学会与人合作,更全面地认识事物,有更多的机会表达思想,从而在学习过程中更有成就感,更具激励意义。如《探索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一课,通过创设“教师手上两个圆的位置关系”的情境,出现了几种不同意见之后,教师提问引导:想不想通过我们自己动手操作得出正确结论?激发学生探究意愿之后,可开展如下活动。
(1)利用手中的两个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比较一下圆与圆有什么位置关系。
(2)各组组长做好记录,将结果登记在记录单上。
(3)动作迅速,分工合作,比一比哪一个小组用时最短,最先完成(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4)小组交流活动结果。
结果:第一组:圆与圆有相交的位置关系。
第二组:圆与圆有相切的位置关系,包括外切和内切。
第三组:圆与圆之间有不相交的位置关系,包括外离和内含。
第四组:圆与圆之间有同心圆的关系。
活动过程中,各组都非常积极地投入其中,组长除了参与探究活动,还要指挥协调各组员互动,记录结果,活动井然有序。小组成员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用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发挥了的智慧,获取了知识,更多地享受到合作带来的快乐,大大激发出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二、巧设教学环节,运用导向性语言激励
课堂上,教师运用启发性语言和富有激励性的评价语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教学沪科版七年级《数据的收集》时,一开始我就提出“在我们班的所有同学中,喜欢的球类活动人数最多的是篮球!老师的这一说法,你同意吗?”的问题给学生,学生在下面有不一样的声音。再追问“元旦快到了,班级要举办一场大家最喜欢的球类比赛,如果由你来策划这次活动,你将如何安排?”通过这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他们开始热烈讨论,积极想各种办法解决问题。经过讨论,学生得出结论:需要调查统计。再把调查统计深入探究下去“如何进行调查统计呢?怎样才能了解到本组的同学最喜欢的球类活动是什么呢?”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带着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合作学习,分组探究贯穿整个课堂。通过学生自己调查,自己收集数据,获得了可靠的结论,班上同学喜欢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排球以及其他球类的人数各是多少。这一系列教学环节的设计,既让学生自主学习到什么是调查统计、怎样设计调查问卷、怎样整理数据,又让学生通过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事例激发起对所学知识的极大兴趣。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每个人都争先恐后想办法解决学习问题。然后让学生上台分享、交流学习成果,学生从中体验成功,享受学习的快乐。
三、加强师生互动,采用作业批改激励
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过程的延续,通过布置学生作业,可以检查其学习效果,巩固其所学知识。在作业批改中,教师通过鼓励性评语,既能拉近师生关系,又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我班有一名学生,小学基础比较薄弱,学习积极性也不大,导致考试成绩在班上排名比较靠后。通过跟这名学生进行沟通,我帮他找出成绩不好的原因:小学没有培养出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上听课不认真,课后不主动学习,甚至有点厌学。双方面对面沟通时,我明显感觉这个学生比较消极,对学习没有信心。但是之后在批改他的作业时,我发现在作业后面,他写了一句话:老师,我也想考高分,我再也不想排在班级后面了。从字里行间我感觉到了他被唤醒的上进心和求知欲,除了批改当天的作业,我也在作业本上回复了他:加油!老师希望看见你的进步。从此,他会隔三岔五地在作业本上写他学习方面的困惑,也会开心地说自己的进步。而我把握好时机,对他及时地提醒和激励,有时会在他的作业本上写“这几天作业做得不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要想成功,一定要坚持。”“有付出,一定会有收获。”等。我发现,这个学生变得爱写作业了,口答问题也积极了,考试成绩稳定上升,超过了班上好些同学。此后,我在批改作业时,常常写上“你真棒!老师还没想到这种方法,我要向你学习。”“这真是奇思妙想,好极了!”“你有这么大的进步,老师为你高兴!”“如果再仔细点,成功一定属于你。”之类的评语,进行恰当的表扬,让学生在作业中也获得成就感。除此之外,我还把作业完成好的学生名单每天都在全班公布,进行表扬,展示他们的作业,给其余学生树立榜样,希望能对每个学生都产生激励作用。
另外,教师在课堂提问过程中还要实行鼓励性教学,注意知识的深入浅出,设计问题时力求简单明了,当学生回答正确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如果答错也不应加以指责,而应帮助他们分析,鼓励他们再次找出答案。表扬和鼓励是推动学生进步的动力,也是学生不断增强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的知心朋友的关系。学生学习质量的优劣取决于师生间的双向努力,取决于良好的班级学习风气。对于缺乏毅力、暂时表现后进的学生,教师更应在学习上关心,在生活上帮助,对他们取得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关心以及殷切的希望。
在教学过程中,激励教学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由激励产生的效果也是明显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多运用激励教育,可以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使其更加完善。
[ 参 考 文 献 ]
[1] 尚阳.你在为谁读书[M].武汉: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
[2] 邵瑞珍.教育心理学(修订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 诺 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