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璐
【摘要】在传统的企业中,财务管理往往得到较高的重视,但财务部门的专业素质往往不高。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在先进的跨国企业中,精细化财务管理模式已经被广泛应用,但在我国的实践中,由于根深蒂固的陈旧思想,致使精细化财务管理这一先进理念无法得到是深入推广。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 企业财务管理 应用
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抓好财务工作,完善财务管理工作非常重要。目前,精细化管理是以减少管理所占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目的的管理方法,已经被许多的管理者接受并采纳应用,如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文章探讨将精细化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为进一步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一、企业进行精细化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能够有效提升财务管理数据信息的真实性
传统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模式容易存在财务信息失真的问题,信息数据存在的偏差,使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不能得到真实体现。以财务数据为基础的会计核算以及财务技术实施等工作都会受到影响,而这些问题不通过外部审计是难以及时发现的。应用精细化管理手段,能够有效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数据信息的真实性,相关财务工作行为都必须严格遵守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工作流程,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也要提升对于会计审核等工作的重视程度,尽量避免财务信息失真现象的出现。
(二)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水平
企业由于自身的体制因素,呈现了特殊的管理特点,企业采用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容易导致其在工作中出现财务信息资料不全、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财务管理工作不仅需要实现对于企业各种财务数据的整理和记录,更需要其能够发挥自身的管理职能,以促进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导致其对于企业管理的辅助作用实现受到限制,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受到限制。应用精细化财务管理工作办法,能够赋予财务管理工作岗位更多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并且通过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发挥其自身具备的管理作用,促进相关工作人员主观能动性的提高。
二、企业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一)缺乏专业人才
当下我国的部分企业中仍然延用家族管理模式,将优秀人才的发展限制在较小的空间内,不仅形成了人才浪费,降低了员工的士气,企业难以得到更大的发展。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助力,若将用人局限在很小的空间,那企业的发展空间也难以扩展。同时,传统方式培养的财务人员也难以适应模式的转变,传统的财务工作者常常以“账房先生”自居,将工作重点放在统计与运算工作上,对于其他工作缺乏关注。这样的人才配置,使多数企业的财务观老旧,无法开展精细化管理。
(二)资金管理不善
企业财务工作中经常出现将应支付给业务往来企业的资金费用,直接支付给企业内部职工,存在极大的资金管控风险;一些大额资金直接支付给个人;收费人员收取的大额现金存放于个人银行账户中,若不及时交送银行,极易承担公款私存的风险;员工借款金额较大,在尚未还清之前,经常存在后账再借的现象,如果数额高达十几万,则存在挪用公款的嫌疑;财务部门的保险柜中存放和现金无关的资料,而报废的印鉴也不能及时销毁;财务资金收支计划管理的重视度不高,准确性较差等。
(三)缺乏财务文化的推广
在精细化财务管理理念中,企业财务文化的推广占有重要的位置。但传统的财务管理中财务文化的建设没有得到财务人员的重视,财务部门常常以监督、管理的角度开展财务工作,与被监督者和被管理者形成了效率低下的互动。同时,在诸多中小企业中,财务制度制定不合理、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常常发生,这更加大了财务部门监督管理工作的难度。
三、精细化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一)财务人员管理精细化
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其掌握财务相关的政策及法规,掌握财务制度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提高财务管理人员把握政策的能力,提高其操作技能;定期培训,提高员工资金分配及统筹使用的能力。
(二)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明确财务岗位工作职责
国有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工作目标的实现,需要以有效的管理工作制度作为工作基础,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涉及到的诸多内容,都通过制度设计和建设得以体现,同时还能够在管理制度中将各财务管理工作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不仅需要对企业负责,更需要对国家负责,工作责任意识的提升,有助于相关工作人员将工作制度的落实。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工作制度建设要契合自身的工作实际,既要保证子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独立性,同时还需要发挥自身的管理协同作用,应用系统化的财务管理制度,实现集团企业的有效财务管理。
(三)引进和培养新型财务专业人员
对于现代企业而言,若要推进精细化财务管理,离不开具有全新思维与精神面貌的专业人才。新型的财务人才需要具备诸多有别于传统的全新素质。首先是工作作风的转变,新型财务人员要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将有财务往来的同事当作自己的服務对象,摆脱以往的机关作风。其次,新型财务人员需要具有动态的工作思维,将传统中对于静态数字的管理转化为对企业数据的及时关注。再有,新型财务人才要摆脱“账房先生”的心态,将账务的核算转变为对企业整体财务风险的管控。
(四)重视规避企业的财务风险
国有企业的多元化产业经营模式,在促进企业盈利的同时也使企业面临多样化的财务风险。企业需要通过精细化财务管理,关注企业财务风险问题,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细致化调研,分析母子公司在产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风险规避措施,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企业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
(五)推广财务文化
在传统的财务观念中,对于财务文化的理解非常肤浅。精细化财务管理对于财务文化的推广有着更为先进的认识。首先财务部门要转变以往以监管为主的角色,积极通过宣导教育企业中的员工以主人翁的心态参与到财务管理工作中来,使员工以企业为家减少浪费,并教会员工快速的申报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其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并通过严格遵守,使大家形成有章可循的良好习惯,再通过网络公开使财务工作公开透明,减少财务工作的灰色空间。再有,建立奖惩制度,让那些为企业着想,积极遵守财务制度的“老实人”被奖励,使那些喜欢“占便宜”、“钻空子”的投机分子受到惩罚。最为关键的是,建立企业诚信体系,使每位与企业有经济关系的人拥有自己的诚信档案,并在此基础上联系平时工作对其进行整体评估。
总之,只有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实行精细化管理,才可以促进企业的正常健康地运行,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亮.企业财务管理中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J].时代金融,2017(36):172+175.
[2]李晓婧.精细化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商论,2017(27):108-109.
[3]邓灵芝.企业财务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J].金融经济,2017(14):214-215.
[4]樊知萍.精细化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7(1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