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可,王远宏,常若葵,刘慧芹,李二峰,张斌
(天津农学院 园艺园林学院,天津 300384)
土壤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的和重要的自然资源。土壤真菌及其群落结构组成对生态系统可产生深远影响,对生态系统的平衡也具有重要作用。真菌是土壤微生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参与有机物质分解。
玉米秸秆在自然条件下腐解速度缓慢,时间从3个月到半年不等,若直接焚烧,不仅危害公众健康,还造成环境污染。为解决这一问题,各国学者进行了不懈努力,秸秆腐熟技术应运而生,其原理主要是利用真菌在高温(40~60 ℃)下有效分解作物秸秆中的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1],使秸秆中所含的有机质及磷、钾等元素成为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并产生大量有益微生物,刺激作物生产,提高土壤有机质,改善作物品质。当温度超过65 ℃时,真菌的活跃度降低,秸秆腐熟作用下降[2]。本实验从土壤中提取和鉴定真菌DNA,并将得到的真菌进行耐高温实验和纤维素降解实验,旨在筛选出可用于秸秆腐熟的真菌菌种资源。
1.1.1 供试菌株
土壤中提取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棘孢曲霉(Aspergillusaculeatus)、土曲霉(Aspergillusterreus)、烟曲霉(Aspergillusfumigatus)、青霉(Penicilliumsp. BAB-1995)等真菌,均保存于天津农学院植物病理实验室。
1.1.2 供试仪器
全自动高压灭菌锅(厦门致微),HB.B11.600-S-Ⅱ恒温培养箱(上海跃进),MJP-150霉菌培养箱(上海培因),TGL-16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湖南湘仪),超净工作台(苏州安净),梯度PCR仪(美国Bio-Rad),智能恒温振荡器(德国Bottmingen),电泳仪(日本Advance),HNY-2102C立式摇床(天津欧诺),恒温恒湿人工气候培养箱(德国Climacell),电热恒温干燥箱(天津泰斯特),精密电子天平(美国Ohaus)。
1.1.3 供试材料
PDA固体及液体培养基,用于真菌培养;纤维素酶鉴别固体培养基,用于纤维素酶测定。玉米秸秆样品,采集于天津市武清区及宝坻区。
1.2.1 真菌收集
从天津、内蒙古、甘肃、山西、浙江、广西、贵州等地的发病作物根际采集土样,土样采回后于4 ℃冰箱中保存。将采集得到的土样置于室温风干,过60目筛后,取5 g土样,溶于100 mL的无菌生理盐水(1%,质量分数)中,28 ℃、200 r·min-1充分振荡30 min。取摇好的悬浊液,10-1、10-2、10-3、10-4梯度稀释后分别涂布于PDA平板(每150 mL PDA加入100 μL硫酸链霉素,防止细菌污染)上,每个平板涂布200 μL,28 ℃倒置培养48 h,挑取真菌单菌落,进一步纯化培养。
1.2.2 真菌鉴定
将已长满真菌的平板,用无菌药匙刮下菌丝放置在灭菌的研钵中,加入适量液氮研磨成粉末状。用Solarbio公司真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货号:D2300)提取真菌DNA,取1 μL DNA上清液作为模板,引物使用ITS1和ITS4,序列分别为5′-TCCGTAGGTGAACCTGCGG-3′和5′-TCCTCCGCTTA TTGATATGC-3′。PCR体系(25 μL):模板1 μL,dNTP 0.3 μL,10×缓冲液2.5 μL,引物(ITS1和ITS4)各1 μL,Taq酶0.15 μL,ddH2O 19.05 μL。PCR反应条件:95 ℃预变性5 min;95 ℃变性30 s,52 ℃复性1 min,72 ℃延伸1 min,重复40次;72 ℃延伸10 min;4 ℃保存。
PCR所得产物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后,送至生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测序。将拼接序列在NCBI(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数据库上进行BLAST比对。
1.2.3 耐高温实验
将得到的31株真菌进行编号,用打孔器从真菌PDA平板重新转接真菌,置于45 ℃和50 ℃真菌培养箱中培养,每菌株设置3个重复,7 d内观察并记录生长情况,第7天进行拍摄记录。
1.2.4 纤维素酶实验
利用平板透明圈法[3],取新鲜培养的真菌培养液,使用牛津杯分别接种到纤维素酶鉴别培养基平板上,42 ℃培养,定时观察真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以及透明圈的形成情况,同时测量透明圈直径,实验设置2个重复,取平均值。
1.2.5 秸秆腐熟实验
经上述实验,将筛选出的5株真菌制成PDA菌液。选取粗细与长度接近的完整玉米秸秆,将其截成3~5 cm小段。称取50 g秸秆小段放入40目尼龙袋中,编号,将样品置85 ℃烘干处理6 h,准确称量并记录每袋质量。将上述秸秆样品取出,放入方形玻璃器皿中,分别倒入前述5种样品菌液,同时设置清水对照(CK),放在恒温恒湿人工气候培养箱内,温度设置为50 ℃,相对湿度70%,密封保存。分别在实验10、20、30 d取出处理样品,放置85 ℃烘箱中烘干6 h,准确称量并记录每袋质量。分别按10、20、30 d腐解时间计算秸秆失重率[4-5]。每处理重复3次。
将重新转接的31株真菌在MJP-150霉菌培养箱中32 ℃培养7 d,筛选出可以生长的真菌。将选出的真菌再次接种,在45 ℃和50 ℃培养箱中培养,第7天观察并记录生长情况。实验发现,只有14号、15号、23号、30号和37号菌株可以在50 ℃的高温下生长。其中,14号分离自天津北辰区核桃林,15号分离自内蒙古包头玉米地,23号和37号分离自河北沧州黄瓜田,30号分离自内蒙古草坪。
取14、15、23、30、37号菌株进行测序、比对,结果显示,37号菌株与灰盖鬼伞蘑菇(Coprinopsiscinerea)亲缘关系较近,14号、15号、23号、30号菌株与烟曲霉(Aspergillusfumigatus)亲缘关系较近。37号菌株、14号菌株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
如图2所示,14号、15号、23号、30号菌株在纤维素酶鉴别培养基中均能够正常生长,并形成透明圈,但4株菌产生的透明圈较小(表1),且颜色较淡。4株菌中,14号和23号菌株可以使纤维素酶鉴别培养基颜色加深。
表1 各菌株在纤维素酶鉴别培养基上生长7 d的菌落直径及透明圈直径
2.4.1 秸秆腐解过程中的颜色变化
处理前玉米秸秆外观颜色都为青色。实验3 d可以看到明显的菌丝生长在秸秆表面;7~10 d秸秆明显变软,颜色变深,为黄褐色,而对照为浅黄色;20 d后秸秆数量变少,部分秸秆腐熟,成为褐色液体,并发出腐烂气味;30 d后,接种菌剂处理的秸秆颜色变为黑色,而对照为褐色。从表2可以看出,在相同时间内,接菌剂和未处理的秸秆颜色变化存在差异,接种菌剂的秸秆颜色变化比对照快,外观颜色变化为青色→黄褐色→褐色→深褐色→灰黑色,变化速度较快。
图1 37号与14号菌株的系统发育树
图2 各菌株在纤维素酶鉴别培养基上7 d的生长情况及形成的透明圈
处理施用前10 d20 d25 d30 d14青色黄褐色褐色深褐色灰黑色15青色黄褐色褐色深褐色灰黑色23青色黄褐色褐色深褐色灰黑色30青色黄褐色褐色深褐色灰黑色37青色黄褐色褐色深褐色灰黑色CK青色黄色浅黄色黄褐色褐色
2.4.2 秸秆腐解过程中的失重率变化
如表3所示,处理10 d,14号、15号、23号和30号的失重率无显著差异,均显著高于CK,但37号与CK间无显著差异。处理20 d,接种真菌菌株的各处理失重率均显著高于CK,接菌处理中,15号失重率最高,且显著高于30号和37号。处理30 d,接种真菌菌株的各处理失重率同样均显著高于CK,接菌处理中,以15号失重率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表3 秸秆腐解过程中的失重率 %
本研究初步筛选出5株能够腐熟秸秆的真菌菌株,分属于烟曲霉(Aspergillusfumigatus)和灰盖鬼伞蘑菇(Coprinopsiscinerea)。将各菌株与秸秆混合进行腐熟实验,发现来自内蒙古包头玉米地的15号烟曲霉(Aspergillusfumigatus)对秸秆的降解效果最好,经过30 d的培养观察,秸秆已基本降解,变得疏松,呈黑褐色或黑色,pH稳定在7.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