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步入转型关键时期,我国各地城市产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总部经济这一随中心城市经济理论发展而产生的新经济学概念也日渐引起各界关注,基于此,本文简单分析了总部经济在城市产业转型升级中所能够发挥的作用,并提出了基于总部经济的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路径,希望由此能够为相关业内人士带来一定启发。
【关键词】总部经济 转型升级 智力型服务业
一、前言
结合近年来我国各地开展的总部经济探索中不难发现,总部经济发展与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存在较为紧密的联动性,这种联动性可表示为“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发达的总部经济→城市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循环,而为了将这种循环落于实处,正是本文围绕基于总部经济的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性路径开展具体研究的原因所在。
二、总部经济在城市产业转型升级中所能够发挥的作用
(一)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城市的制造业步入发展瓶颈期,各地长期奉行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该瓶颈期的到来联系紧密,但在总部经济理论的作用下,城市可实现自身生产制造类企业的产业资源重组,这主要得益于总部经济实现的制造类企业总部、生产制造基地之间实现的分离,这种分离实现不仅能够实现生产要素成本降低,更能够实现技术信息、人才智力、行政资源等优势的聚合,城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由此即可获得一条“双赢”的路径[1]。
(二)助力現代服务业发展
在服务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总部经济还能够为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这是由于大量存在的总部集群存在较高的业务性和生活性消费需求,且这类需求较为倾向高端,由此实现的良性循环将推动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的共同快速发展,公司总部各项业务与活动消费、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的个人消费均将助力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这种助力将体现在房地产、文化、商贸餐饮、健身、教育等多种产业。
(三)催生智力型服务业
城市智力型服务业的催生同样属于总部经济带来的积极影响,这主要是由于总部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和优良的客户群,这不仅为智力型服务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预留了充足发展空间,更能够实现总部经济与智力型服务业的相互依存、相互依赖,这种共生关系将为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更为有力支持[2]。
三、基于总部经济的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路径
(一)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
为真正实现总部经济支持下的城市制造业转型升级,本文提出了如下路径建议:一是提供制造业存量资源调整、优化路径。城市可结合总部经济理念为制造业提供可行的存量资源调整、优化路径,以此推动制造业生产基地向周边区域转移,近年来我国各地大量兴建的制造业转型升级便属于较为典型的制造业存量资源调整、优化路径。例如,深圳宝安45万m2的总部经济园区便通过完善的营销和服务中心等配套服务体系、优惠的政策为深圳市总部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二是架构“总部-加工基地”产业链。总部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周边区域的支持,因此在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中心城市还必须有意识的与周边区域构建“总部-加工基地”产业链条,这一链条中中心城市负责研发、设计、营销、管理控制等总部功能,而周边区域则负责降低制造业成本,这一过程中政府必须出台鼓励政策引入国内外制造业企业,同时尽量转移不适合在市区发展的制造业企业。值得注意的是,为真正实现“总部-加工基地”产业链条的构建,政府必须抓住占地面积不大、附加值较高、具有核心作用的制造业企业作为“总部-加工基地”产业链条构建核心,通过这类企业提供的较强生产加工和装配能力,即可为城市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更为有力支持。
(二)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路径
在总部经济支持下,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应围绕构建专业化服务体系展开,中心城市必须认识到现代服务业能够为总部经济发展提供的支持。结合我国各地总部经济发展现状,笔者建议各地中心城市大力发展现代化金融网络、专业化物流等技术含量、知识含量较高的中介组织,同时还需结合自身特色发展针对性较高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以此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即可为总部经济发展中的城市功能转换、制造业经济向服务业讲解转换提供有力支持,而这种转换的核心便在于中心城市的服务业服务能否满足各类总部企业的需要。在围绕专业化服务体系的总部经济发展中,天津市鼓楼区可以称得上是其中代表,为满足花旗银行、渣打银行、博西电器等一大批世界知名企业发展需要,天津市鼓楼区大力开展了围绕现代服务业的总部经济建设,由此建设的文化创意、现代商业商务、现代金融商务三大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为当地总部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这种支持所吸引的更多总部型企业使得该地区真正步入了总部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智力型服务业转型升级路径
为更好满足中心城市总部经济发展需要,中心城市必须为智力型服务业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结合国内外总部经济发展成功经验不难发现,智力型服务业属于总部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方向之一,这是由于智力型服务业能够与总部企业实现紧密联系、共同发展,因此总部经济必须真正成为智力型服务业发展的动力引擎。具体来说,中心城市必须认识到智力型服务业与自身总部经济发展所存在的紧密联系,由此采用为高素质人才提供优惠政策的措施,即可为智力型服务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我国南京市2017年出台人才安居办法,以实物配置和货币补贴等多种方式鼓励人才在宁安置落户;武汉市2017年提出的“大学生可以以市场价八折买到安居房、租到租赁房”政策便属于其中代表,由此解决的人才问题便为武汉市总部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中心城市还应为智力型服务业提供系列政策支持,由此吸引知名研发机构、鼓励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即可进一步推动智力型服务业发展,制造业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也将由此获得有力支持。
四、结论
综上所述,总部经济能够为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开辟战略性路径。而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提供制造业存量资源调整与优化路径、构建“总部-加工基地”产业链条、结合自身特色发展针对性较高的现代服务业产业等均证明了本文研究具备的较高实践价值。因此,在总部经济、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本文内容能够发挥一定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赵丽娜.总部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以山东总部经济发展为例[J].理论学刊,2015(11):61-67.
[2]曾勇民,刘欣.金华中心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研究——基于总部经济研究视角[J].企业导报,2014(15):3-4.
作者简介:奚田园(1987-),女,汉族,江苏无锡人,本科,经济师,研究方向:房地产、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