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虹
(沈阳解放军四六三医院心血管内科,辽宁沈阳 110042)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发病过程急、致死率高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由于各种诱因引发冠状动脉斑块破裂,血小板在破裂表面凝聚形成血栓,阻塞动脉,导致心肌缺血坏死[1-2]。这些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多数由于患者不良的生活方式或习惯造成。因此在患者治疗中可以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鼓励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参加健康护理,提高患者自我保护能力[3],该研究以2017年4月—2018年2月该院收治的107例结急性心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该次研究以该院收治的107例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抽取与分析。以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归为常规组:52例患者,其中男患者25例,女患者 27例,年龄(56.39±4.26)岁,心功能分级二级 20例,三级14例,四级18例;协同组:55例患者,其中男患者 30 例,女患者 25 例,年龄(56.49±4.24)岁,心功能分级二级22例,三级14例,四级19例。比较组间病例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 病例诊断标准 (1)心电图出现动态演变。(2)心肌坏死血清标志物升高。(3)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增多。
1.2.2 病例选择标准 (1)符合上述病例诊断标准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第一级血管狭窄。(2)病程不超过3个月。(3)患者及家属自愿配合该次研究。(4)患者没有相关的家族遗传病史。
1.2.3 病例否定标准 (1)恶性肿瘤患者。(2)存在其他心脏疾病或并发症。(3)免疫系统障碍患者。(4)精神障碍或语言阅读障碍。
1.3.1 常规组 治疗期间,常规组患者使用钙通阻滞剂(如氟桂利嗪类或普尼拉明类等药物);β受体阻滞剂(如阿替洛尔或美托洛尔等药物)、他汀类(如阿托伐他汀或洛伐他汀等药物)。同时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以及疾病认知教育,饮食指导,责任护士进行常规教育2~3次,20 min/次,患者康复出院后定期随访并进行指导。
1.3.2 协同组 治疗期间,协同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使用协同护理模式,具体包括:(1)有责任护士对患者及家属讲解协同护理模式相关知识,在患者身体情况良好的情况下,详细说明协同护理模式的操作方法,使患者了解自我保护能力在康复中起到的作用,使患者主动学习护理知识。(2)护理人员根据患者需求制订护理程序与康复计划,指导患者学会护理及观察,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提高患者积极性以及遵循医嘱行为。(3)根据康复计划提供日常护理,每项护理内容由患者以及家属进行打分,护理人员对患者康复情况打分,由护士长对护士评分进行总结。
1.4.1 疾病知识量表 患者合理饮食与作息、运动锻炼、情绪控制、遵医用药等指标,采用6级评分法,最小评分为0分,最高评分为5,评分越高表示患者能做到的越多。
1.4.2 负面情绪检测 采用HAMA与HAMD检测,对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焦虑情况进行评估,评分>18分为阳性。
1.4.3 心功能检测 患肢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采用血流仪鉴定患者EF、LVEDD水平。
该院采用最新版CHISS软件临床研究协同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疾病认知程度和康复的效果评价。 计量资料(±s),组间对比采用 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对比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疾病认知程度发现,协同组疾病认知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 1 所示。
表1 组间比较康复效果及疾病认知程度[(±s),分]
表1 组间比较康复效果及疾病认知程度[(±s),分]
?
两组患者治疗后通过负面情绪水平改善对比发现,干预前两组患者负面情绪水平无明显差异,干预后协同组负面情绪水平(13.26±7.84)分,明显低于常规组负面情绪水平(16.31±3.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通过心脏功能相关指标改善程度对比发现,干预前两组患者心脏功能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干预后两组各项指标都有所好转,但协同组EF(55.10±1.49)%、LVEDD(42.95±0.57)mm,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明显优于常规组EF(52.84.10±1.28)%、LVEDD(46.97±0.63)mm。
随着人们的生活习惯的改变与不健康的饮食结构,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也在不断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发病过程急、致死率高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由于各种诱因引发冠状动脉斑块破裂,血小板在破裂表面凝聚形成血栓,阻塞动脉,导致心肌缺血坏死[4-5]。多数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前1~2周会出现心绞痛症状。在治疗中应及时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死面积,保护心脏功能以及预防各种并发症[6-7]。单纯靠药物治疗虽然能够达到效果,但想要对患者进行更有效的治疗还需要协同护理模式一同对患者进行治疗。
协同护理模式是一种能够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同时能够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护理工作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协同护理模式的每一位护理人员分工合理,且统一接受过相关临床知识方面的培训,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对疾病知识的需求,能够改变患者对疾病错误的认识。同时健康教育内容全面,加深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识,能够改变患者不良胜过方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比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疾病认知程度发现,协同组康复效果及疾病认知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通过负面情绪水平改善对比发现,干预后协同组负面情绪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负面情绪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协同协同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患者的负面情绪;两组患者治疗后通过心脏功能相关指标改善程度对比发现,协同组心脏功能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协同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心脏功能,提高康复效果。
综上所述,协同护理模式方案干预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减少患者负面情绪,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提高了康复效果。