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堂
(阜平县中医医院,河北保定 071000)
目前,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速,人们的物质生活上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随之而来的精神压力也是越来越大,尤其是患有失眠症状的患者也越来越多,导致生活和工作受到了严重的影响[1]。该院在治疗该类患者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方法使药物治疗法,其中包括中药治疗和西药治疗两种,因此,该文主要针对患有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的患者,采用归脾汤加减治疗的方法,对患者的身体进行内调,并分析其临床药用价值。其中以在该院接受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治疗的120例患者(2016年3月—2018年3月)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在该院接受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挑选60例患者,记为观察组,采用归脾汤加减进行治疗,另外选取60例患者为对比组,采用西药治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1.44±5.3)岁,患者的性别比例为36:24(男:女),患者的病史为(5.33±2.76)个月,对比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9.99±4.87)岁,患者的性别比例为37:23(男:女),患者的病史为(5.09±2.58)个月。上述患者均不存在高血压、心脏病、肝功能异常等疾病,无精神病史,且以上数据不存在差异,可以对比。
1.2.1 对比组 对该组患者进行西药治疗,采用的药物为艾司唑仑片 (国药准字:H20050637),每天服用一次,2 mg/次,服用时间为睡前1 h,同时配合服用谷维素(国药准字:H20091273),3 次/d。 20 mg/次,饭后服用。一个疗程为期7 d,服用2个疗程以后,观察患者的治疗情况。
1.2.2 观察组 对该组患者进行中药治疗,采用的药方为归脾汤加减,其中,药方的主要成分为:20 g党参、10 g白术、15 g枣仁、30 g黄芪、15 g茯神、10 g远志、10 g当归、10 g甘草、15 g木香,另外在准备2片生姜、8~10个大枣、5~7个桂圆和若干枸杞。根据患者的病症,适当进行加减药方,其中如果伴随有肝阳上亢症状的患者,可以在药方中适当添加珍珠母、生牡蛎、生龙骨等药材;如果伴随有脾胃湿寒症状的患者,可以在药方中加入黄连、黄芩等药材;如果伴随有阴虚的患者,可以在药方中加入知母、牡丹皮、熟地黄等药材;如果伴随有肝气郁滞症状的患者可以适当添加郁金、川辣子、香附等药材。以上药方在煎熬过程,均采用热水煎熬,每天煎熬1剂,分中午和睡前2次服用。一个疗程为期20 d,20 d以后观察患者的用药效果,在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药方的改进。
观察患者的用药效果和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显效:患者失眠多梦、全身无力、头晕目眩、少食多便、气短心悸等症状消失,面色红润、气色好、精神饱满;有效:患者失眠多梦、全身无力、头晕目眩、少食多便、气短心悸等症状基本消失,面色较为红润、气色好、精神良好;无效:上述症状无改善,且精神状态极差,面无血色,黑眼圈严重等。
此研究数据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用[n(%)]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该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8.33%,对比组的有效率为75.00%,其中,具体数据如表1。
该次研究中,患者主要存在的不良反应有头晕、呕吐、盗汗等症状,其中,观察组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存在呕吐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对比组患者有3例患者存在呕吐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60),4例患者存在头晕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4/60),3例患者存在盗汗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60),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6.67(10/60)。 因此,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率明显要高于对比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对两组患者的用药效果进行对比
失眠字医学上是指入睡困难、睡眠质量差、多梦少眠等,其中包括睡眠的质量下降、时间减少以及记忆力减弱、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目前,国内外在对失眠症状进行临床研究的时候,仍然存在很对局限性,对失眠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短板,因此,各大学者和研究人员无法对失眠做准确的定义[2]。一般来说,导致患者失眠的最主要原因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其中,原发性失眠主要是指思想性的失眠、特发性的失眠以及主观性的失眠三类,一般来说,患有原发性失眠的患者找不到明确的病因,只能通过排除性方法进行诊断。患有该类失眠的患者,可能是因为心理上、精神上受到某件事物的影响,导致患者的大脑长期受到侵扰,从而影响了大脑功能的稳定性,使其失去平衡,最终导致患者的睡眠功能发生紊乱,从而使患者发生失眠症状[3]。另外,继发性失眠主要是由于患者身体的各项疾病、精神障碍等导致的,一般来说,该种失眠主要与其他疾病一起发生,因此无法判断到底是疾病影响睡眠质量还是睡眠质量差,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继发性失眠也被称为共病性失眠。
就目前而言,最常见的失眠症状为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其中,心脾两虚症状主要是指患者的心血气虚不足,脾肺虚弱,导致供血不足,从而表现为心悸、失眠多梦、久而久之还会发生健忘症状,导致患者食不下咽,腹痛腹胀,大便不成形,疲倦无力,甚至出现便血等症状。一般来说,患有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的患者,主要是因为饮食不规律、不节制、过度劳累、思虑过重等导致患者的心肺受到损伤,从而导致心血不足,脾气亏虚,严重时会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4]。
目前而言,该院在治疗该类患者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方法使药物治疗法,其中包括中药治疗和西药治疗两种,在该文研究中,主要采用的治疗方法为中药治疗法,使患者服用的汤药为归脾汤加减,其中,药方的主要成分为:党参、白术、枣仁、黄芪、茯神、远志、当归、甘草、木香等药材。由于患有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心血气虚不足,脾肺虚弱,导致供血不足等症状,而归脾汤加减是一种主要用于健脾益气、供血养气的中药药方,能够治疗气血不足的患者,起到固本还元的功效。该药方能够有效治疗思虑过度、劳伤心脾等疾病。对于患有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的患者来说,有很好的根治作用。在中医学中认为人的心脏是主血的气血不足就是心脏衰弱的表现,而脾胃主要是统血的,脾虚则身体虚,导致患者食不下咽、心悸、健忘、多梦、盗汗等,因此,对于患有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的患者来说,服用该药方,能够起到对症下药的作用[5]。在该次药方中,采用黄芪、白术、甘草等药材,能够起到温补的作用,使患者的气血得到恢复,采用当归、桂圆等药材,能够补血养心,采用茯苓、枣仁、远志等药材,能够起到宁心安神的作用,另外木香的香味能够唤醒患者的神志,能够使患者得到有效的治愈。一般来说,患有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的患者还会有其他的伴随症,因此要对药方进行适当的药材加减,其中,如果患者患有肝火旺盛的症状,应当在药方中适当添加珍珠母、生牡蛎、生龙骨等药材,起到降火、护肝以及疏肝理气的作用;如果患者伴随有脾胃湿寒症状,可以在药方中加入黄连、黄芩等药材,起到暖脾胃、除湿气的作用;如果患者的体质比较虚弱,可以在药方中加入知母、牡丹皮、熟地黄等药材,起到增强体质、补气养血的作用等[6-7]。在该次研究中,采用归脾汤加减治疗失眠患者,其治疗效率要高于西药治疗。
综上所述,针对患有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的患者,采用归脾汤加减治疗的方法,对患者的身体进行内调以后,能够有效使患者的身体得到调理,使患者的精神、气色得到恢复,并且有利于患者入睡,使患者的失眠症状得到有效的治愈,因此,该方法在临床医学中值得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