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肥水处理对晚播稻茬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2018-11-16 01:53文廷刚王伟中顾大路杨文飞施洪泉孙爱侠钱新民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穗长肥水壮苗

文廷刚,王伟中,顾大路,杨文飞,施洪泉,孙爱侠,钱新民

(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 淮安 223001)

我国水资源较缺乏,目前我国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50%左右,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80%,灌溉水利用率只有40%左右[1-2]。长期以来,我国小麦生产以获得最高产量为目标,不计投入,大水大肥,不仅浪费资源,而且产投比很低,农民种植小麦收益不高[3-4]。有关肥水运筹对小麦生长与产量的影响,前人已做了很多研究[5-7]。马香花等[8]研究表明,在小麦拔节期进行浇水处理可显著增加产量。张其鲁等[9]认为,扬花期对小麦进行灌溉能显著提高小麦产量。晚播稻茬麦是一种因水稻迟收而导致小麦晚播的现象,在苏北地区比较常见。因播期晚,其生育期较适播麦短,田间管理上需要通过科学的肥水协调来促进小麦生产,从而确保获得有效的群体产量结构。本试验从施肥和浇水着手,研究不同肥水处理方式对稻茬晚播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稻茬晚播麦的科学施肥和生产水平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在淮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高新科技园区内进行,供试材料为淮麦30。试验田土壤含有机质18.43 g·kg-1,碱解氮256.7 mg·kg-1,有效磷27.43 mg·kg-1,速效钾105.3 mg·kg-1。

1.2 处理设计

肥水运筹设3个处理,分别为浇水处理(施肥后浇水,水浇在畦面上)、灌水处理(施肥后灌水,畦面在水里)、洇水处理(施肥后洇水,水灌在沟里),以常规施肥为对照,即等雨施肥。小麦于2017年10月24日机条播,播种前底施P2O5150 kg·hm-2、K2O 115 kg·hm-2和50%的氮肥,拔节期追施另50%的氮肥。氮肥总用量为210 kg·hm-2,肥水运筹为拔节期追施氮肥。为防肥水串流,小区间、区组间用50 cm的田埂隔开。小区面积为5 m×20 m=100 m2,不同小区之间留1 m保护行,试验田四周设2 m宽保护区。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其他管理措施同一般高产田。

1.3 测定项目

小麦茎蘖动态记载:在小麦出苗期,考查田间出苗率和壮苗率;在主要生育期,考查小麦的茎蘖情况。

产量构成分析:成熟期,每小区取样20株,考查小麦株高、穗长以及产量构成因素,并实收2 m2,计算产量和肥料利用率[10]。

2 结果与讨论

2.1 对小麦出苗率和壮苗率的影响

由图1可知,不同肥水处理均可提高小麦出苗率和壮苗率。浇水处理的小麦出苗率和壮苗率均最稿高,分别较常规处理提高了2.6%和2.5%。灌水处理和洇水处理出苗率分别较对照提高2.0%和0.9%,壮苗率分别较对照提高2.1%和0.9%。由此可见,浇水处理能够有效促进小麦的出苗和壮苗。

图1 不同肥水处理对小麦出苗率和壮苗率的影响

2.2 对小麦茎蘖分化的影响

如表1所示,不同肥水处理方式对小麦各生育期茎蘖动态的影响各异。总的来说,各生育期的茎蘖以浇水处理最好,其次是灌水处理和洇水处理。浇水处理的分蘖数在出苗期时较常规处理增加了3.8%;至拔节期,各处理的小麦茎蘖数达到峰值,其中,浇水处理的茎蘖数最多,较对照提高了0.7%。随后茎蘖数逐渐降低,直到始穗期,浇水处理的茎蘖数稳定在542.10万·hm-2,较对照提高2.6%,此趋势一致保持到成熟期。其余处理小麦各时期的茎蘖动态与浇水处理一致。

表1 不同肥水处理对小麦各生育期分蘖动态的

2.3 对小麦株高和穗长的影响

由图2可知,不同肥水处理均可显著提高小麦的株高和穗长。就株高而言,灌水处理株高最高,平均株高为74.4 cm,较对照增加了8.6%;其次是浇水处理,较对照提高了8.3%;洇水处理的株高较对照提高了3.1%。就穗长而言,浇水处理的穗长最长,为8.3 cm,较对照提高了7.4%;其次为灌水处理和洇水处理,分别较对照增加了7.0%和3.9%。可见,浇水处理、灌水处理和洇水处理均有利于小麦株高和穗长的发育,为产量的增加奠定了基础。

图2 不同肥水处理对小麦株高和穗长的影响

2.4 对小麦单穗干质量的影响

由图3可知,不同肥水处理对小麦单穗干质量的影响各异。灌水处理的单穗干质量最大,较对照增加了8.9%。其次是浇水处理,较对照增加了4.8%,洇水处理较对照增加了2.5%。由此可知,不同肥水处理对小麦穗部干质量均有促进作用,有利于籽粒产量的提高。

图3 不同肥水处理对小麦单穗干重的影响

2.5 对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由表2可知,不同肥水处理均增加了小麦成穗数,浇水处理较对照增加了2.6%,灌水和洇水处理分别增加了0.9%和0.3%。不同肥水处理均可提高小麦穗粒数、千粒重,浇水处理穗粒数、千粒重分别较常规处理增加了11.6%和8.8%,最终产量提高了30.4%。灌水处理穗粒数、千粒重分别较常规处理增加了10.4%和8.6%,最终产量提高27.7%。洇水处理穗粒数、千粒重分别较常规处理增加了1.19%和4.7%,最终产量增加8.8%。由此可见,各处理均能提高小麦产量,改善其构成因素,以浇水处理效果最显著。

表2 不同肥水处理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2.6 对小麦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肥料回收利用率、肥料农学利用率是评价农田肥料利用率的2个主要指标,被国内外广泛使用。肥料回收利用率反映作物对施入土壤中肥料的回收多少,肥料农学利用率为施肥增产效应的综合体现[11-12]。由表3可知,不同肥水处理中,浇水处理的氮肥回收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均最高,分别较常规处理提高了4.5%和29.5%。其次是灌水处理和洇水处理,氮肥回收率分别较对照提高了1.6%和0.8%,氮肥农学利用率分别较对照增加了19.6%和12.5%。由此可见,不同肥水处理均能提高小麦的氮素利用率,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均有显著促进作用。

表3 不同肥水处理的小麦肥料利用率

3 小结与讨论

肥料和水分均是小麦生长必不可少的资源。在生产实践中,人们常常重视肥料的运用,而轻视水分对小麦生长的作用,特别是施肥后对水分的需求。研究显示,适量的水分供给不仅满足小麦各生育期生理上的需求,同时也满足小麦生态需水,是保证优质小麦高产的基本条件。一方面,土壤水分过多容易淋洗小麦根部的硝酸盐,使氮素供应不足,引起根部早衰,降低产量。另一方面,土壤水分亏缺会影响小麦植株一系列的生理代谢功能,从而对小麦的产量造成不利影响[13-14]。本试验中,不同肥水处理均能提高小麦的出苗率和壮苗率,提高各生育期的茎蘖数,增加株高和穗长,可见肥水配施对小麦的出苗、生长及穗部性状的发育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本试验中,与常规管理相比,浇水处理、灌水处理和洇水处理均能增加小麦的成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最终促进产量的增加。由此可见,肥水配施对小麦的产量及其构成具有显著的促进和改善作用。在不同肥水处理中,浇水处理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增效最显著。因此,在小麦生产实践中可以考虑采用施肥后浇水的方式来促进小麦生长,提高小麦产量。

此外,各肥水处理均提高了小麦对氮素的利用率,提高幅度在12.5%~29.5%,以浇水处理的氮素利用率最高,达29.5%。由此可见,施肥后配合适宜的水分运筹有助于提高小麦对氮素的利用率。这对提高小麦生产效率,推行小麦优质栽培的节本增效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穗长肥水壮苗
冬小麦“科技壮苗”专项行动启动
四倍体小麦株高和穗长性状的QTL定位及其遗传效应分析
早春水难肥,了解原因最重要!正确肥水,这三样必须补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沿海缢蛏养殖春季肥水技术
既要环保,还要产量,鱼和熊掌如何兼得——谈新形式下如何肥水
推介三个优良小麦品种
温室辣椒高效嫁接及培育壮苗
培育核桃优质壮苗的关键技术
水稻穗长和有效穗数的QTL定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