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星
在两排黄绵土的群山之间,每天早上都有一群西装革履的年轻人,他们剪着寸头,精神抖擞地驾驶着一辆辆观光电动车,来往穿梭在峡谷的柏油村道上。
初秋,村道两侧的山体上,还披着墨绿色的“盛装”。林木被车子一一地抛在身后,迎着朝阳前行,虫鸣鸟叫声中,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这里是梁家河,陕北高原上一个平凡的小村庄,但它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古老中国在改革开放中的崛起和新生。
梁家河隶属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史料上说,一千多年前,中国北宋时代,一梁姓人家看到这两排连绵的群山间有河流经过,加上地势低洼,雨水汇聚后也途经此地,他认为这足以满足未来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所以率先定居于此。
梁家河因此得名。
岁月沧桑,寒暑更替,农耕文明下的梁家河,在时光中安安静静,没有多少人知道它的存在。直到1968年,毛泽东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这个村子才和遥远的首都发生关系,而且是鱼水联系。
1969年初,一千多名北京知青来到延川县落户插队,其中包括当时仅15岁的习近平,习近平最后分到梁家河大队。
地处黄河之滨,延川的地形地貌以黄土高原的梁峁丘陵沟壑为主,这里属温带大陆性季风半干旱气候,十年九旱。长期以来,为了谋生,人们不断向大自然索取,在山体垦荒造地,但“越穷越垦”的结果是“越垦越穷”。
随着人口增多,人们已经很难从大自然的原始供给中获得足够养分。当地至今流传着“掏个坡坡,吃个窝窝”的顺口溜,意思是说,掏完一座座山坡(指垦荒),也就挣个糊口的玉米窝窝(馒头)。
习近平曾经回忆起这段經历,“20世纪60年代末,我才十几岁,就从北京到中国陕西省延安市一个叫梁家河的小村庄插队当农民,在那儿度过了7年时光。那时候,我和乡亲们都住在土窑里、睡在土炕上,乡亲们生活十分贫困,经常是几个月吃不到一块肉。我了解乡亲们最需要什么!”
寂静了20多年的梁家河恢复了往昔的热闹,年轻人、老人、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每天都盘旋在梁家河的深沟谷底里。
当时的习近平很快融入村子,真诚地和乡亲们打成一片,当上了梁家河大队的党支部书记,带领乡亲们打坝造地、发展生产。通过打坝拦截流失的水土造出不少良田坝地,玉米收成也从过去的一亩500斤提高到当时的一亩800斤。
1971年,梁家河的粮食产量是109465斤,打坝造地后的1974年,提高到了179946斤。
改革开放后,全国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梁家河和全国千千万万的村庄一样,迎来新的希望。
村民刘瑞莲回忆,包产到户后,群众积极性空前提高,“人们像发了疯似的起早贪黑,不光把自家的麦田比往年多耕一遍,还把集体多年荒芜的地畔地,全部拿镢头挖过,将肥土刮到地里。”刘瑞莲说,麦田整得像棉花包一般松软,边畔刮得像狗舔的一般干净。
梁家河村民不但吃饱了饭,而且还有不少的余粮。在过去这是奢望,刘瑞莲说,过去饭桌上都是野菜,有种叫“洋脑梢”的植物叶子,让她印象深刻。“那真是最难吃了,嚼在口中扎乎乎的,吃到胃里也消化不了。一吃就涨肚子,连着吃上几天,手和脸就会肿。”
温饱问题解决了,时代又给生活提供了进一步向好的机会。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工业在中国快速蔓延生长,越来越多村民进城打工赚钱,经济条件朝着小康迈进。
2015年春节前夕,习近平再次回到梁家河。他开心地看到,这里已经修起了柏油路,乡亲们吃上了肉,住上了砖瓦房,还用上了互联网。老人们享有基本养老保障,村民们有医疗保险,孩子们可以接受良好教育。
而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小康”局面也正在健步走来。
和全国各地的农村情况类似,工业吸走了年轻人,村子的社会结构开始变得不完整,只有老人、孩子的乡村,变得寂静、冷清。如何振兴乡村,让暖意融融的熟人生态在新的产业支持下回到生活中来,在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过去后,提上了国家的议事日程。
在十九大报告中,“乡村振兴”被进一步提升为国家战略。加上互联网、旅游业在全国蓬勃发展,农村迎来新一轮发展的春天。
梁家河的村民发现,地方特色和优势一旦和互联网接触,并有顺畅的物流业作为支撑和配套后,农村变得遍地是宝。村民种植的新鲜、优质的农产品,开始拥有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强的竞争力。
前几年,村民张卫庞承包了10亩果园,当更多的人通过互联网认识到梁家河的优质苹果后,其收益迅速上升:2014年,收入2万元,2015年,增加到5万元,2016年,28万元,如今已经超过40万元。
张卫庞说:“过去种植玉米、小麦和黄豆等,10亩地的收入最多1万元,现在种一亩苹果就收入4万元。”过惯苦日子的张卫庞,终于在他71岁的时候过上了小康生活。他不是特例,像他这样从温饱跨越到小康的家庭,在梁家河还有很多。
当然,踏上小康的征程,不总是一路“阳光明媚”,也伴有“风雨雷电”。
2013年7月,梁家河被百年一遇的洪灾袭击。在洪水冲刷下,全村有100多孔窑洞受损。村里的水电、道路被严重破坏。
当地党委和政府顺势而为,在保持梁家河村庄原貌的基础上,对梁家河窑洞进行修缮,同时将梁家河村民整体迁到文安驿镇上,在镇中心为村民建了梁家河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