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里养鱼,这件听起来不可思议的事何延忠已经做了十几年。这位以养虹鳟鱼闻名的民营企业家因此有了“沙漠渔夫”的称号。
十几年来,何延忠和他的团队在敦煌阳关地区,库姆塔格沙漠的边缘,修建了清洪分离河道21公里,13条多级梳流分洪河道120公里,防护堤坝60多公里,移动沙丘石山500多座,拉运砂石料1亿多立方米,将上游山区1500平方公里、107条河道汇集的洪水泥石流进行层层调蓄、多级分流、渗滤净化变为可利用的再生水,核心治理区总面积达134平方公里,保护受益区面积达998平方公里,为保护阳关,守望敦煌筑起了一道生态屏障,被国际生态专家称为保护敦煌守卫阳关的“沙漠都江堰”。
2001年,通过敦煌市政府招商引资,何延忠在阳关地区投资了敦煌飞天科技园。他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来这里养虹鳟鱼。
可敦煌的自然环境让这个想法实现起来困难重重。一方面,敦煌受到库姆塔格沙漠的威胁,阳关更是沙漠化严重;另一方面,每年汛期洪水泥石流频发导致阳关与敦煌洪水泛滥成灾。何延忠不得不在治沙防洪方面想办法。
“简单来说,以水害治沙害,以沙害治水害,就是我们 ‘沙漠都江堰’的基本理念。”何延忠告诉记者,自己是从月牙泉得到的启示。被沙漠包围的月牙泉没有枯竭,这其中一定藏着什么奥秘。
经过不懈的探索、尝试,向科研机构寻求帮助,何延忠终于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在洪水必经之路西土沟的上游挖运分洪河道,修筑堤坝,在洪水来的时候通过层层调蓄洪水,将上游山区汇集的洪水化整为零,多级分流,降低水位,减缓流速,化解洪灾;同时通过挖凿蓄水湖对洪水进行调蓄,提高地下水位,通过大量种植沙生植物形成生态湿地涵养水源;再利用沙漠进行渗透净化,通过侧向渗滤将洪水转化为可利用再生水。这就是何延忠口中的“以害治害”的闭环模式。此外,其还修建了21公里的防风固沙工程 ,通过以沙治沙工程有效阻击了沙丘推进,形成了保护敦煌阳关的第二道屏障——“沙漠长城”。
“沙漠都江堰”工程实施后,西土沟的水流量从原来的0.35立方米/秒,年径流量1100立方米,发展到平均流量1.1立方米/秒,年径流量增加2352立方米,水资源量增加近2倍,水质符合Ⅱ类水质标准。利用增加的水资源量发展养殖业、种植业、生态循环经济产业成为现实。何延忠不仅实现了在沙漠里养虹鳟鱼的想法,还在科技园里种起了葡萄,形成特色农业的洪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
如今,在“沙漠都江堰”里,能看到野生芦苇形成的大片绿洲。在当地,因为水资源的丰富已经形成了饲养虹鳟鱼、种植无核白葡萄等特色农业。不过,何延忠还有更远大的目标。
他告诉记者,如果按每亩地的效益算,虹鳟鱼产业是普通农业的300倍。同时,虹鳟鱼产业对水资源消耗极为有限,不需要占用大量土地。通过“沙漠都江堰”工程,打造祁连山冷水产业带,大力发展虹鳟鱼养殖,将提高当地农民收入,对敦煌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沙漠资源也让何延忠有了发展沙漠生态游的想法。着眼于西部沙漠风情旅游特色,依托敦煌阳关历史文化古遗址的知名度,结合自然特色,开发建设沙漠戈壁徒步穿越探险、沙漠葡萄博览园鲜食绿色有机葡萄、沙漠烤鱼、沙漠葡萄特色休闲餐饮、沙漠溪流抓鱼、沙漠排球、沙漠水上漂流、沙漠酒吧、滑沙、沙浴、沙疗、沙漠月亮湖水上烧烤、篝火晚会、沙漠原生态歌舞表演、沙漠汽车越野、汽车营地及商务接待、学术交流、科研培训、拓展训练、地方特色产品展销等旅游休闲度假项目,都可能在未来成为现实。
何延忠的做法得到了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的支持。目前,企业已被科技部定为 “国家级可持续发展试验区敦煌示范基地”,中科院在此设立了中国敦煌沙漠最前沿的院士工作站,跨国企业霍尼韦尔则在这里持续启动霍尼韦尔生态林项目。
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杨文斌表示,政府主导、产业拉动、企业牵头、百姓参与是治沙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依托产业拉动,带动当地百姓脱贫,将更有利于治沙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